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勿忘初衷

作為新社會運動的動物維權運動,在香港起步得很遲,是十年不到的事,面對著如巨人般的政府機器及大企業,我們可以爭取到的實質成果可能不多。當路途歧嶇顛簸,患得患失,方向迷糊之前,我們總會提醒自己,動保是一場改變人心的運動,勿忘初衷。

三個月前,唐狗未雪在港鐵路軌上被輾斃,牠的犧牲,引發了很大的社會迴響,動保界也發起了一連串的運動,用民意挾逼港鐵去面對、去承擔、去改善。結果呢?在民情最洶湧的時候港鐵出來作了口頭道歉,而且承諾成立專責小組,對事件作深入調查及檢討,並向運輸署及公眾提交報告。

報告,一等就三個月。而中間,運動看似靜止下來,熱情當然也不能持續高漲。社會上固然有很多大大少少的議題叫人關注,我不想陰謀論去猜度港鐵故意拖延,但的確,報告在上星期靜俏俏的完成了。

對這份報告,我是很不滿意的!

首先,港鐵只肯公開只有幾頁紙的報告摘要。報告全文堅持不肯公開。

而就報告摘要所見,看不到半點「調查」成份。當中提及到事發的過程,之前在各大傳媒早已報導過,只是簡單重複一次。公眾最關心亦最重要的問題都沒有交待:

1. 沒有交待月台職員和控制中心的溝通內容,匆忙啟動列車是否受到八分鐘通佈機制所影響。
2. 中港列車是否和控制中心缺乏溝通,簡接導致今次的悲劇。
3. 港鐵是否在明知動物仍在路軌範圍的情況下堅持啟動列車,又是誰下的指令,有沒有人或部門需要問責?

粵環保吹民主風 香港勿開倒車

文:香港地球之友助理環保事務經理周月翔
原刊於2014年12月23日〈經濟日報Green Forum〉

廣東剛於月中召開了2014廣東省環保組織年會,會上有幾十個廣東的環保組織參與。會上首次簡介了環保方面的最新政策,就是要落實「民主環保」,並訂出相當進取的目標,培育環保組織,目標是五年內增至三百個。冀可有效監督企業,疏導民情。要知道在內地進行非政府組織工作,一直非常敏感,忌諱處處,更莫講是境外的組織。今次打破禁忌,是政策的重大轉變,香港作為有多年推動環保經驗的城市,又屬珠三角地區,此乃契機擔當示範角色,促進粵港、以至帶動整個內地共同進步。香港地球之友首次成為主講嘉賓之一,某程度反映,省政府對此持相當開放態度。

汪洋奠基礎

粵港在環保問題上唇齒相依,香港人的飲用水、農產品、肉類和呼吸的空氣,都是來自內地,没有協調和配合,難獨善其身。而在內地,污染不單是民生的影響,甚至危及社會穩定。同環保相關的群體性事件數量,已經直逼拆遷。

有傘必有聚?佔領過後,香港何去何從?

隨銅鑼灣佔領區亦告清場,佔領活動終告結束。佔領七十九日,香港政府在政治發展上寸步不讓,市民連最後的佔領區都失去,公民抗命成果令人失望。佔領過後,香港抗命運動何去何從?繼續抗命,鳩嗚,重新佔領,還是放棄認命?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LSE)、倫敦大學學院(UCL)、華威大學(Warwick)香港公共社會事務學會與及香港大學(HKU)學生會演辯學會,於十二月二十日邀請了公民黨創黨主席余若薇、第11屆全國政協委員及外事委員會委員劉夢熊、香港大學學生會會長梁麗幗及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泛民、建制、學生三派,並邀請了資深傳媒人及信報專欄作家張寶華,希望跟學生一起找出可能的出路。

張榮順:需在港澳進行一國兩制再啓蒙

由傑斯、亨利說起,細數今年掛靴球星的最佳陣容

這是今年掛靴球星的最佳陣容。

球壇就像候車月台,有人走,有人來。這篇文章如一個站牌,寫著那些今年離開綠茵場的球星。當然,今年退役的球員如恆河沙數,所以英國《每日鏡報》在當中選出了11人,組成了一個今年掛靴球星的最佳陣容。

