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國際足協早前通過條款,任何球隊若在球場中做出種族歧視行為,將被扣三分,甚或取消世界盃外圍賽資格,可是人類愚蠢行為總是不斷重複犯錯,中國貴為央央大國,由該國足協出品的世界盃海報,竟然用上「有黑皮膚、有黃皮膚、有白皮膚,這樣有層次的球隊,防著得點」,這樣低「層次」與低水準的海報,居然在官方海報出現,除了用公關災難、膚淺無知來形容,實在沒有甚麼筆墨可以描述與形容。

首先,在體育層面,無論怎樣也不會與種族扯上關係,1998年美國對伊朗的世界盃賽事,也沒有這類「高水準」的海報。山看日本,入籍球員多不勝數,瑠瑋、三都主、呂比須、夏雲拿、田中鬥莉王全數都是認同日本文化的外來人,西班牙能復奪歐洲國家盃,黑人巴西中場辛拿發揮巨大影響力。比利時近年能再興,也是眾多黑人球員,如賓迪基、費蘭尼、盧卡古等押陣,而法國過去也有不少有色人種在陣,如韋拉、泰簡拿、車素、迪西里、亨利、杜林,全都是享負盛名的歸化球員,就連球王施丹,也是來自北非洲的阿爾及利亞。去年德國奪世界盃冠軍,前鋒高路斯與普杜斯基擁有波蘭人血統,而奧斯爾是土耳其人,難道我們要說奧斯爾是「歐洲病夫」的後人?一支國家隊,存在有色人種根本是全球文化,只是中國足球大驚少怪。

香港從來也歡迎外人加入

(獨媒特約報導)立法會食物安全及衛生事務委員會今日(6月9日)討論新農業政策諮詢文件,多個環保及關注農業團體指出政策推出的農業園只佔全港農地不足2%,未能針對地產商囤積農地問題,而且政府於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破壞大量農地,沒有農地供農民耕作,遑論發展農業。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在會上指,農地為私人及發展商擁有已是事實。議員又指政策涉及土地運用,質疑發展局局長陳茂波為可不用負上責任。

長遠改革城規條例 保護農地

土地正義聯盟莊立彬指出現時政府擁有3,700公頃閒置農地,而新農業政策中的農業園只佔地70至80公頃,只佔全港農地2%,規模極細,未能對地產囤積農地問題對症下藥。他指很多農地被破壞,政府應作出更佳規劃保護農地,釋放更多農地促進復耕。

長春社公共事務主任梁明德指長遠而言,政府應作全面的農業規劃,改革《城規條例》,規定農地只可作耕作用途,政府應跨部門加強對農地保護,防止農地遭囤積及破壞。

攝:Alex Leung

政改方案表決在即,京官說這是管治權之爭,富豪說這是股市三萬點之爭,學者說這是謊言與真相之爭。與其著眼今天,不如放眼未來,將香港政改放在中國發展的大視野觀察,認清真相之餘,不難得出結論:否決假普選政改未嘗不是中國可持續發展之福。

自從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台後鼓吹中國夢,總理李克强推出「新常態」一說,用以解釋經濟下滑:由温家寶時期「保八」跌至今天「保七」的困境。外弛內張之局,昭然若揭。要評估中國今後如何發展,下述三大拉力的作用至為關鍵:

生態環境急劇惡化 - 前央視記者柴靜的紀錄片「穹頂之下」推出三天內網上有兩億次點擊,六天後官方撤片降溫,反映出國民普遍對環境污染的不滿已近臨界點。全國每年有50萬人因空氣污染提早死亡,香港則有3千人,雖然按人口比例計算兩者相差不遠,但大陸的受害人口集中在污染嚴重的城鎮,加上公眾普遍投訴無門,怨氣特別大。空氣污染只是環境惡化的冰山一角,湖泊、河流、土壤、森林等種種污染破壞,已到了觸目驚心的境況。

