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最近觸一名基層的小男孩、為就讀小學三年級的他作功課輔導。這個小男孩雖然已經小學三年級了,但是他連26個英文字母也背不到、懂的中文字也寥寥可數,屬於典型的學習遲緩個案。
父母都不太懂字,學業上幫不了兒子,將兒子的未來寄望於學校。然而,學校對兒子的支援也不見得有什麼幫助。由學校轉介的語言治療每兩個多月才有一次訓練…而在功課方面,這名男孩要做的題目比其他同學都要少,當老師安排課業時,這名男孩都不需做一些較為深的題目。每當筆者為他作功課輔導時,心裡都有些無助感,原因是他的態度。每一次問他題目時他都會立刻以二字回答:「唔識」或是胡亂回答,翻看他以前的作業,每次都是「滿江紅」。我明白這並不是他所想的,也不單純是他或他父母的錯,而是一個不公的社會所衍生出來的一個問題。因此,希望每一位都能籍本文去反思一下香港的教育體制。
教育真的是教育?
對政府來說,教育從來只用作人力資源分配、只是一種篩選「精英」工具和複製社會結構的工具。從幼稚園開始已經將小孩作分流,家境富有的就能入讀每月學費數萬的國際幼稚園,課餘時間就去學不同的樂器,從少就被訓練成一名所謂的精英。可悲的是,報讀這麼多的興趣班並不是孩子的意願,而只是家長一廂情願。從很多的訪問中可見,很多受訪家長都說報讀興趣班是為了子女日後能入讀一些名校,只有少數是子女真的有興趣所以讓他們去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