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島日報圖片)
前言及理念
等待多時,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終於發表了一份名為「兒童優先 給他們一個好的開始」的報告書。故然全日制、長全日、幼師培訓、撥款機制等值得關注,但其中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生的支援,報告書全文當中只有寥寥四頁討論特殊教育需要的情況,欠缺具體的政策藍圖。
首先定義國際公約要求香港的責任,《兒童權利公約》第二十三條指出簽約國承認殘障兒童有受特別照顧之權利,盡可能給予完全免費之服務。其協助應以保障殘障者能夠全面參加社會活動,並有效利用教育、訓練、保健服務、復健服務、職業訓練以及休閒機會,以達成個人在文化與精神上之發展為原則。《殘疾人權利公約》第二十四條有關教育部份中,有多項細則保障殘疾人接受教育的權利,當中「締約國確認殘疾人享有受教育的權利。為了在不受歧視和機會均等的情況下實現這一權利,締約國應當確保在各級教育實行包容性教育制度和終生學習」。在宏觀的平權精神下,為SEN孩子提供融合教育,是一個保障學生「權利」的責任而不是提供額外的「福利」。以下分析現時政策的五大問題:
1. 欠缺整全融合教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