中港提早「開波」  香港足總回應內地嘲諷:唔好比人睇死

(獨媒特約報導)2018年世界盃亞洲區第二階段外圍賽如箭在弦,香港隊早前被編入C組,同組對手有中國、卡塔爾、馬爾代夫及不丹。中國足球隊於昨天(6月8日)在其官方微博發佈了參加世界盃外圍賽的官方海報,主題為:「不輕視任何對手」。然而,其中在宣傳對香港隊賽事的海報上,寫著「這支球隊的人,有黑皮膚,有黃皮膚,有白皮膚 這麼有層次的球隊,得防着點!」,疑似嘲諷香港隊內有不同膚色的球員。香港足總於今午發佈海報回應,海報上寫著﹕「唔好比人睇死,我哋呢支球隊,有黑皮膚,有黃皮膚,有白皮膚,目標都係要為香港出一口氣,點都要撐!」

現時香港隊的集訓名單中,有十名球員並非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包括非州裔的法圖斯、高梵、安基斯、基藍馬;國援則有白鶴、黃洋、徐德帥、鞠盈智及自英國出生的麥基及積施利。

香港隊現時的入籍球員,皆要住滿七年或兩年(國援)才可入籍及申請特區護照,正式註冊成為香港球員。即表示外藉球員不單要住滿七年,還要放棄原有國籍,申請香港特區護照,才可為港隊上陣。例如後衛法圖斯於2012年決定放棄原來的加納國籍,並申請領取香港特區護照,於2015年才正式成為「港將」,以港人身份代表香港出賽。

【地區政治系列】建制區議員把持法團  任萬全:不應假諮詢

(獨媒特約報導)四年前,任萬全以民主黨社區主任身份參選大埔區議會選舉(富亨選區),得1966票僅以54票之差敗予民建聯王秋北。現時任萬全已離開民主黨,新一屆區議會選舉即將在11月下旬舉行,積極考慮參選的任萬全表示:「現任區議員根本就是假諮詢,做區議員最緊要係諮詢街坊意見」。

上屆區議會落選後,任萬全曾一度放下地區工作,選擇回校進修。但後來政府計劃於富亨第九區興建公屋,任認為此計劃會為富亨帶來人口及交通壓力,但現任區議員王秋北又不盡力向居民宣傳,任認為王秋北是作「假諮詢」,決定再次投入地區工作,為富亨居民發聲。

122222

不滿現任區議員假諮詢

(獨媒特約報導)大埔區新富選區原區議員羅舜泉今年4月因欺詐罪成,被判入獄5個月,該區補選將於7月19日舉行。羅舜泉的兒子羅曉楓及打鐵岃村長何萬傑已報名參選,工黨秘書長郭永健昨日(6月8日)亦正式報名,令選戰出現兩建制一泛民的局面。郭永健團隊以「社區創新 大埔開始」為口號,期望踢走在該區壟斷多年,但又不解民情的建制派。工黨立法會議員、泛民區議員、以及大埔社區學堂朱凱迪陪同造勢,眾人表示這場補選會是今年11月區議會選舉的前哨戰,結果亦將反映雨傘運動的影響。

倡從下而上改變

郭永健指,大埔是一個很有人情味的社區,「好多街坊同我講佢哋由讀書開始,到結婚、生仔都離唔開大埔區。」他認為大埔的社區有很多的可能性,市民亦十分願意給予意見。他以建制派興建的涼亭為例,指區議會不應該是由上而下去規劃,而應該透過諮詢居民,去切實符合他們的需要。他明白爭取突破政制改革一點也不容易,故希望由社區開始,透過改變社區影響上層的結構。

原載於浸大編委:https://www.facebook.com/busueb/posts/815512088532988

政改方案預計將於本月中表決,而本會收到消息指有香港青年大專學生協會(下稱「學協」)的學生會員資料懷疑遭到盜用,用以遞交早前於一月中旬至三月中旬舉行的政府政改諮詢意見書。

「被代表」意見書由同一時期發出

受害人S(化名)指於三月中旬突然收到由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發出標題為「行政長官普選辦法諮詢文件意見」的電郵,稱已收到當事人就政改諮詢所呈交的意見書。該電郵正確顯示當事人姓名,但他指他從未以任何形式遞交政改諮詢意見書。追查之下已知最少有七位學協會員遭遇類似情況,包括前學協幹事會幹事及基本會員。經調查後,發現他們「被代表」的意見書寄出日期均為三月三日至三月五日之間,即政改諮詢結束前夕,因而懷疑被同一人或組織惡意冒充身份遞交意見書。

