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今天,讓我們來談政治 ( 張懸與國旗事件之二)

台灣創作歌手張懸在英國曼徹斯特演出時,接過台下台灣學生給她的中華民國國旗,一個大陸學生不高興地說,No Politics Today。

說「沒有政治」就是一種政治,早已是一種陳腔濫調;但確實,這個事件及其在大陸引起的巨大反應,深刻地反映了當代中國青年的某種政治觀:愛國主義與犬儒主義。

首先,拿出國旗是不是政治?張懸在事後說「這只是個旗子,代表台下這些學生和我來的地方,這當然不是政治。」

但這當然是政治。張懸的意思或許是她不是為了宣示某種政治立場刻意挑釁觀眾,但國旗當然是政治符號,甚至就算這不是「國旗」,她只是說熱愛台灣這塊土地,也可以被視為一種政治,一種「認同政治」。

但她為何不能在演唱會談政治,或者表現有政治意涵的情感?許多人評論說,觀眾買了票進去聽音樂,你卻在台上政治表態,是掛羊頭賣狗肉,名實不符。這是很普遍的一種批評,但也是最荒唐的。

搖滾或者嚴肅的音樂,當然可能涉及政治,並且常常在現場演出時用不同手段去刺激觀眾思考。因為他們的作品和演出不只是來娛樂觀眾,而是讓我們去認識、思考人性與世界的複雜與多樣,幽暗與陰沈。你在這些演唱會上,可能會看到脫褲子、罵髒話、舉抗議布條,或者音樂人背後影響充滿各種政治與社會符號,有的或許是無㾖頭,有的則是刻意讓你不舒服,試圖把觀眾推向視覺、聽覺或思想的邊界。

WTO?WTF!

文 : 韓冬昇

南非,愛滋病橫行的國度。五千萬人口當中有11%感染愛滋病毒。由於「雞尾酒」療法的費用極度高昂,市民難以負擔,以致染病率一直高企。一旦父母染上了,便是厄運的開始。無計可施的,最終相繼死亡,令190萬遺孤中再添一員;勉強支付的,亦因病無法工作,小孩只好被逼輟學,三餐不繼。

印度,農業是不少人的生計。90年代開始,已發展國家大量補貼的農作物不斷輸入,令當地農作物價格大幅下降。同時,跨國公司的產業化農業入侵,農民只好借貸購買新設備提升兢爭力。收入少,成本高,農民只能剛好維持日常生活。一旦天災,農民便入不敷支,欠下大量貸款。近15年來,因負荷不了貸款而自殺的農民已超過25萬人。

在玻利維亞,水便是黃金。1999年,食水供應開始由跨國公司負責,水被視為私人資源。窮人難以負擔清潔食水的費用。即使能夠負擔,月入100美元的窮人竟要支付20美元。一旦他們不交水費,供水管道便會立即關閉,居民儲存雨水更會違反法律。不僅如此,「水禍」牽連百業,農業更首當其衝。假若政府嘗試立法供應食水予貧窮人口,便負上違反「國際協定」的風險。

這些事件只是世界某一角落的日常生活。聽起來似是中立正義的世界貿易組織(WTO,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便是這些苦況的始作俑者。

毫無掩飾的欺壓

社運八方:陳茂波親筆記下村民心聲──「不遷不拆 撤回計劃」

好一句「不遷不拆 撤回計劃」!唔通波叔身在曹營心在漢?(john choy@新界東北style攝,獨媒編輯製圖)

呢個禮拜,特區政府為左避電視發牌爭議的風頭,刻意將輿論焦點轉向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梁振英自己一星期內就兩次表演語言偽術,明明鬼咁多人反對,佢就話東北拆村已有「社會共識」,又指政府的解釋已經「釋除反對者的疑慮」。可能係CY偽術實在太惡頂,連梁氏愛將發展局長陳茂波响星期日重返古洞「故地」與村民對話的時候,都以行動唱反調──波叔俾攝影師拍到,响筆記頁首寫上村民的首要訴求:「不遷不拆 撤回計劃」。既然明知村民要不遷不拆,咁又點可能「釋除左疑慮」呢?

