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6,000人遊行爭取成立動保法 倡虐待動物最高囚十年

(獨媒特約報導)政府正就修訂《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進行諮詢,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鄺俊宇昨日(5月19日)發起「誓爭《動物福利法》大遊行」,要求提升條例的罰則至最高判囚十年、成立動物福利法、檢討人道毀滅政策、及成立動物警察。

遊行約有6,000人參與,鄺俊宇形容人數「完全超過自己嘅想像」,又認為現時在港爭取動物福利雖然「面對冷水」,但「如果有香港歷史書,五十年後一定都會記錄呢一日」。

_DSC0109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鄺俊宇

遊行約於下午二時半開始,遊行人士於遮打花園出發,約三時半抵達政府總部舉行集會。立法會議員毛孟靜、陳志全、灣仔區議員楊雪盈、及NPV非牟利獸醫診所創辦人麥志豪均有出席。多名遊行人士亦帶同貓狗參與遊行。

【區選前瞻】梁穎敏健康問題棄連任  IT達人魏志豪擬接棒康怡

(獨媒特約報導)區議會換屆選舉年底舉行,公民黨昨日下午舉行茶聚,現任東區區議員梁穎敏因健康問題,將退下火線。曾任公民黨前立法會議員梁家傑助理的梁穎敏,在去屆接替陳啟遠出任「康怡」區議員,但僅一屆便棄選,預計將由同為公民黨成員、IT達人魏志豪接棒。

魏志豪正職是資訊科技顧問,在康怡花園住了十年,是當區居民。他在今年加入公民黨,不過,他的故事頗為「傳奇」,更一度幾乎加入了建制政黨。魏志豪在2008年認識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莫乃光,才對民主派改觀,「可以話係重新認識民主派」。他形容是年少無知,又慶幸Facebook 的普及,才有更多機會了解政治。

「重新認識」此言不虛,魏志豪曾在其網誌寫道,過去先後投票予工聯會陳婉嫻、葉劉淑儀及民建聯的曾鈺成,「愛國是理所當然、以(建制)鐵票為榮」。今是而昨非,魏志豪對記者解釋,當時對政治的認識不多,只想社會能夠安穩及發展,「了解多點後先知建制派的惡行。」

【區選前瞻】無懼啟德民主派大敗  公民黨90後女生落新區

(獨媒特約報導)公民黨昨日舉行茶聚,向傳媒介紹八名地區發展主任,90後的理大學生梁咏欣落戶九龍城新區「啟德中及南」,硬撼自由黨青年團團長張景勛。在被視為「紅區」的啟德服務,加上民主派在最近兩次的立法會九龍西補選中,更遭建制派拉開近千票的距離,但梁咏欣表明無畏無懼,「唔可以因為怕慘敗,同紅區就放棄成個啟德。」

25歲的梁咏欣就讀理大社會政策及行政系,目前正休學全面落區。她表示,自反國民教育科及香港電視發牌事件時已上街抗議,眼見政府對民意視若無睹,在雨傘運動後更感「做嘢需要身份」,便決定落區服務街坊。

在上屆的區議會選舉,民協及民主黨分別由李庭豐及蘇綺雯出戰兩條「鉛水邨」啟晴邨及德朗邨,即「啟德北」和「啟德南」,但雙雙大敗而回。

選管會提出在今屆區議會選舉重新劃界,「啟德北」的劃界為啟晴邨的六座大廈及市建局項目的煥然壹居,原「啟德南」改為「啟德東」,即德朗邨的六座大廈;並新增「啟德中及南」,包括嘉匯、OASIS KAI TAK、啟德一號、龍譽、天寰,居屋啟朗苑及德朗邨的三幢大廈,即德璋樓、德琦樓和德瑞樓。

潘源良籲保衛廣東話由自己做起 嘆香港人都唔講

(獨媒特約報導)政府近年大力推行普教中,廣東話大有被邊緣化的趨勢。公民實踐教育基金和港大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下午舉行論壇,題為「香港人的聲音」。著名填詞人潘源良認為如要保衛廣東話,便應由自己做起,指香港人如何對待下一代及和家人的溝通,對「捍衛廣東話」有很大的影響。

潘源良指出,眼見不少港人的小孩只和外籍傭工溝通,「香港人自己都唔同細路仔講廣東話,你話你有幾重視?」他承認,對捍衛廣東話同樣感到悲觀,但認為應先盡力做好本份。

_DSC9803

在論壇上,潘源良以「我看見的香港普及文化」為講題,強調自己不是研究普及文化的學者,笑言讀書時不勤力,只是以香港人的身分,及一直從事相關工作而分享,「其實大家聽緊一個大叔,講佢自己嘅故仔。」

黃耀明將發表新歌紀念六四 「我們不能忘記歷史」

(獨媒特約報導)公民實踐教育基金和港大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舉行論壇,題為「香港人的聲音」。歌手黃耀明在論壇上透露,昨晚剛完成有關紀念六四歌曲的錄音,指該曲必須在6月4日前發表,歌詞部分內容為「歷史假使有人定被發現」。

今年是八九六四三十週年,黃耀明慨嘆香港人太習慣忘記,很容易失去聲音和記憶,「我們不能忘記歷史,這(六四)不單是有關中國,更是有關香港」。黃耀明穿上寫有「時代那麼壞,名字那麼大」的T-shirt 出席論壇,指香港要利用一路以來的優勢,「即係吸納和包容別人的能力,再混合成為自己的東西」,「香港,仍然能夠唱歌紀念六四,仍然能夠講時代那麼壞,我們的作品才會和大陸、台灣不同。」

在論壇上,黃耀明以和林憶蓮合唱的歌曲「下落不明」為題,他表示,《下落不明》音樂影像中的片段,其實已把香港文化及正在失落中的表達出來。

元朗人,值得有元朗報紙

2016年人口普查,元朗區有595,018人口。

元朗近六十萬人,有共同的生活經驗:迫西鐵、迫巴士、大馬路長期人迫人,天水圍無野買,鄉郊既元朗居民,就多一重環境問題,像是長期處身一個大地盤。

這六十萬人,不值得有一份報紙嗎?

