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媒行業素有「缺口」或者「突破點」的講法,大抵指某些話題本來平平無奇,卻在最好的時機擊中大眾心中積鬱的願望或焦慮。《導火新聞線》繼《選戰》以後成為第二部香港電視(HKTV)鎮台劇,亦因為它命中懸於觀眾心中已久的那個氣球── 且別理會那是黃色的抑或藍色的。
新聞及言論自由固然是「後雨傘」以後備受重視的課題,不過,當下與多年來傳媒人遇襲事件時相比,並非處於最迫切的形勢;《導火新聞線》在香港電視開台劇選舉亦屈居《選戰》、《來生不做香港人》等劇之後,意味普選議題、中港問題等更受到關注。我當時倒是給《導火新聞線》投了一票:因為慢半拍點擊進網站,其他劇集早已遙遙領先,倒不如善用自己的一票,支持一部意義更深刻的劇集。這類「缺口」往往要站後一點,方能看得見,《導火新聞線》裏面強調記者不妨站於人群外面拍照,亦有着同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