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教徒的佔中商討日

(獨媒特約報導)社會一直十分關注基督教群體如何看「和平佔中」,但香港教會過去較專注如何傳播福音,甚少談及政治和社會的議題,這漸漸在教會內形成忌諱,擔心討論佔中議題會破壞教會合一,以至令教徒不認識亦不懂得如何去談論這些議題。來到和平佔中商討期的第二階段﹣﹣第二次「佔領中環」商討日,今日(10月19日)「基督徒支持民主政改」4位發起人羅秉祥教授、胡志偉牧師、蒲錦昌牧師、馮智活牧師及和平佔中發起人戴耀廷教授,以「基督徒支持民主政改」(Christians’ Deliberation Day)為題,在石硤尾中華基督會深愛堂主辦了長達4小時的商討日,讓教徒去思考民主普選對基督徒的意義;如何辨識普選特首的不同方案;及教徒該怎樣理解「和平佔中」的行動。

今次商討日形式與首次商討日相類,經胡志偉、羅秉祥和戴耀廷先後致辭後,來自逾50間不同堂會的參加者分成14組,每組12至15人,在一位促導員帶領下,展開約兩小時的小組討論,由大組討論壓軸出場,最後大會在一片詩歌聲中完結。

為誰冒險為誰亡?

作者/小花
時間/2013年10月18日9:09

《出版法》由1990年8月頒佈至今,已接近23年,原文本中訂定要設立的「出版委員會」和《新聞工作者通則》,因業界擔心官方色彩甚濃,因此多年來一直未達成共識。在2010年特區政府重新啟動《出版法》和《視聽廣播法》修訂時,在一片業界和公眾的爭議聲中,當局最終決定在更新的諮詢文本中,刪去設立「出版委員會」和《新聞工作者通則》的官方規定,改為由業界自行商討,此舉被視為業界反對官方以組織層面拑制新聞自由的一個里程。

三年貶眼過去,新聞局再重提《出版法》修訂,今次甚至打正旗號「只刪不增」,以為可以對傳媒工作者大派「定心丸」。可是看真一點,才發現只刪不增是真的,問題是刪除了的更多是原文本中對傳媒工作者的保障,包括刪去「初犯」和「以罰金代替入獄」的條款;但同時,卻保留刑罰在現存《刑法典》的基礎上加重三分一刑期的條例;另一方面,部分條文雖沒有增加、沒有減少,卻原來已默默地「更改了包裝和樣式」,當局解釋是與時並進的行文修飾,我們且不爭論這個。

萬人上街  抗議政府黑箱作業

(獨媒特約報導)香港電視不獲發免費電視牌照,網上支持香港電視的專頁人數突破四十八萬,不過五日來政府亦未有交代香港電視失敗原因,事件繼續發酵。今日下午多個團體發起遊行包圍政府總部,多位香港電視員工輪流上台發言,形容在香港電視工作的日子是「錢易搵,情難求」,並批評政府的發牌過程為黑箱作業。約12萬名市民迫爆公民廣場,要求政府公開發牌程序,給員工一個交代之餘,亦還香港市民一個公道。

IMG_8803

洪水橋發展補鑊假諮詢滅村村民

(獨媒特約報導)洪水橋新發展區計劃第二階段公眾諮詢已於10月15日結束,規劃中有五條非原居民村落(亦園村、田心新村、石埗路尾村、新生新村、沙洲里二村)將被剷平,讓路發展,然而政府於兩個階段諮詢期均未有諮詢這批受最大影響、遭滅村的村民。代表亦園村、田心新村、石埗路尾村的聯村關注組於10月7日到立法會申訴,交涉後政府才安排於昨天(10月19日)到亦園村舉行諮詢會。逾百名居民出席諮詢會,炮轟政府製定發展大綱後才落村是假諮詢,並提出多項數據質疑發展計劃的理據。

PA192081

滅村村民不獲諮詢

悼念港劇的光輝歲月

香港,一向被認為是遍地黃金、機會處處的福地,人們只要肯努力便可以換取成功,經歷過七八十年代經濟起飛的香港人相信感受會更深。當年,人人有工做,肯搏肯捱的不愁工作,不少人願身兼多職望多取工錢,以改善生活;家庭主婦除了照顧家庭,更可以參與串膠花等工作,幫補家計。當年,是一個百家爭鳴,百業興旺,大家為經濟打拚的年代。

