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高院裁決:梁國雄羅冠聰劉小麗姚松炎喪失議員資格 (15:11)

(獨媒特約報導)前行政長官梁振英及律政司在去年入稟高等法院,司法覆核社民連梁國雄、香港眾志羅冠聰、劉小麗及姚松炎的立法會議員資格。高等法院於今日下午頒佈裁決,宣佈梁國雄、羅冠聰、劉小麗、姚松炎喪失議員資格,追溯期至去年10月12日。

4人去年10月於立法會宣誓就任時,分別在誓詞新增原來沒有的句子、加上語氣、斷斷續續宣讀及宣誓時使用道具。律政司入稟提出司法覆核,指4名議員拒絕及忽略宣誓,要求法庭根據《基本法》第104條及《宣誓及聲明條例》,裁定4人宣誓無效,撤銷他們的議員資格。

青年新政梁頌恆及游蕙禎在去年11月,同樣因為政府及律政司入稟司法覆核成功,而被取消議員資格。

人大常委會去年11月就《基本法》第104條釋法,指宣誓要真誠及莊嚴,並要準確和完整讀出誓言,道具、口號等一概不容,否則監誓人須裁定宣誓無效,且不允重新宣誓。

【16:00 更新】判詞指立法會議員上任前必須按法律規定作出有效誓言,包括完全按照《宣誓及聲明條例》的形式及內容宣誓、遵守「莊重規定」及「實質信念」,即莊重及真誠地作出誓言、真誠相信及嚴格遵守誓言。

陳健波:DQ案有裁決 即暫停財委會 (13:54)

(獨媒特約報導)政府覆核4名立法會議員宣誓的案件,高等法院今天下午3時將頒下判詞。4名議員咋日表明不論判決結果如何,都會留守會議室履行議員職責。立法會財委會下午會繼續審議增加教育經常性開支,財委會主席陳健波表明不容許任何喪失資格的議員參與會議,一旦有裁決,將立即暫停會議,交由議員和秘書處處理。他希望審批增加教育經常性開支不會受拖延。

陳健波在上午財委會完結後見記者,表示會密切留意判決結果,若有議員被取消資格將即時暫停會議,讓議員同秘書處商討後續處理事宜。他又指按過往經驗,不容許喪失資格的議員繼續開會,相信議員會尊重並遵守法庭判決。

他指尊重議員上訴權利,但強調上訴期間依舊「無資格」開會。對於有指擔心情況混亂,他回應表示相信保安會有所準備,需要時亦會轉往其他會議室開會。

今日財委會會議審議36億教育經常性開支,教育局期望在新學年前通過及,陳健波表示不擔心撥款進度受拖延,盼議員珍惜及善用時間。

記者:羅詩琪、林俊謙

DQ案下午裁決 梁君彥拒回應具體行動 「非議員不能開會」(11:45)

(獨媒特約報導)四名立法會議員遭政府入稟取消議員資格的司法覆核案件,將在下午3時有判決。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在年結記者會上指,「唔係好想見到呢個情況」,但會尊重法庭裁決。

被問到四人一旦被裁定宣誓無效,遭取消議員資格,立法會秘書處會有何行動,包括會否追回薪酬,梁君彥稱要待法庭有正式裁決,才有進一步決定及行動。他表示,判決中可能會有相關指引,所以不想過早下判斷。

梁君彥表示,必須執行法庭的命令及判決,不會暫緩執行。梁君彥又表示秘書處已有「幾手準備」,強調「如果唔係議員就梗係無得開會」,但表示下午是財委會會議,屆時交由委員會主席陳健波作決定。

台港連線又如何?談社團條例與結社自由

文:腸腸
編:GY

正當政府設法取消民選議員資格之際,有親政府政客近日連番因應一些香港議員與台灣立法委員組成「台灣國會關注香港民主連線」(「台港連線」),指台港連線是由「部分鼓吹台獨人士創立、受台灣政府資助,並從事分裂中國的活動」,這些香港議員有「勾結分裂國家勢力之嫌,因此違反了基本法」云云。有些親政府政客甚至建議可以因此拒絕或取消香港眾志等等政黨在《社團條例》下的社團註冊,進而取締之。然而,香港基本法亦同樣保障結社自由,這些做法又是否有違反結社自由之嫌,因此違反了基本法呢?

