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香港青年峇里反世貿

社民連的馬雲祺(馬仔)在台上發言。

(獨媒特派記者李雨夢現場報導)2005年反世貿一役,不少八十後九後未能參與。八年後的今天,印尼峇里舉行世貿會議,香港有學生和社運人專程飛來,與各地組織齊齊反世貿。

現時在澳洲留學的唐頌欣(Sonia),05年年紀只有十二歲。她受反國教運動啟蒙,愈來愈投身社會運動。長於中產家庭,環境不會教她何謂經濟上的不平等。直到反國教一役,她開始了解社會民主主義,知道更多社會上不平等的事源自經濟結構的不平衡。「我在澳洲讀法律的課程時候,會說到WTO有多好,但這並不是事實的全部。」

女生反國教後「向左轉」

自稱向左轉的Sonia,認為自己的國際學生身份,亦是一個切入點︰「我是在國際學校讀書,因為了解到世界的複雜,眼光因此更加寬闊。每個地方都有著不一樣的處境,就好像今次的反世貿行動,看似不是很波瀾壯闊,但會明白那是由於印尼的狀況:這個國家普遍貧窮,很難像我們般能輕易從另一個地方到來峇里。」

槍戰片rebranding —《掃毒》

曾經有對自小認識、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因為各種仇怨最後在貨櫃場飛車互撞並子彈橫飛,這是吳宇森《喋血街頭》(1990) 的經典結局,有傳這個結局是當時《喋血街頭》試映後反應不佳,刻意補怕來增加一些動作和對戰元素。對比吳宇森其他的電影結果,《喋血街頭》無疑是處理得比較兀突,是一個瑕疵甚明顯的結局。

事隔23年,陳木勝的最新作品《掃毒》,重新演譯了《喋血街頭》貨櫃場飛車一幕,將這幕飛車移前成為戲中的各主角之轉折點。《掃毒》重新包裝吳宇森電影世界的華麗和荒謬,以新角度演繹重置於當今環境可能已過時的情節。《掃毒》回顧舊日經典,但有叫人想不到的感覺。

向吳宇森致敬

由《廿二世紀殺人網絡》穿「Mark哥褸」、帶黑超、持兩枝機關槍的Neo,到電視劇《他來自江湖》中、的士佬何金水咬住牙簽發誓以後不會再讓八婆們用手指指住個頭,多年來,世界各地的創作者用過不同的方式向吳宇森的電影世界致敬。近年,吳宇森式一個對幾十個的槍戰,好像較以前沒那麼流行,可能觀眾對那個荒誕的暴力世界有點看膩了,而陳木勝的《掃毒》,確實為吳宇森的英雄元素帶來新景象。

足球,撫慰叙利亞難民的良藥

願得廣廈千萬間,庇得天下寒士俱歡顏;其實足球也可以。

談起足球,你會想起甚麼?世界盃抽籤、英超與歐聯、很多球星、很多金錢、一項已被資本主義侵略的運動……在香港,本地足球不受重視,很多人低估了足球的作用,只把它當成賭博的工具,或者小朋友面試名校時CV上的一欄。

在世界另一邊,足球還是我們熟悉的足球,但它正發揮我們想像不到的作用,拯救難民。在第2大的薩特利難民營中,足球擔當住心理醫生的角色,去撫平小朋友受傷的心,幫助他們克服戰爭的恐懼,還他們一個開心的童年。


這個就是薩特利難民營。

巴森是一位叙利亞足球員,司職前鋒,原本在叙利亞南部德拉德一支叫伊沙拉的業餘球隊效力。經歷過戰火洗禮,稍微佝僂的身軀及眼部的皺紋令31歲的巴森看起來更加蒼老。在4月初,反政府軍攻佔位於德拉德的空軍基地,其後政府軍反攻,令到這個地區戰火連天,人民生命宛如覆卵。

