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 Water,遊行常用的李小龍口號。李小龍是香港人的象徵。可惜,本地難得的李小龍遺跡卻留不下。
九龍塘的李小龍故居不敵重建,現已進行清拆,改為國學研究中心。
5億元作收購和復修,政府不想花錢,孤寒,更加懶惰。
政府常為地產商開綠燈,開方便門,提升地積比,放寬高度限制,對保育卻沒有足夠誘因。業主多番跟政府商討,改建李小龍館,不得要領。今次因為復修成本問題,所以只得清拆,僅保留窗花和牆畫。
現時政策只有一級歷史建築,才給予業主換地和地積比轉移的誘因保育。像李小龍故居沒有評級,或評級不夠的建築卻沒有任何政策協助,無法吸引業主保留建築。
再者像李小龍故居例子,復修成本太高也難解決。有評級建築只有一百萬資助,也只是杯水車薪,沒有其他政策支援。當中非現金的支持,比如地積比放寬,鼓勵用途改變,活化利用,對業主更有吸引力。
政府懶惰,43年來沒有修改 《古物及古蹟條例》,回應社會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