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終院非常任法官范禮全辭任 港府稱遺憾、個別去留不會削弱司法制度基礎

【獨媒報導】來自澳洲的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范禮全(Robert French)辭職。特區政府發言人對范禮全的辭任表示遺憾,感謝對方過去多年的貢獻。港府強調,個別法官的去留不會削弱香港特區司法制度的基礎,亦無損特區政府堅持維護法治的決心。

來自澳洲的范禮全,他1947年在西澳洲珀斯出生,就讀西澳洲大學,1972年在西澳洲獲認許為大律師及律師,並為格雷律師學院及林肯法律學院的名譽管理委員,在2017年獲任命為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在范禮全辭任後,特區政府、司法機構先後發聲明回應。特區政府表示,范禮全在其致行政長官的請辭信中表示,十分尊敬香港特區司法人員及其獨立性和誠信,對與他們共事感到榮幸,當局對此表示謝意。

政府發言人:法院獨立進行審判,不受任何干涉

政府發言人稱長期以來,具聲望的海外法官加入香港特區終審法院作為非常任法官,參與終審法院審判,對本港國際化法律環境及香港普通法的法理發展有所貢獻。他們與常任法官並肩工作,正好說明終審法院具備持久的實力和承受挑戰的能力。香港特區的司法制度受《基本法》保障,享有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法院獨立進行審判,不受任何干涉。個別法官的去留不會削弱香港特區司法制度的基礎,亦無損特區政府堅持維護法治的決心。

《頭條新聞》被指辱警 港台工會上訴得直獲撤警告 上訴庭下令通訊局付75%訟費

【獨媒報導】香港電台節目《頭條新聞》於2020年2月播出的集數被指侮辱警方,通訊事務管理局裁定投訴成立,向港台發出警告。港台工會連同記協申請司法覆核,要求推翻通訊局的決定,高院原訟庭於2021年裁定部份投訴成立、部份投訴不成立。之後雙方各自提出上訴,上訴庭於2024年9月裁定工會及記協一方勝訴,全數警告均被撤銷。敗訴的通訊局要求無論原審和上訴均只需支付50%訟費,上訴庭今(11日)頒下訟費決定,認為通訊局提出的爭議關乎公眾利益,加上港台工會及記協一方部份爭議的議題被駁回,因此最終下令通訊局支付75%訟費。

通訊局早前向上訴庭申請「上訴至終院之許可證明書」不果,其後直接向終院申請上訴許可。終院網站顯示,司法常務官上月發出傳票,認為通訊局沒有合理上訴理據,並指示通訊局在4月14日或之前,提交書面陳詞解釋為何終院上訴委員會不應撤銷申請。

案件由首席法官潘兆初、上訴庭副庭長關淑馨及上訴庭法官區慶祥審理。

上訴庭認為,通訊局提出的爭議關乎公眾利益,有些觀點是新穎的,對於通訊局如何履行其法定職責進行監管,以及包括《香港電台》在內的電視廣播機構如何按照《電視節目守則》進行業務,有重要及深遠的影響。

梁耀忠接受翁靜晶訪問 談3年前獄中生活  稱背痛辛苦、獄中粥好食

【獨媒報導】現年71歲、前立法會議員梁耀忠近日接受翁靜晶網台節目訪問,談到其3年前坐監期間的生活,稱在囚期間背痛感到辛苦,「痛得好辛苦佢又無嘢俾你醫」。不過,梁耀忠指「獄中啲粥好好食」,笑言「我未試過食咁靚嘅粥」。翁靜晶慨嘆,梁耀忠從尊貴的議員到入獄,是「由天堂跌落地獄」,梁耀忠則認為是「人生經歷嚟嘅,無辦法」。


網上截圖

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期間,梁耀忠被指參與8.18集會,最終被判囚8個月,緩刑一年。在緩刑期間,梁耀忠因參與六四集會,被控參與及煽惑他人參與非法集結兩罪在2021年被判囚9個月,及後再因2019年立法會審議修訂《逃犯條例》一案,被控襲擊、妨礙或騷擾會議廳內議員判囚兩周,在2022年6月刑滿出獄。

