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體育政策普及化「得個講字」 曾德成:不反對設立「體育局」

(獨媒特約報導)立法會民政會昨討論本地的體育政策的最新概況,人民力量的陳志全談到體育設施不足,與「土地供應不足」有關。林大輝更直指現在「叫人遊行示威仲易過叫人睇運動會」,建議設立「體育局」,作為專注發展部門。民政事務務局局長曾德成表明不反對該項建議,會上亦討論到應開放更多學校開放予公眾,作「體育設施」使用。會上的討論令人質疑前行政長官董建華訂下的本地體育政策以來,都是「得個講字」,尤其以普及化為甚 。

運動場地不足 建議學校開放予公眾使用

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的馬逢國表示現時政府只顧推動體育發展,但並沒意欲檢討體育政策的成效。他指現時體育場地設施不足、體育設施不符合實際需要,部份球場晚上照明系統不足、體育架構沒有進升階梯及薪酬調整以致流失率高等問題。他更指學校「我智fit健體計劃」進行兩年,只有24間學校參與,效用成疑。他又建議康文署及教育局加強與學校合作,將學校的剩餘體育設施開放予公眾使用。

(獨媒特約報導)香港文學館將於6月至8月舉行首屆「香港文學季」,主題是「書在人在」,傳遞對書的熱情,尤其鼓勵參與書的行業。文學季將有多個不同的活動,包括展覽、表現、導覽、講座、工作坊及書評比賽,文學館召集人鄧小樺表示希望透過活動培育「有心人」撐住文學。

以「書」為焦點

鄧小樺表示,舉辦是次活動是受到「台北文學季」的啟發,認為香港也應該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文學季;而由於7月將會舉行書展,留意書本的人數會較多,所以文學季的日子擇於6月至8月舉行。此外,以往公共圖書館舉辦的香港文學節比較文靜,文學季則會強調「熱情」——文學與書的熱愛,和跨界別的普世熱情,能夠連結不同世代的人群。文學季另一主要目的是培育「有心人」,鄧小樺認為,「撐住文學,除咗impact(影響力),更要培育『有心人』。」

作家潘國靈坦言,「很開心今次文學的焦點在於『書』」,他認為文學的力量應凝聚於書。書籍設計師胡卓斌表示認同,「慶幸香港有以書為主角的文學節目」。他認為在香港,作家的名聲遠超過一切,身為書籍設計者,希望能以自己的力量引起大眾對作品的關注。胡卓斌將於書籍設計工作坊教授書籍設計技巧,和分享設計師於設計書籍時的心態及角色。

(獨媒特約報導)2016年立法會選舉地方選區分界及名稱的臨時建議公眾諮詢於5月21日至6月19日進行,選舉管理委員會建議港島選區減少1席,九龍西則增加1席。選管會昨日(6月11日)舉行公眾諮詢大會,主席馮驊及陸貽信等數名委員均有出席,惟只有4名公眾人士出席,在場的工作人員比市民更多。有出席市民指法律已經訂立,市民覺得「講嚟都嘥氣」。

市民質疑議席上限不合時

大會開始近10分鐘,才有1位市民發問;由於良久亦沒有市民發問,所以共休會兩次,第2次休會更接近1個小時。歷時2小時的諮詢大會,只有3位市民發問。

新界西人口不斷增長,但法例規定每個選區的議席上限為9席,已有9席的新界西因此不能增加議席配人口。有市民問及新界西的離島區應否劃到其他選區,馮驊回應指有關變動已考慮了地方性質的發展程度。

市民郭先生指出,每個選區的議席應改為5至10席,他憤慨表示,「(議席)4年來都無改變,咁都做唔好,以後點會好?」馮驊則回應指議席數量是《立法會條例》規定,並不是選管會的職責,選管會只是依照法律的規定,但他強調市民提出的所有意見均會被接納,並提交予行政長官。最後郭先生認為,是次諮詢大會出席市民寥寥可數,是因為法律已經訂立,市民覺得「講嚟都嘥氣」。

