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IMG_20130521_222847

(獨媒特約報導)5月22日由香港社工工會、立法會議員辦事處及社工復興運動主辦的「我係社工,我要佔中」講座。由社工導師羅淑玲主持,出席加嘉賓有佔領中環發起人戴耀廷以及浸大社會工作系講師邵家臻,有超過二百名在職社工及社工系學生參加。事後《文匯報》報導,說佔領中環受到社工質疑,又說戴耀廷「嬉皮笑臉淡化影響」,社工擔心被釘牌,總之是質疑多多。事後有參與社工在面書留言「文匯報不代表我」,獨媒記者當日亦在現場採訪,現嘗試提供一個《文匯報》以外的面向。

支聯會今年六四集會既口號第一句就係「愛國愛民 香港精神」,真係好大獲。在這個「本土」意識咁高漲既情況下,叫人「愛國」令到有人真係有d反感,話唔去六四晚會咁。不過呢個都係表面理由,其實理由仲有好多,例如「本土」意識話中國民主關我乜事、點解要愛國、點解要俾支聯會壟斷咁話。當然有好多人都衝返出來講,話點解一定要去六四晚會,去晚會唔等於支持支聯會,六四同本土意識咁咁,八方都忍唔住要插兩句咀。

六四雖然係一件係內地發生既事,不過當年佢牽動萬千香港人,可以話係香港既全民運動,百萬人多次上街除了是支持內地民運後,更是在回歸背景下對未來不安,開始意識到爭取民主既重要性。八方覺得將六四同香港完全切割開就真係唔係幾合邏輯。

六四雖然過去廿多年,但近十幾年以來,都一直同本土既民主運動不可分割。六四晚會係好多香港人包括八方第一次接觸社運或參加大型集會既場合,八方讀書既時候,都係因為中史老師每年都在學校搞悼念而開始知道乜係民主。八方第一次去晚會係零三年,當年既毓民呼籲大家一定要去七一,反對《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支記係六四集會完既時候都係叫大家七一再見,後來既故事大家都知道啦。

20121103_九龍城書節講座

(獨媒特約報導)「我讓你在圖書館借書,不等如我把整個圖書館送給你。下雨了,我讓你把雨傘放在走廊,不等如你有權把整條走廊據為己有。」

吳靄儀打了兩個比喻,解釋「在中環新海濱預留150米海岸綫,讓駐港解放軍在有需要時停泊軍艦」,和「把新海濱0.3公頃一直被規劃為休憩用地的中環新海濱改為軍事用途」的分別。她亦用這兩個比喻,强調把她在2002至03年的立法會工務小組會議上,支持政府為中區填海計劃第三期工程的撥款申請,等同她支持把碼頭那0.3公頃地用作軍事用地是强詞奪理。

公投未定 選民轉功能組別6月29日截止

(獨媒特約報導)近日佔領中環的程序又有新進展,表示計劃取消由民主黨何俊仁辭職引發公投,改由電子公投取代,何俊仁回應獨媒查詢時指,如何作出公投仍需考慮各方面的意見,現未能作出定論。佔中發起人戴耀廷則表示不排除有變相公投的可能性,只是參考了各方面的考慮下,會以電子投票為首選。佔中運動計劃於明年七一舉行,有關政改的爭議也將於明年白熱化,一旦何俊仁最終決定辭職全民公投,亦會於明年進行。因此今年6月29日,將會是現有功能組別選民更改到「超級區議會」即區議會(第二)界別,參與明年全民公投的最後限期。

何俊仁回覆獨媒表示,如何作出公投仍未作出定論,他強調辭職引發公投並非個人決定,需考慮各方的意見,「普選需要有多人支持,如作出決定後所得到的結果是不好的,需負上很大的責任。」戴耀廷則指,他沒有排除用變相公投的可能性,只是認為電子公投在此階段較可取。除了涉及公帑的考慮外,戴解釋指變相公投可能會演變成由政黨主導,使得民間團體感被排斥於外。同時,議題亦有可能在重選時被轉移,由政府決定的重選時間會亦令佔中失去主導時機的能力,因此他會以電子投票為公投首選。

騙地謊言:與陳茂波《考慮全局 不再蹉跎》一文的失實例子相榷

從官方消息聽聞到,我們本土研究社的新書《不是土地供應:香港土地問題的迷思與真象》亦正在發展局及規劃署內部傳閱,本應值得欣喜。遺憾的是,局方閱讀我們的研究,原來並沒有讓發展局反思其固有過時的發展模式,卻成為了用來反擊民間聲音的參考文本。面對著思想封閉的發展局官員,從事本土政策研究也有感在蹉跎自己的歲月。

