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OK便利店收銀員無櫈坐 工會要求立法保障工人健康

勞工處代表接收請願信,但完成拍照後將請願信交還工會會長陳豔梅,陳只好再次把信遞到代表手上。

(獨媒特約報導)連鎖店收銀員長期站立,零售、商業及成衣業總工會早前發起「OK爭櫈仔運動」網上報料,超過8成收到的回覆指,OK便利店分店中並非每個收銀員有座椅,4成指收銀員沒有足夠空間坐下。工會將把調查結果轉交OK,要求改善問題。工會總幹事張麗霞提到,早前曾成功爭取惠康超級市場收銀員可獲分配工作椅,但最近發現部份店鋪現已「收返張櫈入倉」,強調單靠業內人士自律根本不可行,認為政府必須立法。

勞工處發出「零售業預防長時間站立致健康危害指引」已十多年,但零售、商業及成衣業總工會會長陳豔梅批評指引沒有約束力,質疑部份公司甚至未有看過。陳豔梅指,曾向勞工處處長陳嘉信反映零售業長期站立工作勞損問題,要求加強巡查及立法保障工人,但得來的回應是「見過大企業的代表,均表示十分同意提供工作椅,是否適合是另一樣事」。她又指今日多個工會要求直接遞信予陳嘉信,但陳「唔願意落嚟,又唔畀佢哋上去」,只派出代表接信。

錢志健:「2047香港監察」積極考慮出戰山頂補選

圖:「2047香港監察」在2015年區議會選舉,派出陳樹滿(左一)出戰「山頂」,前排右一為錢志健

(獨媒特約報導)自由黨的中西區區議員陳浩濂,加入政府出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其區議會選區「山頂」議席懸空,曾在2015年派人出戰該區的「2047香港監察」,召集人錢志健稱正積極考慮派員參選。他指今日形勢如2015年不同,山頂的專業人士也感受到「大陸化」、紅黑資本入侵,但認同民主派勝選難度高。

「2047香港監察」召集人錢志健接受獨媒訪問時表示,積極考慮派員出戰「山頂」選區,人選會是他或是該組其他成員,正與民主派協調。他指今日與2015年的形勢不同,西九龍高鐵總站實行一地兩檢、本地愈趨「大陸化」、紅黑資本入侵,「做生意都無得做」,而山頂的專業人士期望的香港是「有規有矩」。錢志健指他們屬沉默大多數,本身的利益亦受到損害,而自由黨始終屬建制派。

林鄭推特教統籌主任恆常化 團體質疑卸責「俾咗錢就算」

工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

(獨媒特約報導)立法會財委會上月通過36億教育撥款,當中約6億用作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SENCo)恆常化及提供培訓。根據教育局數字,2016/17學年於公營普通學校就讀的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SEN)共42,890人,但政府對他們的支援長期不足,新政策能否解決問題?

推動特殊教育立法的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對SENCo常規化表示歡迎,但認為仍有不足,津貼不夠聘請主任職級教師,未能發揮最大作用。香港特殊教育學會主席容家駒亦指,SENCo的培訓「三尖八角」,欠缺師資及政策的支援。

香港特殊教育學會前主席謝宗義批評,政府採取的態度是「俾咗錢就算數」,「表面上佢係盡咗責,實際上佢係逃避責任」,「我俾咗津貼你,你自己點做都得」,並沒有鼓勵學校積極及專業地推行融合教育。

【網媒採訪權】保安部門憂秩序問題 記協主席楊健興:政府完全有能力處理

圖:2016年立法會新界東補選,網媒同被阻止進入傳媒區

(獨媒特約報導)日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稱正研究開放網媒採訪權,記協主席楊健興今早出席電視台節目指,聽聞有政府部門擔憂秩序問題,網媒記者或「搞新聞而是搞社會運動」,但他認為政府完全有能力處理,亦指網媒等於質素低的說法是偏見。

林鄭月娥日前回應記者提問時,指會以積極正面態度處理,已要求新聞處處長詳細研究網媒採訪機制,稍後會與記協及傳媒機構溝通有關細節。她稱希望事件能圓滿解決,但事件正進行司法覆核。

【歷史無限Loop 】一地兩檢:一案兩審,百幾年前己發生

政府上星期公佈高鐵一地兩檢方案,計劃將西九口岸部分空間、月台及車廂列為內地司法管核範圍,引來社會巨大反響。其中市民擔心,在高鐵上惹官非,會否因法制管轄區不同而處理上有分别,引起恐慌。

