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了吧,如無意外。
我相信這件事還未完的,但我真的很憤怒,很心痛。
還記得跟王維基和香港電視的員工見過幾次面。
第一次,當時就跟朋友與幾名香港電視新聞部的員工見面,當時他們對發牌仍是充滿信心,還跟我們討論了許多有關香港時事節目的缺陷,外國的電視時事節目又是怎樣,時事節目可以創新...聽過一大輪,他們資料及衝勁十足,我真的是感受到他們的這份「想搞好一件事」的熱誠。相比一間hea做,一間亂做,我想這份熱誠就是不少藝員走出comfort zone,幫一間前途未卜的電視台當開荒牛的一大原因。那次是我第一次對香港媒體業抱有希望。後來雖然香港電視表示只會投放少量資源至時事節目,我都覺得這只是營商上的策略性退卻,並不是放棄原則,對它仍有很大信心。
到後來,有團體邀請我到一個討論會,當時王維基就廣邀民間的評論界及廣播界,希望聽取民間界別對電視台的期望及建議。老實說,我覺得他作為一個老闆級的生意人,真的毋須「紓尊降貴」去聽取意見。這次見面,已比以往在公開講座見到他的時候多了點落寞,但他對著我們仍是帶著信心。我想這份拼勁,某程度就是支撐著整個公司繼續前進的精神。(這又令我想起反國教運動開初的景象,不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