從全局的土地發展角度看,我們發現,要滿足本港未來人口需要,其實並不如政府就說需要開發如此龐大的土地量。不少現有發展計劃只需作出稍微的規劃改動,就能提昇居住人口及公屋數量。如近日本土研究社聯同其他民間團體申請改劃啟德空地,改善328公頃中只有約3%的土地 (9公頃) 劃做興建公營房屋,公私營房屋比例向私人地產市場傾斜的情況。現時屬於政府劃作「鄉村式發展」的房屋土地儲備土地(1,200公頃)亦「被失蹤」,根本並未好好善用。反而,政府所謂「以高速經濟發展來解決本港深層次矛盾」的理論根本毫無理據,卻只會因盲目進行土地開發製造更大的矛盾衝突。

黎棟國別幫侵害者搵藉口 !

作者是香港專上學院講師、新婦女協進會外務副主席

日前身為保安局局長的黎棟國就強姦案的比率激升 (增加了59.1 %) 作出回應時,只簡單的拋下一句:「奉勸女性飲小D酒」,令人嘩然,也引來本地團體以及外國媒體的批評。

黎棟國的輕率「忠告」,其實與普遍社會「怪罪受害人」(victim-blaming) 的文化意識無出其右。性侵害、性騷擾的主流論述,往往只歸疚女性的衣著、打扮,夜歸、流連酒吧等作為解釋性侵害之發生,背後隱含「你抵死、你自招」的怪責。其實把性侵責任推卸給受害女性,不單不公平,同時只會加強受害人的罪疚感,無法走出自責的困局,這些都是顯而易見的常識。而保安局局長卻一無所知。

在婦女團體憤憤不平之際,有評論認為批評上綱上線,因為這種忠告合理並無不可。父母、師長也應教導女性保護自己。作為女性生活在這個越市,我們都會或多或小為自己定出很多規範、禁令,時刻提高警覺、打醒十二分精神。但是想深一層,為何我們的教育工作只是往女性身上去做,男性呢?除左「唔好搞大人個肚」?我們又會否忠告他們「別乘人之危」,「得到同意的性才是性」?

20130507_154638

(獨媒特約報導)先有三位發起人,再來十位死士,佔領中環行動有意捲入更多群體。社工老師邵家臻(阿臻)代表界別,本來沒有甚麼奇怪,反正他經常參與社會福利界運動,近年不時評論文化現象。奇怪之處,反而是他願意成為死士的原因:「我想重燃社工本來就有的抗爭精神。」

資深傳媒人批港媒日趨「假中立」 矇混新一代

vlcsnap-2013-05-17-06h29m16s179

(獨媒特約報導)隨著年月過去,各方對於八九年在北京天安門發生的六四屠城事件作出質疑的聲音日益增多,有人懷疑當年學生先使用暴力或認為他們不懂進退,遂導致政府的武力鎮壓。有聲音則指摘當年的學生領袖爭權奪利,事件結束後逃亡外地之餘;生活日漸腐化,質疑他們並不是真心愛國和追求民主。新亞書院學生會在昨日(5月16日)舉行「香港傳媒與六四事件」的新亞沙龍,邀請了四位資深傳媒工作者: 程翔、區家麟、謝志峰及柳俊江,就以上議題作出討論及分享。

Screen Shot 2013-05-17 at 1.10.53 AM

保安局局長黎棟國星期二出席撲滅罪行委員會會議後,指出有些強姦案的受害人是在飲用大量酒精後被強姦,因此他呼籲年輕女士別飲太多(Some of these cases also involved the victims being raped after drinking quite a lot of alcohol. So I would appeal that young ladies should not drink too much.)。

943640_10151445930138253_1836628228_n

(獨媒特約報導)行政長官梁振英今早(五月十六日)到將軍澳出席明愛會議遇到學聯及社民連等團體到場示威,梁離開時被示威者包圍坐駕,擾攘近二十分鐘後倒車離開,並沒有回應任何示威者的訴求。其間警方與學生發生衝突,不少學生受傷,事後警方指學生涉嫌違反《公安條例》,逐一紀錄學生生份證才准許學生離去。

學聯副秘書長何潔泓接受獨媒訪問時指,梁振英作為行政長官,對學生的訴求連一眼也沒有看過,靠明愛校方及警方開路和調解是極不負責任。社民連行政委員黃浩銘受訪時亦指,梁違背政綱中的承諾,沒有虛心聆聽訴求,更不敢面對學生和社民連的訴求。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833
  •  2834
  •  2835
  •  2836
  • 2837
  •  2838
  •  2839
  •  2840
  •  2841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