在節目中,梁耀忠稱獲扣減後共坐了6個多月。翁靜晶問梁耀忠「辛唔辛苦」,他回應稱「辛苦㗎」,因在囚期間背脊痛,「痛得好辛苦佢又無嘢俾你醫」。

【科技城覆核案】謝世傑撤回司法覆核申請 官亦拒批陳嘉琳「接棒」 案件告終

【獨媒報導】守護大嶼聯盟召集人謝世傑去年8月就新田科技城環評報告提出司法覆核,高院法官高浩文同月批出許可,至今年1月謝被指詐騙長生津遭警方拘捕,獲准保釋候查,其法援申請亦正式被拒絕。謝早前向法庭存檔誓章,稱他及其家人因本案遭受滋擾和威嚇,遂決定退出本案。前西貢區議員陳嘉琳申請取代謝成為司法覆核申請人並繼續訴訟,高院法官高浩文今(11日)頒下決定,拒絕批准陳的申請,並且應謝世傑的申請,批准他撤回司法覆核,擱置今年6月的司法覆核聆訊,意味案件正式告終。高浩文特意在「後記」中表示,沒有跡象顯示政府或公共機構試圖壓制針對他們的法律挑戰;而出於對法治的應有尊重,市民不應該試圖對訴訟當事人或其律師代表施加不當壓力,又指透過滋擾來施以不恰當壓力、威脅或恐嚇是絕不能接受。

司法覆核申請人為謝世傑,由大律師伍中彥和高麟代表。答辯人為環境保護署署長及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長,分別由資深大律師余若海及陳樂信代表。

謝世傑稱遭人網上攻擊、家人收不知名信件 終決定不繼續本案

判詞披露案件細節,謝世傑於今年1月法援申請被拒之後,似乎未有提出上訴。他並於2025年3月6日向法庭提交申請,試圖「交棒」給有意替代他的陳嘉琳。

大埔南運路等五低窪路段 將試行涉水綫系統試驗計劃

【獨媒報導】近年多場「百年一遇」大雨,不少路段出現嚴重水浸。政府今日表示將於五個水浸風險較高的低窪行車路段推行涉水綫系統試驗計劃,包括柴灣道迴旋處、黃大仙龍翔道近黃大仙廣場、觀塘道附近的翠屏道西行線、何文田站對面漆咸道北及大埔墟南運路鐵路橋底。

當局指,鑑於極端天氣下暴雨引致低窪行車路段水浸的機會增加,故推出試驗計劃。五個選點皆曾於2023年9月暴雨期間出現較嚴重的水浸。


設於試點路段的水位標尺(政府新聞處圖片)

涉水綫系統的警示標記設於低窪行車路段,包括路面漆有紅色波浪綫及涉水綫字樣,旁邊有水位標尺,而行車道旁會豎立標誌牌。當積水觸及或淹沒涉水綫時,表示前方道路最低點的積水深度已達0.3米或以上。


設於試點路段行車道旁的標誌牌(政府新聞處圖片)

分流東壩旅客至其他山徑?李世榮有保留 籲引導旅客入西貢消費而非返口岸

【獨媒報導】西貢萬宜水庫東壩遭內地旅客迫爆,近日成為熱話,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昨日在立法會特別財委會上稱,不認同議員倡引入較大型公共交通工具或在白腊設登岸設施,指或失卻行山樂趣及影響自然環境。她指各部門會協調,兼推廣其他山徑避免人流過份集中東壩。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世榮今早在港台節目稱,對分流說法有保留,重申「交通問題交通解決」,指西貢市中心生意仍然淡靜,盼「令佢哋留係西貢消費,而並非坐的士去到陸路離境口岸返內地。」


李世榮(資料圖片)

李世榮昨日曾向記者回應事件,指如禁的士進入西貢萬宜路有「較大爭議」,故傾向採用「流水式」放行,控制車流。

他不認宣傳其他行山地點作分流,認為旅客「有自己獨到一套」,自行選擇是「開心過程」,重申「交通問題交通解決」。李世榮提到西貢旅遊持份者如餐飲、酒店及遊艇等生意仍然淡靜「差咗好多」,正商討將東壩人流帶入西貢消費。他指自己與持份者聯成一體「開過幾次會」,及與旅遊事務專員會面,甚或「令佢哋留係西貢消費,而並非坐的士去到陸路離境口岸返內地。」