根據《社團條例》第5D條,如果社團或其分支機構是政治性團體,「並與外國政治性組織或台灣政治性組織有聯繫」,社團事務主任(其實即是警察)在諮詢保安局局長後的確可拒絕或取消該社團的註冊。然而,條例中所謂「香港的政治性團體如與外國政治性組織或台灣政治性組織有聯繫」中的「聯繫」,在條例第2條的釋義條文中是有明文定義的,即前者收取後者在財政上的資助、附屬於後者、政策由後者釐定、或後者指示或有份參與前者的決策過程。因此,法律上並不是只要見面合作就可以視作兩者之間有「聯繫」的。

「#合法劏房」,還是「#劏房合法化」?

「#合法劏房」,還是「#劏房合法化」? 「七十二家房客」擠迫現象是耻辱。

政府一直打擊「劏房」

運房局局長陳帆近日因「劏房」一事當紅,今日聲言今年內推出一百多間「劏房」,每間百多呎。政府近年大力打擊「劏房」,利用宣傳品大肆聲明「劏房」違法和危險,甚至出動警力驅逐,在土地註冊處「釘契」,對窮人無處棲身後果置諸不理。此一時,彼一時,現在就倒轉打「劏房」主意,將民間智慧(劏房波家族亦有協助發揚光大)「公有化」,由政府主導向窮人「大發慈悲」。正是神又你,鬼又你,實行「大政府」主義,由我操盤話事。

這樣做是轉移建造公屋壓力,淡化房屋問題,繼而政府可延誤建屋,將樓價推高。

無良業主改建危及安全

一直以來「劏房」是被認為是非法改建的住宅,事實上,由於香港建築法例嚴謹,大多數的住宅「劏房」,都是沒有向政府當局申請改建批准,亦有一些無良業主,或拆除主力牆,盡取空間位置,又把地台升高,方便鋪設排水系統,危及樓宇結構。單位原屬二至三房,業主把單位連同客廳改建成幾個房間,因此單位內住戶人口比原圖則多出甚多,造成「七十二家房客」的擠迫現狀,人流出入多,通道亦窄,因而政府當局指責「劏房」存在易消防問題,危及人身安全。

「劏房」數字嚴重

馬來西亞聲援劉曉波集會:「人權跨越國界 這是我們能做的事」

按:報導刊出時,劉曉波已離世,至死未能得自由。此刻,尚有他的家人劉霞、劉暉,以及在中國內地聲援他的人,他們的自由仍然受限,極需外界持續關注。

7月13日早上,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一群公民自發來到中國大使館請願,要求中國政府盡快無條件釋放劉曉波,並喊出「一帶一路,給劉曉波出路」。

行動之時,劉曉波正在彌留狀態,死亡逼近,他已是一個垂死的人。有份參與會診的德國醫生說,保外不為就醫,而是遵從病人的最後意願。劉曉波的好友,也是中國維權人士胡佳也說,中國政府沒有給予劉曉波最好的治療,這種藥物和治療的名字叫「自由」。

馬來西亞同樣有關心劉曉波及他家人處境的人,他們跨國聲援,關心不因地域而阻,以下是其中三位行動參與者的訪問:

工業意外頻生 街工促勞工處加強地盤監管

(獨媒特約報導)近日工業意外不斷,被謔稱「奈何橋」的港珠澳大橋工程,於3月29日發生致命意外,橋底工作台的鋼纜斷裂,兩名工人被擊中墮海身亡;本周一(7月10日)紅磡中電地盤電纜管道突然滲水,3名外判工人走避不及,於5米深的管道下浸死;昨日(7月12日)土瓜灣一間茶餐廳發生石油氣洩漏,引致猛烈爆炸,4人燒傷兩人情況危殆。街工今日(7月13日)向出席葵青區議會會議的勞工處處長陳嘉信遞交請願信,要求政府加強監管及巡查,嚴懲違例僱主。