實驗的起點—黃衍仁專訪

(作者按︰本文成文於2012年2月,原載於由《繼續運動︰八十後自我研究青年2012》一書。為慶賀黃衍仁首張專輯《逆風吐痰》面世,特意轉載。附錄沒有記錄此後的發展,在此不作改動。《逆風吐痰》只印製少量,在部份獨立文藝空間有售。)

「呢兩年大家經歷了一個好巨大的衝擊,某程度上我們是失敗的。之後朧罩著一場迷霧,我們要如何走下去﹖經歷那麼多人,那麼多有趣的形式,那麼深的觸動……到底還可以做些甚麼﹖」

兩年前,在反高鐵苦行隊伍的前頭,有一張清秀的面孔,專注而沉著。兩年後,黃衍仁的眼神一貫地專注,只是更靈動了,笑容也多了。茶餐廳的風扇吹著他身後的黑色吉他袋。我嗒著奶茶,聽眼前的衍仁把反高鐵後的心路歷程娓娓道來。

我所知道的黃衍仁,正投入於戲劇界的新文本運動當中,當下正為《西夏旅館》擔任演員及音樂創作。與此同時,他也是佔領中環的核心成員之一。佔領中環不單是對現行制度的拒絕,更是去追求由下而上的,參與者之間的橫向連結。當中既有嘻笑、柴娃娃煮飯、打翻啤酒等趣事,也有深夜因著理念,弄得面紅耳赤的激辯。

二十五歲,為二十五年後作的紀錄

二十五年,的確是人生、一個機構、又或一件事件紀念的里程碑;銀禧、金禧、鑽禧、百周年的標誌,之所以為人所重視,就是二十五年作為倍數,一代又一代地層遞上去。或許今天筆者剛滿二十五歲,是個紀錄的機會。

英國歷史學家霍布斯邦寫過:『對我們所有人而言,在歷史和記憶之間都有一塊不很明確的過渡區…對個人來說,這塊過渡區係由家庭傳統,一直到嬰兒時代結束,由最老的家解說最早的一幀照片,到(自己的)公共和私人命運互相決定為止。』

碰巧,由長輩對我講述三年零八個月,再到自己懂事並對公共生活產生印象之前的過渡期,剛好有大約五十年分屬兩代香港人的時段。而且,還應強調這是第一次屬於『香港人』的時段。第一段,是祖執輩逃避日軍或內戰戰火南來、石硤尾大火流離失所的年代,他們也就在此定居了;第二段,是父母執輩成長的故事,是香港經濟起飛、本土文化興起的年代,不只在地域上,連生活方式也自成香港人一格。

在『不變』和『轉變』之間

接下來八十年代香港社會在預備一次轉變。八四年簽訂聯合聲明,前途在不明朗的氣氛下確定,香港在一兩代中積累經驗和生活方式成為『五十年不變』的對象,但『不變』口號回應着的卻是『轉變』的伏筆。

2013人權日宣言

「我們,南非人民,向全國及舉世聲明:南非屬於所有住民,包括黑人和白人。任何政府若非得人民授權,絕不能僭稱合法。」
──曼德拉《自由憲章》,1955年

國際人權日將臨之際,南非傳來噩耗。長期繫獄,終生奮鬥,與國人一起埋葬種族統治的曼德拉逝世了!

1990年他因國際聲援鼎沸而重獲自由時,已是年逾古稀的老戰士。為了南非黑人的政治平等,他飽受政治冤獄折磨逾27年,但依然不屈不撓,奮鬥如故。最終曼德拉逼使白人政權廢除專制的種族隔離制度,並在南非首次普選高票當選總統。任期完結後不再戀棧,功成身退,奠下民主、自由的基石,成為以身行道的人權鬥士典範!

不過,在敬悼這位先驅之時,我們卻不能不回望祖國,為千百提倡政治平權的政治犯而扼腕!犖犖大者,莫如2010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先生,以及其受株連的妻子劉霞。

2008年12月上旬,劉曉波因發動《零八憲章》聯署活動,觸怒中共政權,而於2009年被誣「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刑11年,彰顯文字獄之荒唐,一黨專政之可怖!在他獲獎之後,其夫人劉霞竟又因夫婿獲殊榮賈禍,隨即被軟禁於住所,至今已近3年!