門將:艾蒙尼亞(西班牙,37歲)

他是這個陣容中最缺乏星味的一位,他是從未入選過國家隊的西班牙門將艾蒙尼亞。艾蒙尼亞在奧沙辛拿出道,之後在西班牙低組別聯賽打滾,直至2004年轉投阿仙奴,成為德國門將列文的後備。初期,艾蒙尼亞欠缺上陣機會,但在07/08球季,領隊雲格決定棄用列文,重用艾蒙尼亞,其中在2007年12月對宿敵熱刺一戰中,艾蒙尼亞更撲出羅比堅尼的12碼,助球隊險勝2:1。艾蒙尼亞迫走了列文,之後做了兩季兵工廠首席門將。當時更有呼聲希望艾蒙尼亞入籍英格蘭,為三獅軍團守龍門。到10/11球季,他的位置被施捷斯尼及法比安斯基取代。2011年離隊後,艾蒙尼亞踢過韋斯咸及屈福特,在今年中宣佈退役。

梁班子決策水平創新低

一組數字最能說明問題:埋在地下1000年、考古發掘24個月、拆遷決定18天,這就是梁振英政府處理沙中線聖山古蹟遺址的時序。

制定政策的基礎是準確數據和專業分析,這是公共管治入門的ABC。當然問責官員作出政治決定時離不開價值判斷,但若果判斷是建基於浮沙之上,不僅政府公信力蕩然無存,公眾利益更難免受損。

發展局長陳茂波的民望長期處於低位,固然與他上任後爆出連串劏房、屯地、醉駕等醜聞有關,但他負責的政策範圍非常重要,只要善加發揮,贏取民心並非難事。可惜兩年來陳氏的決策方式日趨封閉,除了每周網誌筆耕不斷,他面對傳媒和公眾的雙向溝通越來越少,「發展」脫離民意的風險越來越大。

聖山古蹟不但是祖先留給香港人的文化遺產,更是送給身兼古物事務監督的陳茂波的大禮。政府固然須花錢投資保育,但位處市區的古蹟不但能帶來長遠經濟效益(姚松炎教授在「頭條日報」《千年古蹟群 原址保育》一文已詳細論述),更是說明香港「海上絲路」角色的「政治正確」佐證,只要陳氏按照國家標準及國際約章執行,必然皆大歡喜,贏盡民心。

可惜陳茂波擺脫不了角色衝突,誤以發展局長的思維執行古物事務監督的職責,任由港鐵主導考古發掘和保育方案,結果犯下三大錯誤。

香港故事:霓虹燈與外國次文化

PACIFIC RIM 眼中的香港,就是霓虹

考考大家,在外國人眼中,香港到底是甚麼來的?有甚麼元素能代表香港?是三大夜景之一的維多利亞港?是本土廚師炮製的各國美食?這個答案其實很有趣,從玩外國的遊戲、漫畫,甚至電影,其實很少出現我們認識的景點。在外國人眼中的香港,其實一直都只有三種東西——九龍城寨、功夫及一大堆霓虹燈。


外國眼中的香港,有點亂,很多小販,頭頂全部都是招牌

如果少接觸外國次文化,永遠不知霓虹燈究竟對外國有多大影響力。小小的霓虹燈,其實築起香港獨特的文化風景。如果有看過漫畫或者電影,如果要交待「香港」這個地方,第一個鏡頭永遠都是一大片霓虹燈。


SLEEPING DOG 的北角,其實沒有半點北角FEEL

聖誕快樂!平安夜新年「鳩嗚」節目好推介

佳節在即,香港各區大小商場早已換上不同節慶裝飾,提醒港人聖誕節和新年等普天同慶的節日漸近,同時提醒港人要洗錢。作為(購物)天堂的子民,不須特首提醒也會自動四出「鳩嗚」。每逢平安夜及除夕,數十萬港人也會集結維港兩岸,倒數迎接聖誕及2015年來臨,為未來祈願。當然,佔領運動剛剛完結,大批市民重返佔領區連日「鳩嗚」,令警方神經緊張,在喜慶日子派出2000名警察協助「維持秩序」。獨角秀特收集「鳩嗚」資訊,方便各位讀者。

