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粵神偷」之掩耳盜鈴](/sites/all/themes/inmedia_2021/images/white.gif)
中共滅對各地方言恨之入骨,推普滅粵亦謀算已久。九九年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後,不過十年,廣東話新一代早已用語全非。而主權移交唔耐嘅香港,亦急不及待,要由校園開始,廢除粵語。零一年,時任語常會主席田北辰就提出,「中一起應全面用英語及普通話為教學語言」,全港嘩然。硬攻不成,喺零八年開始用利誘政策:「語常會普通話教授中文科(普教中)試驗計劃」。撥款每間學校一百萬,聘請大陸教員來港「指導」。
撥款計劃毒延至今,據港語學統計,約七成二小學已有「普教中」計劃。學童嘅語言用字逐漸扭曲,切斷港語傳承。一四年九月十四日,《蘋果日報》報導,有學童連「水皮」一詞都唔識點解。樂善堂梁黃蕙芳紀念學校校長伍家珍就坦言,見過唔少因普教中而引起的語言混亂,有小學生只識「橡皮」而唔識「擦紙膠」,只識「圓珠筆」而唔識「原子筆」。「普教中」不知不覺亂港語已久,誠為「碎粵神偷」。然而,要強行推銷廢粵政策,蒙騙家長、學校眼睛,就出咗唔少「掩耳盜鈴」之舉,不妨細看。
一、「教好中文」為名,取締粵語為實
教育局提出「普通話教中文」嘅理據,在於普通話更加貼近書面語,可以令作文去除「方言俚語」,更為通暢。其實粵語詞匯古雅,「明月幾時有」、「莫使金樽空對月」等,節奏鏗鏘,亦都承載古雅文化,唔係教育局所唱衰咁粗鄙。課堂禁粵,更成為師生交通嘅一大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