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創作歌手張懸在英國曼徹斯特演出時,接過台下台灣學生給她的中華民國國旗,一個大陸學生不高興地說,No Politics Today。
說「沒有政治」就是一種政治,早已是一種陳腔濫調;但確實,這個事件及其在大陸引起的巨大反應,深刻地反映了當代中國青年的某種政治觀:愛國主義與犬儒主義。
首先,拿出國旗是不是政治?張懸在事後說「這只是個旗子,代表台下這些學生和我來的地方,這當然不是政治。」
但這當然是政治。張懸的意思或許是她不是為了宣示某種政治立場刻意挑釁觀眾,但國旗當然是政治符號,甚至就算這不是「國旗」,她只是說熱愛台灣這塊土地,也可以被視為一種政治,一種「認同政治」。
但她為何不能在演唱會談政治,或者表現有政治意涵的情感?許多人評論說,觀眾買了票進去聽音樂,你卻在台上政治表態,是掛羊頭賣狗肉,名實不符。這是很普遍的一種批評,但也是最荒唐的。
搖滾或者嚴肅的音樂,當然可能涉及政治,並且常常在現場演出時用不同手段去刺激觀眾思考。因為他們的作品和演出不只是來娛樂觀眾,而是讓我們去認識、思考人性與世界的複雜與多樣,幽暗與陰沈。你在這些演唱會上,可能會看到脫褲子、罵髒話、舉抗議布條,或者音樂人背後影響充滿各種政治與社會符號,有的或許是無㾖頭,有的則是刻意讓你不舒服,試圖把觀眾推向視覺、聽覺或思想的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