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7-11便利店展示香煙方式惹官非  律政司稱構成煙草廣告  高院駁回

(獨媒報導)便利店收銀處旁邊和後方,不時設有擺放煙草產品的展示箱和貨架,它們屬不屬於「廣告」?衞生署控煙辦於2020年向港鐵車公廟站一間7-11便利店採取行動,指控店舖將煙草產品排列不同圖案或設計,展示箱著燈和有不同背景顏色,認為做法已構成「煙草廣告」。不過原審裁判官認為展示方式未能被證明展示方式與一般銷售有異,裁定4項傳票罪名不成立。律政司提出覆核,不過裁判官維持原判;律政司其後再上訴至高等法院,法庭昨日頒下判詞,續判律政司敗訴。

法官舉出多個關注點,例如指法例並非完全禁止在銷售點展示香煙,控煙辦沒有任何指引,或禁止在銷售點展示香煙的方式或範圍,形容或許存在灰色地帶,必須就個別實際案情考慮。若以顏色、口味、煙包上字眼,並不必然會促使或誘使他人購買。

林卓廷披露游乃強受查案  律政司終極上訴成功  終院恢復定罪

(獨媒報導)民主黨前立法會議員林卓廷被指於2019年的記者會上,披露負責調查7.21事件的警司游乃強正被廉署調查,於裁判法院被判罪成囚4個月。高院暫委法官游德康早前推翻定罪,但律政司不服判決,申上訴至終院。經早前上訴聆訊,終院今(1日)頒下書面判決,以3比2大比數裁定律政司上訴得直,並且恢復林的定罪。

5名法官分別為: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常任法官李義、霍兆剛、林文瀚,以及海外非常任法官歐頌律。

9783E80E-3ECA-4CCE-8790-82CF8517934E
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資料圖片)

上訴人為律政司,由副刑事檢控專員黎嘉誼代表。答辯人為林卓廷,由大律師沈士文代表。

啟德隔離設施改建青年驛站 中旅旗下公司中標

【獨媒報導】去年《施政報告》中提出,將閒置多時的啟德社區隔離設施,改為「青年驛站」旅舍及青年文化藝術與體育交流空間。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今日宣布,中旅集團為主要股東的博盛文旅將為營運團體,最遲今年十月開始投入營運。

民青局是於去年底進行招標,租期五年。啟德社區隔離設施是於2022年8月啟用,設有逾2,700個單位,惟當時疫情「清零」的政策已難以繼續,設施及後閒置至今。去年年初立法會財委會審議預算案,當局回覆指啟德設施每月需約40萬管理,多個政黨倡「善用」設施。

殯儀館下的「活著viva」癌末病人借歌道別:「約定再見」

【獨媒報導】在靈前花牌與棺木之間,響起悠悠歌聲,歌聲卻非傳統喪禮演奏的南音或詩歌,反是《最後派對》、《活著Viva》。由歌手旨呈舉辦的一連五場《走先喇!音樂再告別式殯儀生死音樂會》昨日開鑼,在「殯儀館」下唱出多首不一樣的「告別曲」,並由真實個案分享生死觀。有子宮頸癌復發者點唱《Ciao》向親友道別:「說了再見,約定再見」。

這一場以生死為主題的音樂會,昨於中環藝穗會以「生前葬禮」形式揭幕。現場坐無虛席,超過100人到場,部分甚至需席地而坐。場地按殯儀館規格佈置,入口處掛有燈籠、花牌,於「主懷安息」牌匾旁,地上灑滿金銀衣紙,營造殯儀館氛圍,每名觀眾入場前更會獲得一封吉儀。舞台則按葬禮禮堂設計,以相框、花牌、靈前枱,並置聖經與中式香燭等,讓人仿如置身真實殯儀館之中。舞台中央敞開的棺木裡,放有紙飛機及心型氣球等道具,取代沉重。

香港流行文化節一連兩日 尖沙咀海旁辦戶外音樂嘉年華

【獨媒報導】「香港流行文化節2025」周五(4月4日)開幕,主題是「喜尚+喜」,重點活動之一《ImagineLand 2025》將於本周末(4月5日至6日)在尖沙咀海旁一帶舉行,節目包括「跨越界限音樂會」、「漫『Fun』體驗館」、「藝術部落」、「星空電影院」等,共逾35個本地及海外音樂單位演出,包括歌手王菀之、林一峰、雲浩影、林愷鈴及樂隊Pandora等。

劉震:香港喜劇電影是流行文化的重要標誌

今年是第三屆文化節,活動周五舉行開幕禮。署理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劉震致辭時表示,首兩屆文化節合共吸引逾110萬人次參與,今年文化節以「喜尚+喜」為主題,希望讓大眾在笑聲中感受香港流行文化的幽默感及魅力,而港式幽默在日常生活中產生共鳴,香港喜劇電影更成為了流行文化的重要標誌。

【元朗7.21】白衣人王志榮原審脫罪 官:重審時找到脫下口罩片段,肯定身份裁定罪成

【獨媒報導】2019年7.21元朗站白衣人襲擊事件,其中一名被告王志榮經審訊被裁定暴動及蓄意傷人罪脫。律政司針對無罪裁決上訴,上訴庭裁定律政司上訴得直,下令發還原審法官葉佐文重新考慮裁決。案件今(3日)於區院裁決。本案爭議主要圍繞影片中的涉案男子是否被告本人,葉官表示,原審時在影片中比較臉形有困難,但現在重審時,發現片中男子曾經脫下口罩,故此有更加充實的基礎去作出比較。葉官亦稱原審時未有考慮數項環境證據的「累積效應」,「宜家重審時需作出糾正」,裁定被告就是影片所拍攝到的涉案男子,最終裁定被告暴動和蓄意傷人罪成。案件押後至4月8日判刑,被告須還柙候判。