居民需要的社區資訊,不應只是區議員及社區主任的工作匯報。主流媒體能報導的社區新聞,則多是從全港角度出發,獲較多篇幅的,可能都是「打燒搶殺」。

獨立媒體(香港)支持與地區團體元居民合作,即將出版第三期的《元居民》。回顧首兩期,最受關注的是元朗魚市場本地魚的報導,這是曾食元朗魚,或是每日乘巴士、西鐵經過魚市場的元朗人,才會有更大的共鳴。從魚市場報導及訪問當區區議員、居民,讀者亦了解到該地的未有規劃,以及所謂的居民 vs 魚市場的矛盾並沒有想像中大。

【專訪】海豚保育學會:海洋公園教壞細路 促釋放海豚、停動物表演

(獨媒特約報導)漁護署正就《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修訂進行公眾諮詢,有意見指應擴闊條例涵蓋範圍,納入表演動物,例如在海洋公園被圈養、被逼表演的海豚。本地動保團體連續七年舉行「Empty the Tanks」示威行動,要求海洋公園停止動物表演及困養動物。現時多個國家,包括英國、印度、瑞士、巴西,均已立法禁止圈養鯨豚動物。釋放海豚,實為國際大勢所趨。

被困在公園的海豚,經歷在野外被捕獵、人工繁殖、表演訓練,身心受壓。海洋公園同時推廣減排、減廢等環保概念,但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鄭家泰認為,「如果要犧牲海豚嘅自由,令佢哋出現咁多精神同健康問題,至換到一啲咁基本嘅環保訊息,我哋覺得個代價太大。」更重要的是,動物表演為下一代帶來錯誤的保育訊息,「令人以為人係有權困住動物嚟觀賞,甚至有權訓練動物為人類表演。當小朋友學到呢啲錯誤訊息,佢哋去到野外,都會覺得人係凌駕於動物之上。」

日本漁民捉海豚供水族館 「唔啱用」即場被屠殺

嘉咸街舊式三連幢唐樓 民建聯稱唔洗保育

(獨媒特約報導)市建局中環嘉咸街/卑利街發展項目,近日將罕有的戰前三連幢唐樓嘉咸街26A-C號圍封,打算清拆並只保留澳門「大三巴」式外牆。中西區區議會昨討論,民建聯支持拆卸,反對完整保育三連幢唐樓。

對於被指偷步清拆,市建局規劃及設計總監區俊豪稱「好驚嚇」。他稱市建局一直表示只會保留該建築物的外牆,局方自2007年開始已按照核准總綱發展藍圖進行發展,並一直向區議會匯報,「如果話我地偷步拆卸,係好嚴重指控。」

_DSC9111
目前三連幢唐樓嘉咸街26A-C號已被圍封

荔枝角體育館搭曲棍球場 民主派質疑無得揀

(獨媒特約報導)位於曼克頓山及海麗邨之間的寶輪街政府用地,擬建荔枝角體育館、曲棍球場及地下停車場。民主派深水埗區議員對興建曲棍球場有憂慮,去年11月首次討論時要求當局提交更多資料。事件引來建制派反擊,有區議員以體育館「告急」進行簽名行動,又在區議會提出動議,要求盡快通過計劃。

2018年11月,康文署和運輸署就深水埗寶輪街興建荔枝角體育館、曲棍球場地及地下公眾停車場諮詢深水埗區區議會地區設施委員會,該處面積約為39,000平方米,現時以短期租約形式作公眾及巴士停車場。

馬鞍山人,為馬鞍山發聲

「馬鞍山人/為/馬鞍山發聲」,是《馬聞》報頭的標語。一群馬鞍山街坊,身體力行跑遍社區,報導馬鞍山區內的大小事,希望藉此鼓勵更多街坊一同關心屬於自己的社區、參與社區事務,是創辦這份社區報的理念和初衷。

就算不談政治,社區上也總有政治事宜,例如區議會。觀乎沙田區議會整體形勢,建制派比民主派仍然多一個議席,掌握話事權;但在馬鞍山,情況卻截然不同,11個區議會議席中,民主派佔多達8席。民主派在馬鞍山佔有一定優勢,今年底即將舉行的區議會換屆選舉,馬鞍山勢成兵家必爭之地。

當然,民主不單關乎選舉,更關乎如何把民主理念紮根社區,而掌握足夠資訊尤其關鍵。我們相信,在地的社區報,正能填補這片空白,確保街坊知道跟自己有關、影響生活的事情,讓改變由社區出發。

《馬聞》的誕生,緣於幾位馬鞍山街坊,在去年暑假參加獨立媒體(香港)舉辦的社區報計劃,他們參加為期三個多月的工作坊後,回到社區從零出發,落手落腳做採訪、寫報導,還有排版、發行。印刷好的《馬聞》,都是街坊一手一腳、流著汗水搬回家,再落區派發。

*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1747
  •  1748
  •  1749
  •  1750
  • 1751
  •  1752
  •  1753
  •  1754
  •  1755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