當年,工作雖辛勞,但回家與家人一邊吃飯,一邊收看電視劇集同樣樂也融融。八十年代,電視行業興盛,電視台之間競爭激烈,佳藝電視開播和麗的電視的改革行動,促使無線電視不敢怠慢,形成良性競爭。麗的電視起用一批創作力豐富的年輕電視人,如麥當雄、李兆熊等,製作連串震撼性節目,給予無線電視極大衝擊,如劇集《鱷魚淚》,《變色龍》等都成為經典,其中《大地恩情》的高收視更迫令無綫電視劇集《輪流傳》腰斬。

俗語有云:有競爭才有進步。電視台間的劇烈競爭,促使港劇日益進步,使港劇風摩全球華人地區,不單在香港,近至東亞,遠至北美皆可看到港劇的影響力,學習粵語甚至成為一時風尚。電視業的興旺更推動整個創意產業發展,其相關人才帶動了香港其他創業工業,如電影,流行曲等工業。現時不少蜚聲國際的港產導演、演員皆來自當年的電視業界。

從香港電視不獲發牌,看媒體、文化工業和資本主義的關係

剛過去的周二,政府宣佈發表新免費電視牌照的報告,宣佈增發兩個免費電視牌照給有線寬頻旗下的奇妙電視及電訊盈科的香港電視娛樂,然而郤獨獨不發牌照予第三名申請者──香港電視。這個三選二的發牌結果,自然引起媒體和社會對於香港電視落選的原因,然而,政府郤以行政會議保密為由,拒絕透露當中的評審準則,此舉引起社會極大反響,質疑有關決定黑箱作業,並且懷疑香港電視落選是因為「政治原因」。短短一兩日之間,網上數十萬人表態支持香港電視,抗議行動此起彼落,而香港電視的老闆王維基,突然之間,化身悲劇英雄,公開露面,得到龐大的支持。

在這個事件裡面,討論得最多的問題就是:「這是否一個政治決定?」問的人和答的人,都只是陳述立場,甚至作出政治動員,而非單單討論事件本身。他們忽略或刻意忽略的,是發新電視牌這個決定,是否真的可能存在一種「非政治決定」的原因呢?難道當年無線電視和亞洲電視發牌時,真的不考慮所謂政治因素嗎?為何現在公眾和媒體對此,則剎有介事地反覆提出呢?在這個過程裡面,媒體(包括主流媒體和網上媒體或平台)又是擔任甚麼角色的呢?

《引力邊緣》:新生命的偶然性

生命的奇妙之處,在於其概率極低的偶然性。男人於性交過程中每次射出1至2億條精子,每條精子都有一個共同目的,就是要穿越一系列的難關,將男性基因帶到女性卵子,與女性基因結合成新生命,精子與卵子之間彷彿存在著「引力」。一億多條精子當中,只有千份之一能夠通過子宮頸,能夠抵達輸卵管的只有幾百條,而能夠遇上卵子的只有數十條,最終只有一條精子能夠鑽進卵子完成授精。當筆者觀看完《引力邊緣》(Gravity) 這齣電影之後,即時聯想到的就是新生命誕生的奧妙,相信這是電影的一個主要隱喻。

先評價一下這齣電影的片名。原先英文片名為《Gravity》,中文的意思是「引力」,在物理學上,是指有質量物件之間互相吸引的現象,亦即是萬有引力。英名片名中「引力」一詞,可比喻作電影中幾位太空人之間情感上和物質上的連繫,又可比喻主角渴望能返回地球的那一鼓「吸引力」,也可指出地球上「引力」的可貴。台灣譯名《地心引力》雖然勉強仍可以比喻作主角渴望能返回地球的那鼓「吸引力」,但它將範圍收窄至「地心引力」無疑限制了觀眾的想像空間。筆者最喜歡的是香港的譯名《引力邊緣》,字裡的意境表達出故事是發生於有地心引力與沒有地心引力之間的邊緣空間,也暗裡隱藏主角在生死邊緣的意思。

新生命誕生的隱喻

蛛絲牽調查動機  動保專員搗破繁殖場

圖:鐵皮屋繁殖場的環境 (Photo Credit: 動保專員)

(獨媒特約報導)十月十五日,「18 區動保專員」聯同警方聯手搗破元朗田寮村一所非法狗隻繁殖場,前後總共救出16隻狗 (11隻貴婦;4隻英國老虎;1隻法國老虎),其中10隻由愛護動物協會接收。在眾多報導及消息裡,大家都將注意力集中在受害狗隻及疑兇身上,但到底「動保專員」作為一介平民,又是如何介入案件? 又是遁什麼途徑得到線索、從而進行部署和行動呢?

