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編輯室周記:討債,討不一樣的債——短論《碼頭與彼岸》

這篇周記本來有很多事情想提。菜園村的戰雲當然不在話下,政府明白知道問題所在,應做的不做,卻來隔星期黑社會式收地

於九月獲選連位的藝發局電影及媒體小組主席杜sir杜琪琒,剛於十一月九號晚舉辦了一場座談會,找來了一室的本地獨立電影工作者,討論如何發行及推廣獨立電影。

八月底藝發局選舉時,本網訪問了電影及媒體小組的候選人崔允信,他認為杜sir的問題是向電影工業傾斜,而他認為藝發局的本份,卻是在如何支援本地獨立電影的土壤。言猶在耳,若崔允信「向工業傾斜」的說法還是過於抽象,座談會的討論便彷彿為傾斜是甚麼意思,下了一個有趣的註腳。

藝術發展局就是幫忙市場推廣?

誰許我一個未來?第二屆全民退休保障社會論壇報導

強積金推行十年,去年底積金局主席胡紅玉主席甫上場便說今年會檢討強積金,檢討報告至今亦只聞樓梯嚮,政府早前放風又只是檢討自由行等細微政策。官方檢討嘆慢板,民間就為她檢討吧,最近也愈來愈多批評強積金達如期目標的聲音,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在今年第二屆論壇也因此定為「強積金如何保障退休生活?」,這可以是闡釋,也可以是質問,現場有前高官王永平、平機會主席林煥光、各黨派議員長毛、陳健波、葉偉明、梁耀忠、李卓人、張國柱、學者張超雄、鍾劍華、保險業界朱永耀、基層團體和老友記等,意見不同,竟可有同一觀點,強積金不足以保障退休生活,必須另找出路。

平機會主席林煥光早前已向媒體表明支持推出全民退休保障計劃,他今天在論壇上更直指香港的退休保障政策是「鴕鳥症候群」,他說政府以為設立了強積金就可解決本港長者的退休生活問題,就是鴕鳥心態,政府不可再假裝長者貧窮問題不存在了。他檢視政府常講的三條支柱,綜援、強積金和個人積蓄。基層收入不多,儲蓄留作退休之用簡直是奢望;強積金又因回報率低行政費高,又對沖約滿酬金和遣散費,也不保障非市場工人,令這條支柱十分弱,結果令貧窮長者只好領取綜援,令53.4%的綜援個案都是長者,由於綜援全靠長者,這也是很弱的支柱。他拒絕犬儒,說「漠不關心及缺乏行動的後果是可怕的」,要求政府認真研究其他退保方案才是上策。

社民連特別會員大會,終於完成,一眾花生友都係靜坐電腦前等結果。但對於社民連黎講,呢個肯定只是個開始,以八方多年經驗,一眾花生友一定要買多幾大袋,準備繼續大食特食矣。未來幾個月,至少仲有三個看點可以大食花生:

花生位一:毓民「太上皇」地位動搖?

(編按:震憾全國的宜黃自焚對抗強拆事件後,當地官員被免除職務,但同時網上出現一篇由宜黃幹部寫的「宜黃來函」,反省強拆事件的處理方法。該官員認為強拆的手法應作改善,但卻處處為強拆的政策辯護,認為沒有強拆,就沒有新中國。梁文道這文章就是回應這官員的論述,刪減版刊於《新世紀》周刊 2010年第42期。)

以下是一名強姦犯人的告白:「強姦並非我等所願,這裡涉及到一個很關鍵的問題,這就是人類繁殖成本的問題。如果我們每回交配都要考慮對方的意願,事後還要付出大量賠償費用的話;想想看,這得花去多少時間,又得浪費多少資源呀。而為了實施人類發展戰略,強姦更在所難免,或者說不得已為之,否則,一切發展免談。」

「強姦容易出問題這是肯定的,但我們不能因為容易出問題就放棄不做。因此,剩下的就只是問題出的大小和是否可控。而會不會出大事,出了大事是不是控制得住,實在說,就要靠運氣了。」

P1010503
親愛的菜園村戰友們:二零一零年十月十五日菜園村關注組,支援組和工作室聯合會議,討論菜園新村未來的組織。會議一直開到凌晨一點,艱苦奮鬥了近兩年,居然仲識笑!

