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前北角邨新設計減一至兩幢 路面通風無改善

前北角邨新設計減一至兩幢 路面通風無改善

(獨媒特約報導)由於北角居民反對新鴻基於前北角邨十幢屏風樓的設計,城規會於7月5日的會議沒有通過設計,退回給發展商優化設計。最新於9月19日重新提交給城規會的設計,十幢樓減成八至九幢,平台以上的通風廊有所加闊,但發展商自爆,新的設計對渣華道路面的空氣流通並沒有改善。

為了爭取政黨、區議員與居民支持新的方案,新鴻基過去一個月來出席了多場簡介會,解釋新方案。早於9月3號,新地就派代表出席了工聯會區議員郭偉強舉行於北角碼頭舉行的居民大會,了解區內市民的意見。當晚有近百名居民出席,聲音一致反對10幢屏風設計。

不過,曾收集越千個反對簽名的「北角邨屏風樓關注小組」,則未獲新地安排居民簡介會,據小組成員林藹雲稱,其實早於7月25日,立法會議員何秀蘭已幫忙拉線,希望發展商能與居民面對面談,但對方以設計細則未定,建議稍後再約。

但這「稍後再約」一直石沉大海,直至10月8日,亦即公眾諮詢期屆滿的一個星期前,才由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家洛安排,讓新鴻基的公共事務總監李鑾輝和設計師向泛民的議員和團體代表簡報。「環保觸覺」的譚凱邦和「屏風樓關注組」的林藹雲也有出席該會議。

會議上代表新鴻基的設計師指出,不論是十幢樓的設計,還是九幢或八幢樓的設計,其空氣流通指數均不變。譚凱邦追問「通風指數」如何測量?設計師解釋說該指數是按路面的空氣流通作測量。譚指出,若要改善路面的通風,就要增加平台低層的通透度。

居住在北角多年的林藹雲則要求巴士站應保持四面有通風口,而新鴻基應參考英皇道近鰂魚涌 Crossmax 及千禧廣場的設計,於平台低層增加通風的行人走道,讓海風能進入內街,並方便市民穿過商場走到海旁公園。


英皇道的Crossmax 及千禧廣場均設有通風的行人走道,圖為 Google 街景。

新鴻基代表說政府沒有明文規定要採用這種通透的設計,又說開放的設計會增加管理成本,但何秀蘭即場說,「過千萬的豪宅大家都住不起,只能做行人,路面通風當然要考慮。」譚凱邦則指出,通透的商場設計,其實有助新鴻基增加商場的地舖,因為通道兩旁就變成是街舖,可以增值,是雙贏。

林又要求新鴻基於地盤設展版並向區內居民簡介方案,但李鑾輝則說發展商已按要求向現有諮詢機制如區議會和共建維港委員會等簡佈,亦有出席9月初郭偉強的居民大會,不過他也明白民情有變,日後的項目會考慮改善地區諮詢。

北角邨最新一輪諮詢將於10月15日到期,「屏風樓關注組」將會入意見書,要求改善巴士站及平台底層的設計,增設地面的通風行人走道到海邊,改善渣華道的路面通風。民建聯於近月在北角區掛滿橫額,要求設計由10幢變8幢。

發展商強調9幢樓方案的設計有跌蘯,但因為向內渣華道的T1和T10(見文首圖中紅線標示)樓高80米,對內街與8幢樓的設計分別不大,主要影響維港對岸遠眺港島的觀感,而通風廊的闊度則較8幢樓窄,分別為10、27和10米。至於8幢方案的設計,每幢樓高均80米,通風廊增至12、27及10米。規劃方案詳見於此 [pdf]

意見書可寄到規劃署:[email protected]。主題註明:前北角邨發展意見(項目編號A/H8/419)


上圖為9幢方案,下圖為8幢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