街工區議員黃潤達認為,現時勞工處監管地盤安全不夠全面,安全主任由承辦商聘請,一旦需要趕工,安全主任為了確保僱主利益,可能會忽略工作環境安全。黃潤達建議政府直接聘用地盤安全主任,避免利益衝突,為安全措施作出最妥善的建議。

黃潤達指出,現時制度下除非案情相當嚴重,否則涉及僱主疏忽的個案只有極小數判處監禁,而涉及僱主疏忽導致僱員受傷的個案要求僱員到勞工處作證,加上罰款最後不是賠償予僱員自己,因此為避免與東主關係破裂,受工傷的工友普遍不會主動控告僱主。他認為只有加強刑事起訴,才能阻嚇以恩恤金堵住工人嘴巴、漠視工人安全的僱主。

兩貨倉改建私人住宅  區議員憂迫爆長沙灣

(獨媒特約報導)位於長沙灣發祥街1號、由華潤集團持有的潤發倉及由新鴻基及嘉里各佔一半股權的嘉里鴻基貨倉擬改建作私人住宅。該地目前是綜合發展區用地,三集團早前提出申請將貨倉連同附近約3,000平方米政府土地,一并改劃為綜合住宅、商業用途及學校,擬興建8棟住宅大樓,高42至45層,共3,140個單位。深水埗區議會衛生及環境委員會今日開會討論,議員批評改劃對該區空氣、噪音及公共設施等影響,又憂慮單位落成後,將迫爆長沙灣。

【佔旺清場】警突尋獲13段影片 包括紅帽代理人失控片段 押後下周續審

(資料圖片)

(獨媒特約報導)佔旺清場20人被控藐視法庭案今早續審,原本繼續傳召總執達吏主任關錫南及其他證人上庭,但開庭時代表律政司的資深大律師杜淦堃突然表示,警方於本周二找到13段佔旺清場片段,共長約4小時。辯方代表資深大律師潘熙指,當中包括頭戴紅帽的原告人代理人情緒失控的片段,他不想對警方及律政司有任何猜度,但難以理解為何於本星期才突然找回片段。另一名辯方代表資深大律師駱應淦亦指,不想在庭上浪費時間,法官陳慶偉同意押後審訊至下星期一。

片段包括代理人向示威者揮動鐵鉗

杜淦堃於開庭時突然表示警方於本周二尋回3段影片,希望作為呈堂證供。其後潘熙糾正指,警方找回存放於3張記憶卡中,13段共4小時的影片,更指片段中包含「消失的兩分鐘」。昨日辯方於庭上播出由警方拍攝的現場片段,但當中未有收錄上午9時59分至10時01分共兩分鐘的片段,潘昨日指此兩分鐘的現場片段對案件相當重要,並播放一段無綫新聞短片作證據。片中可見有代理人向示威者揮動鐵鉗及鎅刀,神情激動。

同運火紅十年序言:05七一大遊行同志領頭|韋少力、陳文慧

原文刊於G點電視<香港同志運動筆記>專欄

作者:韋少力、陳文慧

2005年是多事之年,自年初開始性傾向成了最火爆的題材,直接引爆隨後可能是香港有史以來本地同志運動最火紅的十年。

源起:促成同志領頭的人們

「民間人權陣線」(下稱「民陣」)自2003年開始主辦「七一大遊行」(下稱「七一」,成為了公民社會的一個重要發聲渠道。別誤會「民陣」是一個非政府組織,其實它是一個聯席,自2002年9月成立,2005年時應該已有五十多個成員團體,包括勞工、教育、人權、工會、基層社區、基督徒關社、記協、婦女及性別等。「七一」除每年大會主題,也會邀請民生議題的代表團體或人物走在遊行最前,以突顯民生議題的重要性。

2005年2月,民政事務局委任三人小組,即張妙清、梁美芬及陳耀莊,調查市民對不同性傾向的接納程度,「明光社」、「香港性文化學會」、「新造的人」等反同組織猶如驚弓之鳥,組成「維護家庭聯盟」,並於4月29日於明報港聞版刊登四大版合共九千八百人的聯署聲明,反對「性傾向歧視條例」及「同性婚姻」。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2024
  •  2025
  •  2026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