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維園年宵市場的本地示威文化商品
〔按:本文為「文化監察」的約稿,於2月15日在信報的「文化論政」專欄刊出。〕
一提起創意文化產業,往往會勾起諸多想像。一種是荷里活、迪士尼、建國偉業等「大茶飯」,另一種是文化創意商業化下,小眾或探索性藝術實踐被擠壓得凋零的意境。嶺南大學文化研究及發展部」過去兩年的「文化創意中小企業的跨界別協同效應:創意、人才與企業精神」的研究計劃,就是希望在上述兩種想像之間,探索新的方向。
文化創意中小企,不單是最能製造機會及吸納勞動力的區塊,也因為其立足本土的特性,最能保留和再生產本地文化。是故,歐盟在面對最新一輪金融危機提出來的對策,是透過幫助文化創意中小企去幫助青年發展事業;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過去亦一直以發展文化中小企的形式,去保留和發展一些消失中的文化,該組織建議政府機構應調撥更多的資源,扶植本地中小型的文化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