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我掟蛋 因我慎思篤行

圖為編輯所加,原圖為NOW新聞截圖。

事隔多日,作為當日的行動者,亦作為梁振英英皇書院的校友,我認為現在是適當時候向大眾作一個正式交代。

我不後悔因為我做了對的事情

這幾天,收到很多很久沒有聯絡的舊同學、長輩等來電和短訊問候,幾乎所有的問候都是圍繞我個人,並沒有絲毫怪責我掟雞蛋的行為:「值得嗎?」「你放棄自己的前途嗎?」「能從這麼好的大學畢業就唔好搞事啦!」「大家英皇仔做咩咁激呀!」

對於大家的關心,我會銘記於心。但無論時光倒流多少次,我依然會投出那兩顆雞蛋,因為我相信我當日的行為是正確的,梁振英才是錯的一方!對於梁振英師兄譴責我的行為「暴力」,我不敢苟同,因為師兄你掌握和維護這體制暴力才是徹頭徹尾的暴力,才應該得到譴責。你知道你捍衞的制度有多暴力嗎?你還記得我們的校訓「慎思篤行」嗎?你知道每年有五千名長者在輪候安老院床位時去世嗎?你知道有很多年輕人不能接受大學教育嗎?你知道退休保障對市民有多重要嗎?你知道香港人不想來屆特首選舉有任何不公平篩選嗎?

作為七百萬市民的首長,卻對以上種種問題視而不見,這才是真正暴力的表現。在你高喊和平理性和譴責我的同時,其實和平一直都沒有存在過,因為你才是這暴力的擁護者,而且從無間斷!

掟蛋是向不義體制表達不滿的文化

限定十二倍!瑞士公投,限制收入不均!

「1:12 工資限距運動」的標誌

你覺很你公司高層的工作,和你的工作相比,辛苦、困難多少倍?五倍?十倍?你和你公司的高層,人工相差多少倍?如果你的公司屬於大企業,你們的收入差距隨時有數十倍,一些跨國集團甚至相差超過 100 倍,大概和工作的困難度不成正比吧?

如果有提出,要限制公司的收入差距呢?你可能會以為「太激進」,或者「這不是共產嗎」之類,但事實上,有人提出這個提案的地方,剛好是一個公認歐洲最「經濟自由」的資本主義國家——瑞士

今年 11 月 24 日,瑞士進行了一次全國性公投,決定是否修改憲法,限制每一家公司的最高、最低薪酬差距最高為 12 倍。

發起公投社會民主黨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和綠黨 (the Greens) 認為,瑞士大公司行政總裁 (CEO) 的人工已經上升到失去控制,需要制衡。他們的數據指,瑞士公司內部的高低人工比例,已經由 1984 年的平均 1:6 ,升至今時今日的平均 1:43。這還只是平均數而已,實際上在某些大公司,特別是銀行,這個比例更加誇張,有時甚至超過 100 倍。

大浪西灣後的反思

咸田灣獨木橋

當日完成了大浪西灣活動後,與自然生態論壇好友們一起行到咸田灣、赤徑再坐船到高流灣一帶考察,為的是了解這些不包括土地的生態狀況。途經大浪村時,通往天主教堂的閘門半開,我們也像遊客般到處邊看邊拍,老實說我昔日經過這些村落時,絕對沒有興趣知道村落過去與歷史。但最近因著不包括土地問題,走訪了早已荒廢的村落如鎖羅盆,又到過景色優美的谷埔村,更有幸能與村民暢談,才發現要保育這些村落前,先要了解他們過去的歷史故事。

大浪灣建村的疑惑

對香港歷史略有認識的可能知道香港五大氏族,在數百年前已在香港西北一帶,因土地肥沃,務農建村,如錦田、八鄉、林村、上水等地方,而新界東北海岸村落,則主要是由「復界」後,由北方南逃到香港的客家移民所建立的,雖然這些村落對外交通極為不便,但每條村總有一個小碼頭,供水路之用。西貢19世紀中葉,居民主要集中於蠔涌、北港和沙角尾河谷地帶,海浪不興,亦為沖積平原,可耕種亦可捕漁。

大浪灣位置既偏遠,風浪太大,即使有碼頭亦難以使用,所以,我覺得在這些地方建村的前人,定必是揀無可揀,被迫在這些地方建屋居住。從《情牽大浪灣》一書中的古韻濃情,我才發現我的想法是錯的。

誰在害怕路姆西?

