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在6月至7月間,反《逃犯條例》修訂運動逐漸演化成遍及各社區的遊行和不合作運動。政府未有積極回應市民訴求的局勢下,警察成為了政府與示威者之間的高牆,和平遊行後發生警民衝突幾乎無可避免。不少註冊社工遊走於警察與示威者之間,擔當緩和情緒、危機處理、被捕支援的角色。
基於社工的工作性質和專業人士身份,或許大部分人會認為他們的立場是偏向和平抗爭。但是波子(化名)是一名支持「以武制暴」的註冊社工,也是七一衝擊立法會的示威者之一。作為有可能面臨警方起訴的「高危一族」,他接受獨媒訪問時表示,現階段未有打算「流亡」。
正職做社工 抗爭場合擔任行動者角色
波子是一名90後,是經歷過2014年雨傘運動的一代,現時在一家社福機構擔任社工。無論是他的外表還是談吐,都像文人書生,不帶有憤怒青年的戾氣。他的收入穩定,衣食無憂,走上前線參與示威,是因為這六、七月間說到爛了但政府從無正面回應的「五大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