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署公帑教拗直 同志安已不](/sites/all/themes/inmedia_2021/images/white.gif)
2011年6月17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首次通過一份歷史性的宣言,以要求平等對待不同「性取向及身份認同」的人士,最終以23票贊成、19票反對、3票棄權,通過這項關乎性小眾人權的宣言,對性小眾平權運動提供鼓舞作用。早在1973年,美國精神病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已經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統計及診斷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el of Mental Disorders,DSM)》之中除名;而經常在「拗直治療」機構口中標籤同性戀的「自我不協調同性戀」(ego-dystonic homosexuality),亦已於1987年從《精神疾病統計及診斷手冊》中被刪除,故此同性戀根本無需要接受治療。及後至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亦將同性戀從其精神病清單中移除,同性戀除病化可謂得來不易。可惜,距今已達三十多年,仍有組織樂此不疲地視同性戀為有需要治療的病態行為,並透過講座及課程不斷灌輸「改變」同性戀的說法,早前更被明珠台記者[1]揭發,有宗教組織「天主教醫學會」(Catholic Medical Association)印製為數不少用以宣傳「拗直治療」的小冊子到不同中學派發,當中更獲得「香港教區婚姻與家庭牧民委員會」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