為什麼我們要『熄機』

執筆之時,「緊急動員網絡力量-尋找800個收視盒,要陳百祥下跪!」的面書專頁已經累積兩萬多個讚好。可是跟數百萬電視觀眾相比,這只是滄海一粟,我不敢奢望台慶夜的收視真的會下跌至兩、三點,TVB的霸權存在多年,豈會如此容易動搖得到?

我是一名九十後,雖然稱不上是電視迷,但我跟很多同年的朋友一樣,童年時總會夜夜守在電視熒幕前,追看一套緊接一套的無線劇集。我會為《真情》子浩的陰謀恨得咬牙切齒、會為《酒是故鄉醇》中阿純對酒尾公的痴痴守候所感動、我會為《男親女愛》中余樂天和Miss Mo的鬥氣劇情而爆笑、會為《陀槍師姐》裡娥姐和三元的颯颯英姿所神往。無線劇集曾經是我認識社會的渠道,曾經是我跟同學仔熱烈討論的題材,也是很多像我們這樣的貧苦家庭所僅有的娛樂。

除了劇集外,我也十分喜愛星期六、日晚的綜藝節目,當中自然以《獎門人》系列為首,馬拉松、大電視等等遊戲在派對中必然出現,獎門人笑摑一眾胡言亂語的獎老總能將我笑成滾地葫蘆。

承傳紅灰博雅 口號還是態度

學生讀有關學科的理論,但沒把學到的體現於生活中,實只是在理論層面;遊客在一處著名景點前拍照留念,但不知為何值得拍,實只是人拍我拍;參觀有125年的古蹟,但無視其背後歷史,實只是「到此一遊」。

過千位來自五湖四海的「嶺南人」今天聚首一堂,同在嶺南大學的永安廣場上拼湊嶺南校徽,慶祝嶺南大學創校125週年。為何要拼這校徽?其背後的意義是什麼?他們當中又有多少人知道?其實在互聯網上搜尋「嶺南校徽」,就可發現嶺南大學的官網有講及其象徵意義。

「嶺南校徽中的山、河、樹及小徑,各具其深層的象徵意義:
白雲山象徵人生最高理想; 珠江象徵嶺南教育的傳承;
荔枝樹果實纍纍,象徵嶺南人對實現『為神為國為嶺南』這使命的承擔;
小徑代表嶺南人默默耕耘,邁向未來的道路。
嶺南校徽中紅如火、灰如鐵的紅、灰色,正好象徵著嶺南人的忠誠、忠義。」

原來,這校徽始於 1911年,一位校友在廣州嶺南大學根據從康樂校園北望的景緻而設計的。還有的是,據聞當年嶺南學生參加省運動會,啦啦隊用的校旗以紅色為底色,印有灰色的「嶺南」二字,慢慢就成為學校所講的紅灰精神。

搶咪案終審勝訴判決小析

編按:2011年在港鐵競步賽,上台搶咪抗議港鐵加價的社運人士周諾恆及社民連成員黃軒瑋,案件上訴至終審法院。終院五位法官一致裁定上訴得直,推翻判罪。此案亦將成為重要案例,警方及律政司日後引用「公眾地方內擾亂秩序行為」此常用作檢控示威者的罪行時,須考慮是次的判決。判決指擾亂公眾秩序要達到不可容忍的程度,而被告周諾軒撒「陰司紙」,以及黃軒瑋上台搶咪只是中斷了活動約1分鐘,不能證明有人意圖阻止活動進行,亦並無導致任何人破壞社會安寧。兩人在初審時曾分別被判監14日,上訴後改判罰款2千元及3千元。謝律忠律師特撰文分析有關的判決。

本案涉及兩條罪行,共簡稱「公眾地方內擾亂秩序行為」 (Disorder in public places):

1. 《公安條例》第17B(1) 條:任何人在為某事情而召開的公眾聚集中作出擾亂秩序行為,…..以阻止處理該事情,即屬犯罪,一經定罪,可處第2級罰款及監禁12個月。

2. 《公安條例》第17B(2) 條:任何人在公眾地方作出喧嘩或擾亂秩序的行為,或使用恐嚇性、辱罵性或侮辱性的言詞,或派發或展示任何載有此等言詞的文稿,意圖激使他人破壞社會安寧,或其上述行為相當可能會導致社會安寧破壞,即屬犯罪,一經定罪,可處第2級罰款及監禁12個月。