處理村內犬隻問題 始發現營運端倪

事緣,十月十日,「動保專員」 接獲村民朋友的投訴, 在前往處理另一宗「不善待狗隻案件」途中,赫然發現途經的一所約700呎的鐵皮屋傳出陣陣異味。他們透過大閘的罅隙和牆縫,窺看到屋內所飼養的一隻老虎狗身體多處紅腫、乳房腫脹及地;而另一隻貴婦犬則身體多處脫毛,明顯是因主人疏忽照顧,而令其患嚴重的皮膚病。在他們深入窺視後,更發現鐵皮屋內傳出狗隻沙啞低沉的吠聲,根據他們經驗的判斷,推斷受困的狗隻疑遭割除聲帶。

村內現金交收寵物 養主早有虐待動物前科 

只找王國興「幫忙」 大聯盟:工聯會較體貼

(獨媒特約報導)「協助」嘉咸街商戶的立法會議員王國興,今日(10月18日)公佈與市建局達成協議,然有關協議其實不獲商戶一致同意。獨媒就此作出調查,發現王國興介入事件的時間巧合,「邀請」王國興「協助」的「中環市集商戶大聯盟」,未有充份反映商戶的意見,部份商戶向記者表示根本沒有參與大聯盟的工作。大聯盟在過程並無聯同同樣關注事件的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家洛、當區區議員民主黨的許智峰共同爭取,最終達成的「方案」也涉嫌為市建局鳴鼓開路,疑是自編自演一場抗爭到妥協的「大龍鳳」。

今年九月初,受卑利街/嘉咸街重建計劃影響的商戶收到市建局發出的律師信,給予他們三個月通知,要求他們在12月31日前搬走,違反「先安置後重建」的承諾,一眾商戶自然對市建局的出爾反爾大感不滿。據商戶表示,在九月尾,一個聲稱為商戶及街坊發聲、保護權益的「中環市集商戶大聯盟」向商戶發信,表示在9月27日下午已通過決議,尋求立法會議員王國興協助,並著街坊「保持冷靜沉默」、「避免向個別傳媒傳遞錯誤訊息」。翌日早上「大聯盟」即在王國興的立法會辦事處開會,商討對策。期間整個嘉咸街掛上大量署名王國興及「中環市集商戶大聯盟」橫額,並於十月初舉行記招(10月4日)及約見市建局(10月7日)。至今日王國興與「大聯盟」突舉行記招,表示已「一致通過」接受方案,同意提早搬遷。

市建局違承諾提早拆嘉咸街 商戶「被代表」妥協

圖:昨日王國興與「大聯盟」舉行記招,表示接受市建局新方案,有商戶指自己「被代表」

(獨媒特約報導)自稱代表受市建局H18項目(卑利街/嘉咸街)影響商戶的「中環市集商戶大聯盟」,昨日(10月18日)早上召開記者會,表示大聯盟及商戶代表已在星期二(10月15日)跟市建局開會商討安排,並聲稱商戶已「一致通過」接納市建局的方案二,分階段搬遷。然而獨媒記者到嘉咸街訪問受影響商戶時,卻發現「中環市集商戶大聯盟」在沒有獲取所有商戶的同意下自行妥協。有商戶向記者表示,在大聯盟與商戶討論的會議上,大聯盟召集人許偉堅、王國興議員及其他大聯盟的委員並沒有讓所有商戶發表意見及提出問題,只一味遊說商戶接受方案二。同時許偉堅和王國興對事件的前因後果和市建局當初所許的承諾均認識不足,並沒有為商戶們爭取到最佳條件,更容許市建局繼續出爾反爾。部份商戶表明不接受方案,會堅持到底。

商戶「被代表」接受方案二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810
  •  2811
  •  2812
  •  2813
  • 2814
  •  2815
  •  2816
  •  2817
  •  2818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