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除夕夜玩得太晚,到了第二天,我倒像是中了元旦第一槍的人,差點沒醒過來。好不容易從床上坐起身,在我意志力仍然非常薄弱的時候,有一句話鑽到了我的腦子裡:「打響元旦第一槍。 你舉得起這種口號,不必什麼武力抗爭,第二日睡醒,就有好結果。」聲音鏗鏘有力,倒不太像是國師自己的的,仔細一想,原來是曾焯文的聲音,於是我又想躺下繼續睡,也許只要再睡一天,醒來就有好結果在等著呢。
一,遊行
國師的「抗爭理論」,加上曾焯文的聲音演繹,就像是一個赤身裸體的美女,令人無法抗拒,把它驅除出腦海,頗費了我一番功夫。我掙扎著起了床,吃了午飯,再乘車往銅鑼灣方向去。到銅鑼灣時已是三點多,遊行隊伍尚未出發,四方湧來的人仍然陸陸續續地向維多莉亞公園聚集,我沒打算進維園,準備「埋伏」在崇光一帶,等大隊伍經過時再插入。在隊伍到來之前,我在人群中穿梭來往,為的是尋找元旦那支槍,當然是沒有尋到,倒是發現了原來民主黨還是有很多人捐款支持的。
(獨媒特約報導)順天邨虐貓案被揭發後,社會對動物權益的關注愈來愈高。然而,除卻某些較受關注的案件外,近年來多宗虐待動物案均沒人被起訴。十多個關注動物權益團體於一月六日召開記者會,宣佈成立「爭取成立動物警察大聯盟」,促請警方成立「動物警察」,從嚴執行調查、拘捕及起訴程序。目前由愛協、漁護署和警方組成之「動物守護計劃」成效未如理想,每年平均800宗個案只有約5%最終獲得處理。出席記招支持的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涂謹申表示,動物案件只屬「雜項」案件,警員對於處理動物案件的排序不高,亦依賴於愛護動物協會的意見。警隊只有在一些廣受公眾關注的虐待動物案件中,才會用上重案組處理。涂謹申認為成立一支專責處理動物案件的警員隊伍,有助警方集中處理,累積經驗,增加跟進的效率。
《南方周末》新年獻詞事件繼續發酵,本來南方媒體集團副總編王更輝及南周總編黃燦於1月5日晚的擴大編輯會議上,與南周編採人員達成共識要調查事件,公開報告。但到1月6日的凌晨,黃燦違反共識,要求南周於官方微博發表聲明,指獻詞及導言由編輯部及專題組所寫。據「南方周末新聞職業倫理委員會」透露 (jpg),這是黨委宣傳部召在1月5日晚開會議後下達的命令,要微博管理人吳蔚執行。
南周編委認為聲明失實扭曲,繼續抵制命令。1月6日下午4點,王更輝及黃燦再召開臨時會議,編輯提出另一個解決方案,王黃答應就備案,向省委宣傳辦匯報會議內容。晚上19點51分,吳蔚受到黃燦壓力,要求交出微博賬號和密碼;到21點18分被迫交出,同時發出微博說明自己不再為該微博內容負責。21點20分,南周官方微博發出失實聲明。
最近兩天,新浪狂刪南周新年獻詞的微博,昨晚連吳蔚「不為該微博內容負責」的聲明及討論一併刪除,搜尋器上連「南方」兩詞都被列敏感詞,網上一遍罵聲。
圖:龍尾泥灘生態拯救小組
(獨媒特約報導)龍尾可有轉機?上月政府宣佈保留民間爭取保留的政府總部西座多時,已說明政府也清楚知道自己決策過程的疏漏,以及社會壓力的能量。興建龍尾人工沙灘的招標限期本為今月中,近日政府宣佈延長標書有效期四個月,表示要再研究反對的理據。「守護龍尾大聯盟」曾聲言將就政府的決定提出司法覆核,他們擔心延期只是政府的緩兵之計。
當然,如果從政府山的例子樂觀地去想,這也可能是政府讓步的前奏,視乎這四個月的民意如何。
地區人士要求興建龍尾的呼聲,一直是政府以至區議會興建沙灘的最大理由。然有大埔居民自上月起發起「一人一相,區議會不代表我的行動」,抗議「被代表」。至於作為一個耗費公帑,影響一處全港市民也可以自由使用的地方,全港市民的民意卻相當清楚,根據「大聯盟」十二月中旬的民意調查,超過七成市民要求暫停工程。
「一人一相@區議會唔代表我」
法律學者強烈批評律政司 人大釋法不尊重香港法治
(獨媒特約報導)近數個月來,外傭居港權的官司一事在社會上各有輿論,而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擬尋求人大釋法的舉動更惹起法律界人士強烈不滿。多位法律學者如陳文敏教授、吳靄儀女士及戴耀廷教授,在昨日一月六日的「一國控制對一國兩制」憲制研討會上批評人大釋法對香港司法自治的衝擊,其中港大法律學院院長陳文敏更譴責律政司的舉動是對香港法院極不尊重。
律政司輸打贏要 對法院極不尊重
(最新消息:有關當局施壓要透過南周官方微博發不實聲明,最後南周的員工吳蔚被迫於1月6日晚上9點18分交出新浪微博的密碼予新媒體業務總經理毛哲,兩分鐘後,該官方微博發出聲明,指南周的新年獻詞是編輯配合專題追夢而寫,導言由南周一負責人草擬,並指網上傳言失實。
南周經濟部共廿名編採人員,於即晚9點49分於新浪微博公告,回應官方微博的聲明,並聲言在事態未解決前,不會要進行正常採編工作。南周的編輯和記者,超過101人,於晚上10點27分發出共同聲明,指官方微博被強行收繳,其發出的聲明並非真相,他們會透過其他途徑向讀者交待事件。)
﹣﹣據不完全統計,2012年《南方周末》編輯部被改和撤的稿件共1034篇。
基層也可享受文化嗎?阿鋒,二十三歲,自小肢體傷殘,住在狹小的劏房裏。說起文化,他想起以前的學校活動,如壁畫、話劇,不過都很少接觸。他說: 「冇乜諗文化。」不過,他很愛看周星馳電影,覺得很搞笑,例如《食神》的爆漿瀨尿牛丸,吃時會水柱四射,濕透你整張臉;有個護士買回醫院,病人偶然吃了,竟然連厭食症也可治好,護士於是帶同一班厭食症病人到周星馳的大牌檔狂吃。
阿鋒成績不好,得三十幾分,但同學更差,也鬥差。「我二十幾分」、「我幾分咋喎」,大家都不認真念書,阿鋒的英文連幼稚園程度都不如。不過,筆者嘗試與阿鋒一起創作,從他的人生中取材,寫一個貧窮的故事。阿鋒對這次「文化活動」沒有什麼感覺,這是什麼文化,一時也說不上來。不過,看着故事裏自己的人生情節,勾起了他的快樂與難過;故事寫完,他覺得可以分享這個故事,讓別人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