圖一

狼公仔「路姆西」在香港一掟爆紅,掀起了搶購熱潮,短時間內一掃而空,在全港的知名度爆燈,相信也不用再三介紹它了。「路姆西」現象在出現了短短幾天,不斷有新的進展,事件發展到連國際媒體也有報導,IKEA也在昨日正式將「路姆西」正式改名為「路福西」。在商業考慮的背後,究竟有沒有耐人尋味的政治因素呢?

偶然產生的風波

2013年11月,IKEA推出了這隻由設計師Silke Leffler設計的「Lufsig」豺狼玩具毛公仔,是「毛公仔助學行動」的其中一隻公仔。這隻公仔設計得很精美和搞鬼,可能是全球首隻可以吃掉「伯母」的狼公仔,單純是這個設計其實已經有潛力吸引到不少人去購買。

不論是香港、台灣或日本的IKEA網站,其實也沒有替毛公仔使用譯名的做法,相信中國內地IKEA是為了在內地營銷得更成功,希望利用中文譯名達到品牌本土化,吸引最大的消費群,才會使用中文譯名。

香港IKEA的網頁從來也沒有顯示過Lufsig的任何中文譯名,只是有香港網民在12月初,於中國大陸IKEA的網站發現了原來其內地譯名竟然是廣東話粗口「老母X」的諧音,因而引起了一連串的「路姆西」現象。雖然香港出售的Lufsig並沒有使用內地的譯名,但生產說明標籤卻印有「路姆西」這個名字,筆者相信內地IKEA是沒有心的。

雞蛋和心理上的墻

圖為編輯所加

早幾天才說了,「當別人和我們一樣痛恨我們所不喜歡的東西時,我們就會很高興地贊同他們的意見,並且以錯為對」,看來這真是千古不易的道理。人民力量劉嘉鴻表示,「擲雞蛋行為並非暴力,因雞蛋的殺傷力不大 ,但可以表達人民對政權的不滿,對領導者作出侮辱……有意圖傷害別人,才算是暴力行為,例如是投擲石頭……」就是以錯為對。

首先,暴力行爲並不是有意圖才會成立,假如一樣行爲沒有特定意圖但有特定對象,而行爲導致他人受傷害,這就已經算是暴力了。重要的是,行爲是否帶有攻擊性,如果進行行爲的人沒有預料到他的行爲會製造任何傷害—沒有使用暴力的意圖—他可能只是想不到而已,所以衡量的標準是結果而不是意圖。假如蛋殼碎片刺傷眼球,或者蛋漿走進呼吸道,這都可以引起一定的傷害。至於擲石頭,假如是對方是坦克車,我相信沒有人會說這是暴力行爲。「暴力」或應否「受譴責」,要看具體情況和力量的比例。

專訪嘉道理專家高保然:野豬不會主動襲擊人,應以安置取代槍殺

圖:嘉道理農場動物保育部高級保育主任高保然(Paul Crow)

(獨媒特約報導)近日,「野豬」這種野生動物,罕有地被熱烈討論及關注,除了「香港野豬關注組」成立之外,Tommy仔事件也多次佔據主流媒體重要版面。事實上,這些年來,野豬在一般市民心中早已留下「常在市區出沒」、「會襲擊人」的印象,漁護署甚至有兩隊專責的野豬狩獵隊射殺野豬,為市民「除害」。然而,野豬真的如此危險?人類不能與牠們和睦共處嗎?獨媒訪問了嘉道理農場動物保育部高級保育主任高保然(Paul Crow),他指出,「野豬不會主動襲擊人,跟人一起住的狗也會咬主人」,並認為要真正解決野豬問題,應從教育開始。當記者問到近日隆亨邨的野豬問題時,他更認為,如果野豬真的太接近民居,在沒有其他方法的情況下,應以「重新安置(relocation)取代槍殺」去處理野豬問題;而遇上野豬,只需要保持冷靜,給予牠們空間,便不會有危險。以下是訪問摘要:

建造業瞞報工傷手法層出不窮

建造業瞞報工傷情況嚴重,由於安全記錄會影響工程投標和勞工保險的投保,不惜以各種手法瞞報工傷,例如不承認工傷、私下和解、誣衊工友為自僱人士、收取高昂行政費等等。本會收集了一些個案,唯此些個案不過冰山一角,僱主瞞報工傷可以使工友延誤治療及影響賠償。

曾有工友多次要求僱主呈報工傷和發放4/5工傷病假錢不果,而需要到地盤拉橫額才能迫使僱主出糧。工人為僱主付出血汗,不幸受傷卻得不到應有的賠償,工友更因工傷面對額外經濟和精神壓力,實在讓人憤慨!

