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編輯室週記:東九龍這個戰場

正如靚仔編輯丹尼於上期〈編輯室週記〉所言,近來民間社會,真的是火頭處處。當然說「近來」也不儘是近來,所謂「冰凍三呎,非一日之寒」,殖民餘孽,官商勾結百多年,只是上世紀末香港這個後殖民城市,終於真正碰上金融資本主義的結構性泡沫爆破浪潮(依美國馬克思學者哈維的講法,金融危機怎會是「百年一遇」?那根本是金融資本主義的常態!),加上港式自由市場進一步新自由主義化,資本的推土機開始以前所未有的高速,重新打造城市(現在還包括鄉郊)空間,一浪接一浪的,移山倒海,實行所謂「創造性的毀滅」。

IMG_1760

1624 政府人員已收隊離去,今日直播結束
1538 地政人員一面與福音農莊的負責人商討,一面派人截水截電,被巡守隊員發現並喝止,目前該隊地政人員已離去
1533 地政人員目前共分三隊在近錦上路一帶收地,目前雨勢甚大
1530 地政人員正收取近錦上路的福音農莊一帶,地政人員打算以圍板封農莊
1512 大部份收地行動繼續暫停
1436 部份地政人員已返回車上休息,行動暫時停止
1430 影片:地政署何偉富在警察開路下離開
1422 菜園村村頭及村尾範圍已被村民及支援者封鎖
1401 村尾近錦上路的政府收地隊已經復工


五十多名巡守隊隊員與菜園村村民合照。(benson攝)

昨日﹝一零年十月三十一日﹞下午,由石崗菜園村關注組召集的菜園村巡守隊正式成立,未來數月將肩負起保衛村民家園,確保村民在新屋安排好後才安全搬遷的重任。巡守隊分成四隊視察村內情況,有巡守員從村民口中得悉,政府在十一月四日第一次大規模清場後,已經預定在十一月十八日發起第二輪清場行動,比數月前的紫田村清場周期更頻密,令人擔心菜園村五十個等待新村建設的核心家庭,以及其他未解決安置和賠償糾紛的家庭,是否有力量撐下去。

我一直疑惑,當中共把奧運、世博等盛事都搞完了,到底還有甚麼可以維繫國族想像?

或者我這樣問還是沒對準焦點,因為盛事不會完;不過,盛事終究還是不能天天搞。也許,我們就像《潛行凶間》裡的角色,在公共交通工具進入夢鄉,每一個盛事就像車站,車站與車站之間就是我們的日常生活,如在夢中,到站時我們醒來,或進入另一個夢。夢,到底是如何做的?

挪威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頒獎給劉曉波,一下子把「盛事中國」的結構顛倒過來,世界上不少人恭賀劉先生,有人甚至為這「另類中國盛事」熱烈慶賀,「飯醉」或開香檳。我注意到,不論官方或民間,不太高興劉獲獎的人都愛說,這「沒有甚麼大不了」,諾貝爾委員會把他們從世博盛事的尾聲中提早拉回到「日常」。

CIMG4085
文:Denny、黃俊邦、葉寶琳

編按:早前捍衛粵語浪潮在廣州爆發,雖然在政府嚴控下似已平息,但核心問題依然懸而未解,而且觸發事件的根源也不止於推普運動,更牽涉到文化保育和城市發展的問題。例如廣州青年自發組成的錄像組織「粵拍粵掂」,便曾拍攝一部紀錄廣州城拆遷的紀錄片《正在消失的羊城》(http://www.youtube.com/watch?v=vhaUUZwErBI),引起頗大關注。廣州亞運開幕在即,一如北京奧運,廣州已全面進行類「戒嚴」的時期,所有關於亞運的負面消息一律不准報導,一眾關心廣州本土文化的團體成員也被多次「請喝茶」。我們幾個獨媒小記在一些當地朋友的帶領下,在廣州作了簡短的考察,行程雖然匆忙,但收穫也不俗。本系列將分三篇文章,在亞運11月12日開幕前陸續刊出。

已經無話可說了——《東宮西宮9之十大9官》觀後感

舞台劇《東宮西宮》系列是實驗劇團進念二十面體最叫好叫座的節目,自2003年起,經過七年的努力,已經成為一個劇場品牌。最難得的是,它在諷刺時不失批判,將教育融入表演中,為觀眾帶來另類的公民教育。