意見書稱「完全同意八三一決定」 錯處亦相同

(獨媒特約報導)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今日(6月8日)討論就難民、酷刑聲請者及尋求庇護者的福利事宜,議員讚賞新推行的食物券是一大進步,但設有太多限制,並關注難民不能在港工作。政府代表回應指,食物券使用範圍和方式正在優化,當局也將盡力提高「免遣返申請」審核速度,但難民在港沒有工作權利這一點不會變,政府對申請人的援助「是人道援助,不是福利」。

新服務合約增兩新措施

保安局首席助理秘書長胡德英介紹最新向「免遣返申請人」提供的人道援助情況,新服務合約由唯一投標者「國際社會服務社」繼續承辦,在考慮各方意見後,新合約主要加入兩條新措施,一是合約履行按服務地區一分為三,分別為劃為香港島及離島、九龍和新界三個服務地區,並鼓勵更多非政府群體提供服務;二是派發食物券以代替食物援助,每位服務使用者每月可獲得價值1,200元「食物券」,到超級市場購買食物。

胡德英還指出,目前要求提供人道支援的人數已增加至8,700人,創下自2006年政府開始提供有關支援以來最高數字,而政府在2015至2016年度財政預算中,有關開支預算暫為3.29億元。胡德英承諾,社會福利署將繼續嚴格監管新服務合約的推行,政府也將繼續致力於更快更好的審核程序,儘快遣送非法移民離開香港。

女子世界盃星期六揭幕,東道主加拿大在揭幕戰迎戰中國,並以1:0取勝。明報加拿大版昨日A1頭條用上「輸的雖敗猶榮 贏的不見精彩 女足世盃開鑼首戰 加拿大1:0中國」,引起網民廣泛討論,質疑該報偏幫中國隊,有欠中立。

加拿大憑前鋒洗佳亞(Christine Sinclair)在補時92分鐘射入罰球,全取三分。中國前鋒趙容在回防時,在禁區內侵犯加拿大的連儂(Adriana Leon),中國未能力保一分。

中國隊主教練郝偉在賽後表示,自己無法判斷這球十二碼應該「俾定唔俾」,只強調「我地係嚟比賽」。國內傳媒如新浪使用「女足補時被吹點球惜敗 魯媒:這回潛規則找上了女足」作標題,搜狐亦使用「補時爭議點球 揭幕戰中國0:1加拿大」,而明報加拿大版不但用上「輸的雖敗猶榮 贏的不見精彩」作標題,更把新聞放在A1頭條。網民批評明報加拿大版自吹自擂:「贏就是贏,輸就是輸」。

「雨傘運動視覺文化庫存計劃」Umbrella Movement Visual Archives & Research Collective

上月18日,「雨傘運動視覺文化庫存計劃」 發起人之一楊雪盈曾在本欄撰文(見〈一次社會運動中民間自我庫存的經驗〉一文),解釋該計劃之緣起、理念與實踐。我們知道,去年雨傘運動持續逾兩個多月,期間觸發了不少藝術家與市民的創作靈感, 連儂牆、撐傘巨人、各式各樣的裝置藝術、畫作、攝影作品,都成為了三個佔領區的重要文化標記。一場自八九六四以至零三七一以來動員最幅員廣闊的雨傘運動,除了包含了如雨落下的催淚彈、沉重的汗水、腥臊的血與淚,還包含了各式各樣的情感與記憶,而運動期間的種種創作與文化實踐,都為這些情感與記憶留下了文化的印記,是香港人的集體記憶與歷史的一筆重要文化資產。

佔領區是短暫的,場地終歸會清場,一切便回復「正常」,但如何將這些寶貴的文化記憶保存,供運動的後來者借鑑,讓學者理出運動的來龍去脈以及整個時空的社會狀態,對於不少曾參與與關注雨傘運動的人來說,都是逼切的課題。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雨傘運動期間,先後出現了 「雨傘運動藝術存庫」、「雨傘運動視覺文化庫存計畫」等民間組織,嘗試有系統地詳細記錄佔領期間出現的各類藝術創作與視覺文化實踐,並為清場作準備,一則建立網站作長遠資料庫存,二則為作品或相關物件尋找短期或永久的庫藏歸宿。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353
  •  2354
  •  2355
  •  2356
  • 2357
  •  2358
  •  2359
  •  2360
  •  2361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