麥美娟:關愛隊工作如由公務員或專業隊伍進行 成本將為三倍

【獨媒報導】去年《施政報告》宣布,將恆常化撥款「關愛隊」運作及增加五成資助額,由80至100萬增至150萬,預算逾6億。民政事務總署昨日舉辦關愛隊「好人.好事」分享會,不同地區關愛隊出席,並分享不同「好人好事」,包括去年4月華豐大廈支援工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指,如關愛隊的工作由公務員或者專業隊伍替代關愛隊,成本將為關愛隊撥款的三倍,望日後工作能得到更多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陳國基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致辭時表示,全港18區452隊關愛隊於2023年第三季全面起動,截至今年1月底,關愛隊已進行39萬次家訪,提供43,000次家居及其他支援服務,並舉辦23,000次地區活動,「呢啲數字展現到關愛隊所付出嘅關懷同努力」。他又指,第一期關愛隊的服務將於今年第三季告一段落,而第二期關愛隊會隨即投入服務。

周六冷鋒抵港 或有強烈狂風雷暴颮線出現

【獨媒報導】天文台表示,一道低壓槽將於今日在華中形成,並發展為一道冷鋒。該道冷鋒明日將橫過廣東,相關的驟雨及狂風雷暴會影響該區。根據九天天氣預報,氣溫將由今日最低23度,降至18度。天文台在昨日網誌亦指,本港或出現帶有強烈狂風雷暴的颮線,冷鋒過境後風勢亦會較大,離岸間中7級,高地更達8級。

天文台昨日亦刊出一篇網誌,將明日抵港的冷鋒,為大氣中層的西風槽深至廣東沿岸,而且低層切變線顯著。配合槽前急流及高空輻散等這連結會以新視窗打開。有利條件,強對流會伴隨這次冷鋒過境,故會有驟雨及狂風雷暴,局部地區雨勢較大。

根據歐洲集合預報模式,明日珠江口一帶日間閃電概率頗高。

網誌又指,冷鋒前沿或有颮線生成。颮線是指由多個雷暴單體組成的窄長強雷雨帶,一般而言向沿岸推進速度較快,有機會比冷鋒更早到達。颮線所經之處會有強陣風或猛烈陣風,風向會突變而且風速急增,有時亦會夾雜著冰雹。

澤連斯基上載兩被俘中國士兵片段 指至少155人替俄服役

【獨媒報導】烏軍4月8日於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地區與俄軍交戰時遇上6名中國籍士兵,其中2人被烏軍俘虜。2人身上攜有身份證明文件、護照及中國銀行卡,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公布2人被烏克蘭情報局調查的片段。他及後在記者會上稱,有證據顯示至少155名中國公民替俄軍服役。

韋斯活指港足對曼聯非純表演賽 主辦單位:考慮設港隊球迷區

【獨媒報導】英超球會曼聯將在5月30日訪港,在香港大球場與港足進行表演賽。主辦單位今午舉行發佈會,港隊主教練韋斯活表明對曼聯並非單純的表演賽,將會用作積極備戰對印度的亞洲盃外圍賽賽事,並透露6月5日將與尼泊爾進行友誼賽。有球迷關注賽事應劃出港隊球迷區,讓主隊球迷「坐埋一齊」打氣。國際文娛管理有限公司(ProEvents)主席金偉明回應稱已聽到球迷的聲音:「我哋會考慮,遲啲會有公佈。」


韋斯活

在亞洲盃外圍賽第三輪賽事,港隊首場作客與新加坡互交白卷,6月10日將主場迎戰印度,對曼聯的表演賽將成為備戰一部分。主辦單位今午舉行新聞發佈會,曼聯青訓出身的韋斯活對能夠與母會交手感到高興,他表示今場賽事與過往一樣,只能挑選23至24名球員作賽,而每名球員都會爭取入選,並嘗試提升狀態。

香港球員能夠與曼聯交手固然是難得的機會,韋斯活就強調,港隊劍指在6月10日舉行的亞洲盃賽外圍賽賽事,表明要在對手身上取得分數。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