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多謝黃洋達,他對80後的激動和厚愛,學周星馳話齋:「我當堂嚇左一跳,然後得啖笑。」,但也讓我覺得是時候整理一下。
用80後作為字頭,其實是我有份決定,那時是2009年的64二十週年,我們有幾條友搞「P-at-riot :80後六四文化祭」 。不是不知道大陸有80後,只是我們想全新定義香港的80後,就是在媒體上經歷過六四,一點點的模糊的受到當年的學生影響,所以會對社會敏感、會發聲、會行動。如果香港的青年一向形象都是代表著政治冷感,我地就重奪這個符號。
及後到了反高鐵初期,大約是十月,我們有一群人聚在一起想為菜園村做些什麼。那時要決定字頭,初初討論是青年反高鐵,但這感覺實在沒edge沒有能量,我記得陳景輝提出用「80後反高鐵青年」,雖然聽落看似只局限一小部份人,但我同時覺得,如果要承接以上P-at-riot的目標的話,正式的使用和介入社會運動,也未嘗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