系列的最新作《東宮西宮9之十大9官》,秉承了前作的傳統,以一個主題貫穿整個節目。隨著近年一連串的社會事件和民生議題,普羅大眾對政治的投入度和認識都提升了,於是導演胡恩威選擇了一個相當合時宜的主題——「官」,給大家上一場政治不正確的課堂。

交行貨——是是但但算了

全劇共有七個分場,第一場的「十大九官頒獎禮」,甫一開始已經亮出《東宮西宮》的絕招——惡搞歌曲。八位演員扮演各位高官如孫微調、謀地月娥等,大唱各首改編歌,歌詞依舊抵死到肉。不過,歌與歌之間全無間場,只有不停的唱:就算是演唱會或頒獎禮,當中也會有設計一些過場,給觀眾「透透氣」。至少也應該給出場的官員或歌曲內容作簡單介紹,讓觀眾了解多些。在缺乏介紹的情況下,觀眾只對比較為人熟悉的官員和事件有反應,對不太熟知的官員如模糊惠蘭反應明顯冷淡得多。這種完全沒有間斷的做法,予人一種「交行貨」的感覺。

不想成為集體回憶:消失中的上水小販

按:我班同學因專題研習之故探訪上水的小販,寫了以下報道。謝謝他們的努力,讓更多人知道小販被領匯驅趕的情況。

作者:梁曉潼、曾巧怡

香港的流動熟食小販,被小販管理隊嚴厲的掃蕩與地產霸權的強勢壓迫下,幾乎已消失得七七八八。有趣的是,在每天晚上的上水,連接火車站至彩園邨的行人天橋上,總會有一車車的熟食小販檔在擺賣,光顧的無數市民中,除了有深夜回家的上水居民外,也有餓著肚子出來買夜宵的街坊,有人甚至是聞名而至。

每晚約十點半,就會有一車車的無牌流動熟食小販由彩園邨推出至天橋擺賣,他們販賣的美食絕少有重複的,各式各樣如常見的雞蛋仔、魚蛋燒賣、各式凍熱糖水、串燒不在話下,但經典如油渣麵、狗仔粉在現今的本地食肆已很罕見了;你有見過街邊的流動小販會賣鐵板燒、海南雞飯跟飯送湯、手搖珍珠奶茶、生磨杏仁糊合桃露嗎?款式之多,未能一一盡列,單是雞髀就有滷水雞髀、鹽焗雞髀、炭燒雞髀、炸雞髀,任君選擇。全盛時期多達三十車小販檔,猶記得當時還有車仔麵、煎堆、油炸鬼等,琳瑯滿目的美食的確讓無數夜歸人暖了胃。

關於十一月四日清拆日的分析,可參看朱凱迪的文章。面對此事,村民煩惱擔憂。這個月以來,一班村民一直與政府周旋,希望能得到一個先建後拆的承諾,政府一邊說會「彈性人性化」處理,一邊說工程有關鍵位要先收回部份土地,但遲遲不肯公開詳細日期或工程進度。一次三方會議上,政府講到錦田公路兩旁因河道擴闊工程可能要首先回收,住在其土地上的村民誠惶誠恐,地政署職員說要村民去住渡假村,將家當擺放於某處貨櫃。對於這種種將家園拆散再組裝的提議,村民如何面對?他們的心情又如何?菜園村支援組找了三位參與重建家園計劃的村民作訪問,呈現此時他們心中所想。

IMG_4348
十月廿四日晚菜園村村民大會,村民為到十一月四日地政總署的清拆行動而憂心。

系列前言:菜園村自救運動從二零零八年底至今,已經足足兩年,在輿論耐性愈來愈短的今天,不到真的拆屋那一日,港聞記者似乎都不會再來。那時市民大眾又會從電視看到那些短暫的公式化畫面,不得已為菜園村事件下個公式化的結論:發展就有人犧牲,要以大局為重。菜園村支援組的成員預想,到時應該有很多不滿主流媒體簡化報道的市民在網上鍵入「菜園村」搜尋更深入的報道,本系列就是希望在十一月四日第一階段清場前,比較詳細地介紹這兩年的抗爭組織工作,以及迫遷前村內最新情況,一來讓公眾可以理解社區自救運動的意義,二來亦是為正在或將會發生的城鄉社區抗爭保留經驗。

67Poster

左翼21主辦的由1967到21世紀:近代香港抗爭系列工作坊一連五個星期舉行,在剛過去的星期六一節,題為六七、傳統左派和工人。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924
  •  2925
  •  2926
  •  2927
  • 2928
  •  2929
  •  2930
  •  2931
  •  2932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