被告王志榮(現60歲,運輸工人)早前與鄧懷琛、吳偉南等人一同受審,王獲裁定暴動及蓄意傷人罪不成立。律政司不服裁決,以案件呈述方式申請上訴。去年8月,上訴庭裁定律政司上訴得直,下令發還原審法官重新考慮裁決。

原審時爭議身份辨認 官認為被告非影片中人 裁脫罪

南丫島前石礦場、南大嶼、尖鼻咀及白泥邀意向書 採「片區」模式

【獨媒報導】發展局昨日宣布,邀請市場在三個月內分別就前南丫島石礦場用地、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長沙、貝澳、水口及石壁),以及尖鼻咀及白泥的生態旅遊發展項目提交意向書。局方稱,今次是政府首次推動打造新的旅遊及康樂「片區」。

螢幕截圖 2025-04-03 上午9.51.28

前南丫島石礦場建高端度假村、遊艇泊位及低密度名貴宅第

不滿「47人」案判決塗鴉發洩 53歲送貨員認「新煽動罪」及刑毀 囚10個月

【獨媒報導】53歲男送貨員在去年5月至12月期間,在銅鑼灣、灣仔及中環多處塗鴉,其中一次寫上「共匪冧檔」和「台灣獨立」,被指具煽動性,他被控一項「新煽動罪」及8項刑事損壞罪,周二(4月1日)於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被告承認「新煽動罪」及其中4項刑事損壞罪。案情透露被告在警誡錄影會面中,稱寫下字句是為了表達對「47人」及「721」案裁決的不滿,認為判刑太重,又稱不想台灣好像香港般沒有民主自由。國安法指定法官、總裁判官蘇惠德指涉案字句咒罵中央政權、以具侮辱性方式稱呼祖國及貶低國歌,又指「台獨」字句主張國家分裂,最終就5罪合共判處監禁10個月。本案為23條立法之後,第4宗定罪及判刑的案件。

被告為李樹銘(53歲,報稱送貨員),被控一項「出於煽動意圖作出一項或多項具煽動意圖的作為」罪及8項刑事損壞罪。他承認煽動罪及其中4項刑事損壞罪,餘下4項刑事損壞罪則獲不提證據起訴,即撤回。

案情指,警方在2024年5月至12月期間,先後接獲9宗報案指灣仔及銅鑼灣一帶的升降機門被寫上一些「令人反感及具煽動性字眼」。包括灣仔會展站附近行人天橋的升降機門先後被寫上「習維尼係終國殺人王」、「支那土共死全家」、「共匪狗手淫曲係垃圾匪歌」;港灣道與杜老誌道交界行人天橋升降機門被寫上「支那共匪禍害港人一定要死全家」等。

黃大仙竹園聯合村收地 村民批猶如土匪

【獨媒報導】政府於2019年《施政報告》提出將位於黃大仙廟旁邊的寮屋區竹園聯合村,收回再重建成公營房屋。今早,大批地政總署職員、保安及工程人員入村圍封,於主要入口設置圍欄擋著入村的居民。過程中,部分村民情緒激動,有村民批當局「好似土匪咁嚟搶村」。

竹園聯合村的遷出死線為去年10月中,該日期後,地政總署隨時可派員收地,行動於今早進行,將整條村連同村外旁部分沙田坳道圍封,記者在現場可見至少30名工作人員。

無標題

【理大圍城】鄭錦滿不服暴動定罪上訴:打算爬渠進入理大「營救」 冀改判妨礙司法公正罪成

【獨媒報導】2019年11月,警方圍封理大校園期間,8人被指協助及駕車接載理大內爬渠離開人士,被控妨礙司法公正罪。其中前「熱血公民」成員鄭錦滿被指從渠口爬出,在審訊中途遭加控暴動罪。鄭與另外4人經審訊被裁定罪成判囚,他們均不服定罪提出上訴,今(2日)向高院上訴庭申請上訴許可。代表鄭錦滿的大律師指,當時有說法指「營救理大」,有可能鄭打算從外面爬渠進入理大,但中途失敗,於是折返離開,並從渠口爬出來;然而原審法官錯誤地裁定鄭從理大逃離,因此希望上訴庭推翻暴動定罪,改判妨礙司法公正罪成。上訴庭法官彭偉昌表示會於6個月內頒下判決。

上訴人為:裝修工人何志豪(28歲)、前「熱血公民」成員鄭錦滿(32歲)、時任民政事務總署行政主任陳啟賢(33歲)、舞台燈光工人馮思睿(30歲)及廣告導演林泳汶(31歲)。2023年1月,區院暫委法官鄭念慈裁定鄭錦滿企圖妨礙司法公正罪脫,但暴動罪成,判囚3年8個月。另外4人則企圖妨礙司法公正罪成,被判囚12至13個月不等。

案件由上訴庭法官彭偉昌、彭寶琴和潘敏琦審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