到大家樂總部抗議被拒 人事部主管到場不發言

今日(2010年11月5日)下午三時,約十名職工盟成員及飲食及酒店業職工總會成員到火炭的大家樂中心請願,並試圖遞交罷食宣言,批評大家樂為符合最低工資要求,卻遭保安和警員阻止。

大家樂拒絕抗議者到寫字樓遞交宣言

請願者希望到寫字樓遞交宣言,批評在調整工友時薪的同時,將飯鐘錢扣除,抵銷最低工資的影響。工會希望大家樂可以懸崖勒馬,撤回取消飯鐘薪酬的決定。二十多名記者和請願者就冒著雨,擠在三尺寬的入口處,既不滿大家樂不肯面對公眾,又斥責警方阻礙市民表達意見,一名攝記也說抬攝錄機很累。及後,一名人事部的吳小姐前來,除了表明身份外,沒有發言。公司打算在入口處收信,工會幹事胡穗珊直斥大家樂沒有誠意:「我地黎係想見陳裕光,如果係呢度見我地不如FAX俾你地!」

擾攘了十五分鐘,一名身穿西裝,自稱姓溫的男士前來,同樣沒有回應。當我說了一句:「咁囉唔到BITE喎」,身旁的記者隨即回應「係囉」。他是溫明,即是早前開記者會拖其他連鎖店下水,指同行也沒有計算飯鐘錢的大家樂人力資源助理總監。再三交涉不果後,工會成員決定在門外撕碎宣言,以表憤怒。電視台記者隔著保安詢問溫明會否接受記者訪問,他用T字手勢示意。請願完結後我再問溫明會否有書面回覆,他也只是搖頭,很有一點看戲的味道。

IMGP3267
巡守隊午飯時間:習慣餐風飲露的社會運動員說,昨日是吃得最好的一次行動。

「我們不再等待奇蹟」這句說話,是筆者在尋找有關台灣樂生療養院抗爭巡守隊資料時看到的。三年後在香港,筆者相信不論是菜園村村民、支援組或是昨日第一日在村中幫忙對抗政府收地大軍的巡守隊隊員,也會是這樣想的。

從1967至21世紀:香港近代社會抗爭系列工作坊」工作坊的第一節邀請了三位與傳統左派有淵源的講者分享自己對六七的看法後,第二節(鳴謝網台聯盟提供視像錄播)提供了不同的視覺。今次三位嘉賓中有兩位是研究員。在南華早報任職的張家偉著有《香港六七暴動內情》與《Hong Kong's Watershed》兩書,可說是本地研究六七的先驅。城大政治與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葉健民近年亦致力於有關六七的研究,去年與Robert Bickers合篇了《May Days in Hong Kong: Riot and Emergency in 1967》一書。第三位嘉賓則是黃志坤。長年在紗廠工作的坤叔投身親國民黨的自由工運數十年,他的觀點亦與第一節的工作坊的嘉賓有鮮明對比。( 編按:下一節工作坊的日期是11月6日:六七後的抗爭:由火紅年代到過渡期 (城大LT4)嘉賓有陳寶瑩(四五行動、社民連成員)、馮可立(中大社工系名譽副教授)、馬嶽(中大政政系副教授)、麥海華(城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

編輯室週記:東九龍這個戰場

正如靚仔編輯丹尼於上期〈編輯室週記〉所言,近來民間社會,真的是火頭處處。當然說「近來」也不儘是近來,所謂「冰凍三呎,非一日之寒」,殖民餘孽,官商勾結百多年,只是上世紀末香港這個後殖民城市,終於真正碰上金融資本主義的結構性泡沫爆破浪潮(依美國馬克思學者哈維的講法,金融危機怎會是「百年一遇」?那根本是金融資本主義的常態!),加上港式自由市場進一步新自由主義化,資本的推土機開始以前所未有的高速,重新打造城市(現在還包括鄉郊)空間,一浪接一浪的,移山倒海,實行所謂「創造性的毀滅」。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936
  •  2937
  •  2938
  •  2939
  • 2940
  •  2941
  •  2942
  •  2943
  •  2944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