白腊村長認報大丁屋需求   擬與發展商合作涉違規

白腊村長劉伯安早前接受「東張西望」訪問,提出打算和發展商合作發展村內丁屋。地政處指有關做法違反丁屋申請政策。

有關郊野公園「不包括土地」的爭議一浪接一浪。城市規劃委員會快將審議白腊、海下和鎖羅盤分區計劃大綱圖,保育團體認為政府錯誤地接受原居民過量的丁屋需求,在大綱圖劃出大幅土地作「鄉村式發展」(即丁屋區)。白腊村原居民村長在接受訪問時承認報大了丁屋需求,估計最終的申請只會有一半左右。另外,村長在接受節目「東張西望」訪問時更事先張揚會和發展商合作發展,西貢地政處表示,在申請丁屋前先與發展商達成協議屬違規行為。

根據城規會文件,白腊村村代表向當局表示,未來十年估計有七十二間新建丁屋的需求,要求規劃署劃出相匹配的「丁屋區」。規劃署結果完全滿足白腊原居民的要求,在大綱圖中劃出25.5萬平方尺的「丁屋區」,當中可建新屋的部份有19.3萬平方尺。

白腊

Bitcoin 之二:Bitcoin是成功的交易媒介(medium of exchange)嗎?

可先閱第一篇《Bitcoin 之一:Bitcoin的擬似虛擬貨幣功能》,原文分四篇,現將最後三篇一次上載,圖為編輯所加,來源自antanacoins

編輯室週記:一份不言而喻的劇本

政府本週終於啟動政改諮詢,由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負責,林鄭到立法會解畫時,被問到「愛國愛港」是否行政長官候選人的一項條件,以「不言而喻」回應。其實林鄭說得不錯,整個政改諮詢以至整個特區政局,套用白宮發言人馮煒光的金句——三個字:「不言而喻」作總結。

為期五個月的政改諮詢,口說是聽大家意見、一齊參與,其實大家心知肚明,一切「不言而喻」。阿爺根本從無打算給予香港真普選,「普選」方案一早已經準備妥當——小圈子組成的提名委員會以「機構提名」,會進行初選篩走「與中央對抗」的候選人,然後一人一票選出。一旦有意外發生,中央會執行「任命權」的守尾門權力,否決任命任何不應當選的當選人。

至於立法會選舉,其實阿爺的盤算也相當清楚,便是「行政主導」,將大部份權力集中於安全系數最高的行政長官手上,任憑你立法會議員三頭六臂,在沒投案權、功能組別永存及分組點票制度下,永遠只能吵吵鬧鬧。

草根婦女最易成世貿犧牲品

婦女權益行動者Liza Maza帶領示威者「反整為零」,突擊進入世貿場外抗議。

(獨媒特派記者李雨夢現場報導)「婦女議題和WTO的關係很緊密,在新殖民主義及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政策底下,婦女所受到的傷害是顯然易見的,特別是來自草根階層的她們。」現任國際婦女聯盟(International Women Alliance,IWA) 主席兼前菲律賓國會議員Liza Maza擲地有聲道。

Liza過去十多年間參與過三次反世貿示威,西雅圖是她的起點。「在2005年香港那次的世貿時,我是代表GABRIELA(菲律賓的左翼婦女團體) 到來參與,那時候我們舉辦了一個婦女法庭。今次再來到峇里,仍然希望以行動來向WTO作出抗議。」

「我首先是行動者」

她在大學時代已投身於社會運動,那年是1977。1998年菲律賓實行政黨名單法,讓邊緣社群有了參政的機會,於是Liza在2001年踏上國會的舞台,共當了九年(三屆)國會議員。她的宗旨是︰「我首先是行動者,其次才是議員。」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793
  •  2794
  •  2795
  •  2796
  • 2797
  •  2798
  •  2799
  •  2800
  •  2801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