圖:居民佔領重建地盤入門抗議

(獨媒特約報導)白田邨公屋重建計劃第二期被揭發未來落成的單位面積「大縮水」,以谷高落成的單位數目,其中2睡房單位面積與2012年落成的第一期同類單位相差60呎。事件揭發房委會自2000年起,應用所謂「因地制宜」的建築模式,不斷縮減公屋及居屋面積至接近人均最低平均居住面積要求(每人70平方呎),香港人一齊「住細D」。

公屋面積十年間不斷縮小

1398443_760308464044558_6789252958881468127_o
圖:近年公屋單位愈見「縮水」

2015年6月2日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會議上,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女士(暫且按下不表葛「博士」的學術地位,免被用警察以不誠實使用電腦罪拉人封艇)動議修訂莫乃光提出檢討「不誠實使用電腦」罪(正式名稱為 香港法例第200章《刑事罪行條例》第161條《有犯罪或不誠實意圖而取用電腦》罪)的適用範圍。葛的動議不但與輿論反映條例以言入罪的質疑反其道而行,反而更要求擴闊條例的適用範圍,藉以打擊日益嚴重的科技罪行;又表示遮打革命期間,有網民利用電腦呼籲市民衝擊立法會,指「伊斯蘭都用好多電腦」,要給網民一個現代式文字獄的生活體驗。

1992 年,政府向立法會提交《1992 年電腦罪行條例草案》(下稱《條例草案》),建議修改部份法例,將部份涉及使用電腦的行為列為犯罪。《條例草案》其後於 1993 年四月獲立法局通過正式成為法例。第 161 條就是按該《條例草案》新增的罪行,條文如下:

(獨媒特約報導)下星期立法會將表決政改方案,民陣等團體發起包圍10萬人立法會行動,外界關注會否再次出現佔領行動。有逾百個帳篷仍然留守添美道至今,建制派批評攤位、木屋及大量雜物,嚴重阻塞通道,更指上鎖的帳篷中可能藏有攻擊性武器、易燃物品、爆炸品,威脅公共安全。保安局局長黎棟國周三於立法會指警方已加強巡邏,並勸喻相關人士,將於適當時候採適當執法行動。留守的「村民」則指,指控是「莫須有」,亦有人應警方勸喻收起玻璃樽。

黎棟國周三於立法會回覆質詢,警方由去年12月15日至今年5月31日,共接獲超過30宗涉及阻塞添美道的舉報,同期間警方在添美道及夏慤道行人路共就3宗案件拘捕了4名人士,涉嫌普通襲擊及刑事毀壞。同期食物環境衞生署亦收到共11宗有關添美道及夏慤道行人路環境衞生的投訴,又指路面被非法霸佔,該署一直未能如常進行例行清洗街道工作。

【地區政治系列】公民黨新星決以專業打進蛇齋餠糭腹地——專訪鄭達鴻

(獨媒特約報導)北角一直以來都是建制陣營的票倉,尤其是區議會,除了自1985年至今一直出任東區區議會議員、由泛民前線變建制自由黨的李汝大外,其餘議席以工聯會、民建聯佔絕大多數。今年,李汝大決定不再連任,並將支持自由黨的曾卓兒成為丹拿選區的接班人,這新舊轉替,會否帶來泛民進駐北角這建制陣地的契機呢?

公民黨正有此意,並準備推27歲從事保險業的鄭達鴻(阿達)出選丹拿選區。自小在北角長大的阿達,對區內人和事多一分了解與感情, 不過他坦言,選擇丹拿區主要是實際考慮:「丹拿區較多中產,教育程度比較高,不易受蛇齋餠糭攻佔到。」

雖然落區的經驗只有兩年半,但阿達會以自己的保險專業經驗去應對地區工作,認為兩者均講求人際網絡及互信,「好多人做到好濫好低級,譬如保險,只要你派哂優惠卷就唔難簽單,但無論保險定地區工作,都理應朝技術及專業方面去做。」

(獨媒特約報導)香港迪士尼樂園職工會昨日收集員工簽名,促請資方將前線工作人員的有薪假期,由現時的每年12天增至17天。工會主席鄭麗兒指,樂園行政及管理人員享有17日公眾假期(銀行假),前線人員卻只有12日勞工假,有欠公平。第一日的簽名行動已獲得超過600名員工簽名支持,但資方至今未有回應,稱短期內難以做到。