以下是僱主瞞報工傷的手法:

一、糧照出、卡照打
僱主不向勞工處呈報工傷,卻提供看似比法定平常較好的條件,例如,工友於工傷期間只能獲得4/5人工,僱主便支付全薪;根據法例,工友可獲得每日最多200元的醫療費,僱主卻支付不設上限的醫療費,不過,僱主要求工友每日回公司“打卡”和接受公司醫生的治療。表面上,工友看似不但沒有任何損失,而且條件比法例更好。不過事實上,“打卡”和“看公司醫生”足以影響工友的權益。

當日後僱主停止繼續支付工傷病假錢和醫療費時,但工友傷勢還未穩定,工友欲把工傷個案重新呈報勞工處或透過法律途徑取得賠償時,工友之“打卡”記錄(上班記錄)以成為不利證據。另外,曾有工友投訴公司醫的醫療報告不夠客觀,有偏頗之嫌,如真有其事,工友的判傷結果將有偏差。

賣兒莫摸頭

NPV收過無數的被遺棄動物。每一隻我都很想知道他們背後的身世,淒涼的故事。但我當然無從得知。而薯蓉,是第一次例外。

一星期前,貓咪薯蓉被丟棄在NPV 門前。今日,我收到了薯蓉主人的一封信。

從來沒有想過將動物主動丟棄的主人會給我寫信, 關於他狠心丟下的兒子的一封信。 我,是完全不知所措的。

從信裡,我知道薯蓉原來叫阿mon,只不過五歲。

五年來,貓一直有金錢癬。也有其他先天的疾病如鼻氣管炎,白血球減少症。而阿mon,只接受過一次防疫注射。

信中有提及過主人的歉疚,及希望我們可以讓貓兒重獲新生。

我把信反覆讀了很多遍,也找不到一個適當的反應。

首先,我對主人是痛恨的。因為無論如何,貓咪已經受了五年的折磨。而且,最後都被放棄了。

但再想,主人卻並不是一早放棄,也和他共患難了五年的光景。這段時間,主人也不好受。

而事實,在這短短的一封信裡,我是感受到主人對貓的愛意與歉疚。所謂「賣兒莫摸頭,摸頭眼淚流」,如今主人還心繫著貓兒的健康,一個星期後竟忍不住為兒子道歉,也可以想像在他丟棄兒子的時候,說不定是摸著頭流著淚的。

九龍城書節:文字掀起的變革

原文刊於此

文:黃頌朗

從書本說到文字,雜誌到網絡媒體,十二月七至八日的九龍城書節均對香港的文字工作帶來不少啟示。筆者出席了開幕座談,由陳智德、張鐵志、俞若玫和梁國雄主講的「文字.革命.生活」講座,和第二天張鐵志與劉細良對談的講座「媒體與轉變中的香港:《主場新聞》vs《號外》」。兩個講座也不約而同地講及文字掀起的變革,本文將以筆者思路拼湊而無分兩個講座的先後。文字的力量已變得越來越大,更非專業人士的專利,順應著時勢也許能掀引浪潮,對社會和文化帶來更大的衝擊。

樂評:Noughts and exes —《Noughts and exes》(2013)

NOUGHTS AND EXES –陽光明媚
廠牌:INDIE
類型:FOLK ROCK
格式:CD
發行日期:2013年9月14號
評分:8/10

本地獨立folk rock樂隊Noughts and exes是一隊形象鮮明的樂隊,過目不忘的旋律,優美的旋律,豐富的編曲,而今年他們在時代廣場進行了快閃行動,是次快閃不單令一首《Hearts》為廣大市民熟悉,更讓隔著螢幕的觀眾也能感到現場的熱情,讓不在場的也想親身參與,而樂隊在不久前正式推出第三張十碟《Noughts and exes》。

主打歌《Hearts》,鮮明的節奏,folk-rock的風格,是全碟最活力的歌曲,隨心而行,才能忠於自己,跟下來的從陽光明媚的《Hearts》轉為涼秋的《Seasons》,拍子稍為加快,Joshua唱著「I never look back down」好像提醒我們不能阻止時間的流逝,向前看,點綴的響鈴聲和提琴把帶點悲感的意境襯托起來,《In The Eyes》的木結他riff把《Seasons》的秋意延續,主題則換成秋天的愛情故事,歌詞也寫得生動有電影感,如「Here You’re masquerading / But a look betrays the lies」,女聲Alix Farquhar令幻想更立體。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789
  •  2790
  •  2791
  •  2792
  • 2793
  •  2794
  •  2795
  •  2796
  •  2797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