出發「鳩嗚」或慶祝前,自然需要知道哪些熱點夠多人、夠熱鬧,感受節日氣氛。今年銅鑼灣時代廣場雖然停辦蘋果倒數,但同時亦新增了不少充滿節日氣氛的節目,市民不愁沒有選擇。

DSC_0346

特選節目

1. 旺角倒數

專制政權  你到底怕什麼

穿著新衣、赤身露體上街的國王,最怕的是街上指著他、說他沒穿衣服的誠實孩子。白雪公主的後母最怕的,是那一面直言不諱的鏡以及她嬌弱的繼女。愈是掌握權力的統治者,所畏懼的對象,愈是諷刺的、微不足道的人事。清代文字獄以雍乾二世為最盛,近者如中共政權,有充足軍力,但其懼怕民間輿論之甚,細緻得連一條「有問題」的微博也瞬即被刪,連8964這四個數字,也能刺激在上位者的神經。

怕真話、怕手無寸鐵的人、怕不堪一擊的事物 : 一本禁書、一句反政府的口號——這一點,中港政府是愈發地融合起來。昨晚凌晨,警方便拘捕兩名於金鐘連儂牆畫花朵的女子,其中一人僅十四歲。在附近當值的警察被問到是否辦公,先是理直氣壯地答「執法囉!香港法例!」再問他是什麼法例,男警就如忽然漏了一半氣的氣球,尷尬笑說 :「我不跟你講這個」。

他答不上,是因為法律常識問題,還是現行無任何法例,可作為他有力的論據? 若是後者,不必憂慮,再過幾個年代,人們可能已忘記他們的人身自由受法律保障 : 最新版本的基本法簡介,沒有引述《基本法》第28條中,有關香港居民不受任意或非法拘禁的條文。雖非廢除條例,但當廣大市民沒有求真、從未讀過《基本法》,或許便慢慢遺忘或根本不認識,一些與生俱來的權利。

睇明報睇Cable?論周永康言論風波

如果真的有政治化妝術這回事的話,或許就是如此。

學聯周永康同學近日在有線新聞專輯節目〈新聞刺針〉所輯錄的言論引起風波,事發至撰文此刻時間已一日有多,由事主證清以至網上絕大部份言論都將重點放在〈新聞刺針〉內容,言而昨日令事件火速備受關注的(筆者也是)並不是此則在當日上午播出的新聞,而是筆者於昨日下午首先看到的明報即時新聞題為:周永康:圍政總證單靠升級未必有用。

即時新聞報導是否不需遵行專業操守?

新聞刺針另一亮點

有線新聞專題節目〈新聞刺針〉在2014年12月22日,開始播放一連三集的〈後佔領系列〉的第一集,題為〈組織者回看關鍵時刻〉。訪問一出街,網絡上針對節目中學聯秘書長周永康就11月30日升級包圍政總行動的決策評論出現熱烈討論;數小時後,周永康亦在個人臉書上發表聲明,就報導作出一些澄清。文章後來亦被包括《明報》在內的媒體轉載。[1]

我無意在此討論學聯周永康的說法孰是孰非,反而想就是次〈新聞刺針〉專題節目及《明報》報導節目內容時的編輯方法,提出一點觀察。或者這樣的觀察,亦有助我們的討論也未可知。

一、
若果一直有關注佔領運動,也有收看〈新聞刺針〉的朋友,大概都會像我一樣,認為整集專訪其實沒有甚麼激動位。而真正具新聞價值的,主要有後來由《明報》引述性報導的兩則資訊。這包括(一)周永康就升級包圍政總行動的回顧,及(二)「佔領期間,民主黨立法會議員何俊仁一度表示願意辭職促成公投,但開出條件,要求雙學帶頭退場。」[2]

稍為將《有線新聞》與《明報》作比較,上述兩則亮點在排序上和篇幅上有點奇怪。《有線新聞》的報導是先出現(二)何俊仁一度表示以辭職公投換退場,後才是(一)周永康論升級行動。[3] 但由《明報》轉述的報導時,讀者卻可清楚不過地讀到(一)周永康論升級行動排先,且篇幅較(二)何俊仁表示辭職公投換退場為多。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475
  •  2476
  •  2477
  •  2478
  • 2479
  •  2480
  •  2481
  •  2482
  •  2483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