根據《僱傭條例》,所有僱員均可享有12天法定假日(勞工假),換言之迪士尼只是給予前線員工最低的勞工假日數。鄭麗兒認為,以往前線工作是藍領為主,現在更多的是學歷較高的年輕人及技術人員,工作方式已有所轉變,需要較多假期的呼聲增多。她又指,同為主題樂園的海洋公園,4年前已成功爭取員工增加假期,反觀迪士尼員工卻仍未享有同等待遇。

至今工會未有正式與資方談判的機會,現時只靠兩個月一次的例會與資方對話,而這個定期例會更是2年前工會談判的成果。她預料將會是長期的抗爭,堅持多久或行動會否升級,則視乎收集到的員工意見及資方的回應。

工會指,政府以資源問題為由,遲遲未回應訴求,只推搪「短期內難以做到」,他們暫時只有簽名行動。職工盟組織幹事吳冠君期望年內成功爭取,若資方沒有回應,不排除仿效國泰採取靜坐抗議,讓更多人關注事件。他希望工友團結:「要有共識才能共同爭取,自己的事不能假手於人。」

啱啱香港對不丹嘅世盃外圍賽,中共國歌比全場開汽水,大陸憤青即刻大罵香港人係狗,又話全世界得香港會有主場球迷噓國歌,港人真係好無恥。

大陸憤青又一次暴露井底之蛙嘅本質。今年嘅西班牙國王杯決賽,咁啱由巴塞隆拿對畢爾包,開波之前嘅播國歌環節,比全場十萬人狂開汽水,分貝達到120,西班牙國王塊面燶到爆 [1] 。 巴塞隆拿所在嘅加泰隆尼亞(Catalonia) 地區同畢爾包所在嘅巴斯克 (Basque) 地區,代表西班牙兩大分離獨立勢力。呢兩個地區嘅語言,歷史同西班牙嘅前身(Castile) 都唔一樣,佢哋喺上世紀西班牙法西斯統治下,係重點被打壓對象。巴塞就好似加泰隆尼亞國家隊,每次對代表西班牙建制嘅皇馬,就好似一場戰爭。喺巴塞隆拿市嘅遊客區,亦周圍貼滿提醒遊客 ‘Catalonia is not Spain’ 嘅標語。上世紀嘅巴斯克游擊隊亦主張武裝抗爭,直至西班牙實行民主政制,並要符合加入歐盟對少數文化嘅保育同尊重,游擊隊先係近年先放低武裝,走入議會繼續爭取更大嘅自治或者好似蘇格蘭形式嘅獨立公投。

攝:Alex Leung

張文光回應燒《基本法》的爭議時,竟說港人也有份制訂基本法,但對於港人當時只是充當花瓶角色、無權自主的歷史真實,卻沒有多談。

這到底是歷史癡呆,抑或患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這令我想起六四後一篇題為〈不懲元兇——港人不參與基本法制訂〉的報紙文章,作者反駁那些要求港人於屠城後,迅即參與基本法最後諮詢的各式歪理(那時港人普遍哀莫大於心死,認為基本法再好也難敵坦克),作者反問:「在有香港人參與的情况下,會給中國當權者一個藉口,強說制訂出來的基本法已符合港人意願,而實際上卻不符合香港人要求民主的意識。」

事實是,除了起草架構不民主, 1997年後基本法規定的首10年民主進程,根本落後於港人意願。諷刺是,現在不止中共強指基本法乃港人初衷,就連張文光也認賊作父,將一個別人牢牢操控的過程,誤認作民眾自主的體現。

正如林則徐於虎門所作的,香港史上每次焚燒基本法的政治行動,其實都是呼籲我們丟棄基本法這一精神鴉片。

1988年,基本法第一次公眾諮詢,民主派交了6萬多份意見書,要求1997年普選行政長官,但不得要領,因而於年底引發了歷史首次焚燒行動。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358
  •  2359
  •  2360
  •  2361
  • 2362
  •  2363
  •  2364
  •  2365
  •  2366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