解放一幕幕我電影中遇上的車輛

汽車稱得上本人電影歷程的象徵。小學時第一次搬家,家中添置了LD機和錄影機,第一次租的LD就是《生死時速》,當時是很有心將那些LD錄下來,還了《生死時速》幾日之後,我又從錄影帶看多了一次。

我以前看的電影和觀影的態度,我界定為「Movie」;到大學開始學習的觀影態度,我稱為「Cinema」。小學時著迷於一架只要慢於50公里時速便會爆炸的巴士,其實甚有《阿飛正傳》那隻無腳雀仔、一停即死的浪漫感,但《生死時速》的設定更似那個啟發我知道「Cinema」是甚麼的導演。「Car is made to move; but not to stop」,不正是一種「生死時速」?在戲中加入這句名言的人,他名為尚盧高達。

愛情重傷後的幻覺:蔡健雅《天使與魔鬼的對話》

印象中蔡健雅自從失戀之後好像寄情工作,於是,定時定候就有新作品,不用歌迷們等到天長地久。不過,這幾張唱片,好像都在期待她重新振作,瀟灑上路,因為,那個時候的蔡健雅寫出來的歌最多元化,苦情歌敢寫,獨立自信的亦有。

來到這張《天使與魔鬼的對話》,聽了一遍又一遍,覺得她仍未走出失戀的世界,而這張更來得更徹底:不是指整張唱片都慘情,而是,胡思亂想,活像一個愛情重傷者一時清醒一時情緒低落的狀況。

我這樣說不是亂來的,不如,看看我每一首歌的想法吧!

青峰用極光來形容一個被拋棄者回望那段情的想法:希望愛情天長地久,但結果像極光,短暫美麗但留下餘韻。究竟這段情是不是如極光般美得讓人讚嘆浪漫其實或者只是當事人的想像,不過,又如何呢?所以,這歌旋律以至編曲都是平靜而帶點遙不可及的迷離,直到最後也是沒有答案的。

歲月有聲:且聽古洞村民如是說

今天,發展局局長陳茂波來到了古洞村。村民在導賞中心為局長搭起了帳篷,準備了座椅,好讓局長能夠聽到村民真正的心聲,這是其中一點節錄。

或許我們不明白村民們對於家園的概念,跟我們有甚麼不同。當高大姐訴說自己的故事時十分激動,她的故事,也就是古洞村不少人的共同經歷。

看到陳局長那一點的淚光,至少我相信是真的,我相信你們良心未泯。那你們真的忍心要將古洞拆掉嗎?

歲月有聲。

(部分內容因客家口音未能聽清,未必絕對準確)

影片:村民陳情感觸落淚 誓保古洞家園生生不息

高大姐:

我是村裡的村民,我叫高大姐。波叔呀,兩公婆的協議是不是很重要?我想問一問你。我老公生前跟我承諾過的。

我們買屋的時候很窮,窮得飯都沒錢開,所以要返去跟爹娘借錢買屋。我老公說:「高大姐,我們那麼窮,沒有錢買屋。有錢付首期,但後來的怎麼辦?」我就說,先找爹娘商量吧,不行再想辦法,兩公婆一起捱。回到家,都不敢跟爹娘講,帶著四個子女不敢抬頭望他們,我老公又返工。

香港自然生態論壇:反對海下建丁屋 勿被漁護署誤導

海下灣擬建村屋地 物種豐富具保育價值
諮詢期前齊提反對意見 勿被漁護署誤導

城市規劃委員會建議在西貢海下灣村落以西一幅2.6公頃的土地,劃為「鄉村式發展」地帶,將可以興建近百幢村屋。香港自然生態論壇最近在當地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當地物種逾450種,包括8種具保育價值物種。這樣物種豐富而多變的濕地生境,漁農自然護理署絕不能視之為荒廢和雜草亂生之地,城規會更不可能將之劃作村屋發展用途,破壞海下灣的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的整體性。

市民請於11月27日海下灣分區計劃大綱草圖公眾諮詢屆滿前,提出反對意見,保育海下灣這片重要濕地。該地鄰近只有30米距離的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紅樹林,和貼近由猴塘溪流入海下灣的一條主流,若大興土木,自然生態勢受破壞。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803
  •  2804
  •  2805
  •  2806
  • 2807
  •  2808
  •  2809
  •  2810
  •  2811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