正所謂歷史無限Loop,其實同類事件早於1890年曾經發生。

回首過去百多年,香港的邊界其實一直演變,真真正正的與時並進。

今日香港的邊界於1898年英國政府向清廷租借新界後成型,但英國人1842年開埠時只佔據香港島,不列顛帝國版圖上的這個戰略要塞,曾經擁抱着四面環海的邊界。

這地理特徵其實令殖民地初年四面楚歌,皆因英治香港對搶劫及盜竊罪行的刑罰比中國法例輕得多,香港遂成為犯罪天堂。

來自中國的盜賊往往乘坐廣州的尾班船來港,午夜打劫後便於清晨離開,過對面海九龍或回廣州出售來自香港的戰利品。

1860年後九龍半島亦落入大英手中,界限街變成中英邊界,但治安仍然十分差勁,跨境罪案多不勝數。

最能說明中港法律差異的歷史事件,就必定是1890年的「南澳號」客輪劫案。

話說該艘駛由香港駛往汕頭的蒸氣船遭海盜洗劫,船長喪命,乘客平安;之後劫匪被港英逮捕,但法院因證據不足,疑犯無罪釋放,不過各人旋即被九龍寨城的清兵捉拿,及後送到城外的泥灘斬首。諷刺的是,中方更邀請港英的洋人到刑場「觀禮」。(見圖)

根據1891年立法局會議紀錄,其實港府好多謝清廷嚴懲班海盜。

鴉的故事:香港仍常見、內地消失中

白頸鴉(攝影:謝偉麟/香港觀鳥會)

香港最新鳥類紀錄已增加至550種,但當中極少鳥種曾進行本地或區域性的研究,沒有系統性的調查便難以充分了解一個鳥種是常見還是罕見。另外,一個物種於某地常見,但整體上卻仍可能屬罕見,白頸鴉 (Corvus torquatus) 即屬此例,白頸鴉過去廣泛分布於中國大陸,但近年數字卻顯示嚴重萎縮,僥倖在香港的白頸鴉仍然較穩定地繁衍。

俗語有云:天下烏鴉一般黑,但白頸鴉的頸部卻披著白色羽毛,令牠很容易在野外被分辨出來。文獻記載牠們是南中國及越南北部大部分地區的留鳥,但此情況於近十年開始有變。研究團隊向區內多位鳥類學家及保育專家收集資料,發現此鳥種於很多地區已變成罕見鳥。國際鳥盟─全球最大自然及鳥類保育伙伴組織-及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基於白頸鴉的種群逐漸減少,於是在2004年把白頸鴉調升至「近危」級別。此後,香港及內地學者均對此黑白色鳥種進行兩方面的監察,包括白頸鴉的分布範圍及其生態學及生境的應用。

罕見於內地

【一地兩檢】民主派促政府面對民意諮詢公眾

(獨媒特約報導)民主派於立法會內務委員會特別會議後見傳媒。公民黨陳淑莊指委員會文件指當局是出席會議解釋「清關、出入境及檢疫」問題,已經是「誤導」,如今「無端端」有土地不實行香港法律,犧牲800億,還要犧牲《基本法》,她指諮詢公眾「有咩咁過份」,表示非常失望。

朱凱廸指有內地人員在港執法便是違反《基本法》,「佢講一個鐘都係解唔通」,「司法管轄權點解會轉移咗,佢都唔識答」。

陳淑莊又指當局在2007年2月提交深圳灣一地兩檢方案,至4月通過,短短兩個月間召開了16次會議,而深圳灣本不屬香港的土地,與今次西九站一地兩檢是兩回事。陳淑莊又指政府以《基本法》第7條為一地兩檢解釋,但表示政府「不清不楚,搞唔清楚香港同邊個內地部門租借土地」。

袁國強:一地兩檢無政治原因

(獨媒特約報導)律政司司長袁國強、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及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出席立法會內務委員會特別會議後,步出會議室時一度被民主派議員包圍,要求進行公眾諮詢。

袁國強會見傳媒時重申,一地兩檢的構思只有一個「運輸」目標,便是令高鐵發揮效益,沒有政治原因,會繼續聆聽立法會及市民意見。他又指內地通關必然要使用內地法律,故要「分開場地」,租賃土地予內地,只是深圳灣模式「調返轉嚟做」。被問到「唔做公眾諮詢點聽到公眾意見」,袁國強只重申公眾意見有不同渠道收集。

袁國強只回應兩條問題便離開,陳帆及李家超全程未有發言。

民主派轟一地兩檢無諮詢 袁國強:一直留意社會意見

(獨媒特約報導)立法會內務委員會今午舉行特別會議,討論高鐵一地兩檢安排。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未有回應會否進行正式諮詢,稱期望今年底完成「三步走」的第一步,即與內地完成商討合作安排,又稱希望「為香港做實事」,促討論時「客觀、持平」。

工黨張超雄提出動議案,要求委聘獨立顧問就高鐵詳列不同清關方案,進行公眾諮詢,在18票贊成、27票反對下被否決。民主派議員隨即高叫口號抗議,會議同時結束。

38

【橫洲收地】村民感被打壓 「你要抗爭,你就要死」

(獨媒特約報導)橫洲三村收地限期今日屆滿,村民於鳳池村村口抗議政府收地無諮詢村民,要求交代安置方案,並稱不會讓地政署人員偷襲登記村民資料。村民指事件至今近兩年,村民一直和平理性表達訴求,但官員拒絕正式會面。村民今早遊行至元朗地政署遞交請願信。

梁女士批評政府強搶民居,收地範圍「劃到成條蛇仔」,避開原居民的丁屋土地。她指特首林鄭月娥提出「有商有量,互諒互讓」,但卻從無進行溝通。

photo_2017-08-03_11-55-04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2024
  •  2025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