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港式麵包博物館 守護半世紀的街坊味道

「每日賣200個菠蘿包,十幾盤,仲有 30個排包,有兩個師傅做麵包,每日朝頭早六點做到晚上七時,由朝到午都有新鮮麵包出爐。」老闆娘林姑娘說。林園餐廳棲身於富山邨,至今42年,計上第一代在黃大仙中心的舖頭,已經有52年的事。他們仍然堅持每天手造做麵包,在這裏找到的懷舊奶油西餅,如:朱古力三角、蔥油包,可算是港式麵包的博物館。

富山口味的麵包

每逢假日的下午,本來是老人為主的富山邨突然,突然人頭湧湧,街坊在餐廳外,排隊購買麵包,為的就是一個新鮮出爐的菠蘿包。菠蘿包的脆皮,入口鬆脆,麵包鬆軟,令人一試難忘。新鮮出爐的麵包令他們立足於老入為主的富山邨,其門如市,不少慈雲山的街坊,聞麵包香而至,專程坐車到此購買新鮮麵包。

林園餐廳開業52年,林姑娘眼中排包最出名,一日賣三十排,「這是老人村,街坊有不少長者,麵包最緊要鬆軟,容易入口。」他們的排包,比一般麵包舖的淡口,入口鬆軟,絕對是自家製作,適合富山邨街坊的口味,滿載師傅的心機。

港式麵包博物館

富臨員工放9個月無薪假、失業人士申綜援5個月未獲批  職工盟轟政府欠支援

(獨媒報導)職工盟早前向旅遊、運輸、美容等業界人士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八成人有就業不足情況,其餘近兩成人則面對失業情況。有富臨酒樓職員稱由3月起被逼放無薪假至今,亦申請不到綜援,一家六口數月零收入,積蓄已經「見底」。亦有失業10個月的興趣班導師稱,自己在積蓄耗盡後申領綜援,但與社會福利署以文件往來5個多月仍未獲批。職工盟重申,「保就業計劃」及綜援未令惠及大多數失業人士,促政府即時設立失業援助金。

八成受訪者面對就業不足 近半人出現抑鬱症狀

職工盟於9月28日至10月19日期間,向航空、旅遊、運輸、美容、文藝等較受疫情影響的業界人士發放問卷調查。在280份回應中,超過八成受訪者面對就業不足情況,當中七成人稱家庭收入損失一半;近兩成受訪者面對失業情況,近九成人表示損失一半或以上的家庭收入。

在家庭收入入不敷支的受訪者中,近一半人出現抑鬱症狀,四成人與家人間的磨擦增加。整體而言,九成受訪者表示對未來感憂慮,和不滿意政府對失業及就業不足的支援。此外,逾六成受訪者表示,因失業或開工不足的經濟損失而需要申領綜援。但在需要申領綜援的受訪者中,逾六成半人因自身已有保險、住屋租金過高、家庭成員仍有工作收入等原因,不符合申領資格。

【周梓樂死因研訊】周父哽咽呼籲目擊事發街坊致電聯絡:做父母呢一年個心好痛

(獨媒報導)科大學生周梓樂於去年11月將軍澳警民衝突期間,在尚德邨停車場高處墮下重傷,留醫四天後不治。事隔一年,死因研訊今(16日)召開,周父於散庭後哽咽呼籲,若有任何街坊於事發當日在尚德邨停車場或廣明苑目擊事件發生,希望能夠致電其電話96604937提供資料。他又表示,兒子已過身一年多,「做父母呢一年個心都好痛,到最後都要接受呢個現實」。他又感謝當日通知消防員及急救員的街坊,並希望透過死因研訊能找到真相或更接近真相。

在周父作供期間,死因裁判官高偉雄問周父,雖然周梓樂甚少與父母談及私人生活,但有否提及曾參與社會事件,周父指他們沒有討論過這些問題,亦沒有表示因參與社會事件而遇過不快,只知兒子在衝突發生的時間會外出,但「佢落街我唔知佢去邊,無問得咁詳細」。高官續問,事發時是否首次在其屋苑附近首次發生警民衝突,周父指並非首次,亦知道當時因警察夫婦在酒店結婚而引起衝突。

事發後凌晨2時,周梓樂的同學通知周的父母,但周父當時只知兒子從三樓跌落二樓,並不知事發經過,「佢哋話佢中咗催淚彈跌咗落去,去醫院,當時我得一個諗法,快啲去醫院」。在醫院後有義務律師助理將周梓樂的電話歸還給周父,但他不知由誰人撿回,而他印象中電話一直關機。

8.31暴動案開審 控方:無片段證被告實質行為 僅依賴被捕地點、裝備及逃避警方

(獨媒報導)去年8月31日為人大頒布「八三一決定」五週年,多區發生激烈警民衝突。其中在銅鑼灣和灣仔一帶被捕的16名人士,全被控暴動罪名,分拆成3宗案件。早前涉社工陳虹秀等8名被告一案,全部被告經審訊後裁定無罪。另一宗涉及7人的案件,則於今日(16日)在區域法院開審。控方開案陳詞表示,當晚有人在銅鑼灣一帶堵路,又向警方扔磚塊及汽油彈,演變成暴動。控方承認,本案並無片段證被告參與暴動的實質行為,僅依賴法庭就被告在暴動現場附近被捕、身穿的衣著裝備,及逃避警方的行為推論。控方又指,本案並無非法集結的交替控罪。

陳佐豪(25歲)、光纖工程人員金君卿(34歲)、劉宇軒(23歲)、學生郭美均(21歲)、學生許智銳(22歲)、地盤管工陳子揚(40歲)、鄒咏霖(24歲)同被控一項暴動罪。控罪指他們於去年8月31日在銅鑼灣紀利佐治街1號一帶,連同其他人參與暴動。陳佐豪另被控一項無牌管有無線電通訊器具罪,指他同日在銅鑼灣百德新街22至36號外,非法管有一套無線電收發機。

控方:示威者向警扔磚及汽油彈演變成暴動

批教育局「放大事件」  被釘牌前可立小學教師擬上訴:公道自在人心

(獨媒報導)教育局上週四發稿指,一名小學教師在二年級常識科網上課堂教授歷史事件時,出現教學專業錯誤,包括指「英國為消滅鴉片而發動鴉片戰爭」及中國古人鑽研造紙術是「防止動物絕種」,已取消其教師註冊。

涉事教師陳sir (化名)向傳媒表示,自己當時於嗇色園主辦可立小學任教,最初獲聘時未被要求任教常識科,惟因校長要求要才答應兼教。他承認自己對歷史認識不足,對犯下錯誤感到抱歉,但批評「釘牌」的處分過重,質疑局方「放大事件、雞蛋裡挑骨頭」。他明言會作上訴,指業界已出現寒蟬效應,但相信公道自在人心:「正因為香港人太中意呢個地方,我哋嘅公義要自己守護返。」

20201116 可立小學配圖
嗇色園主辦可立小學(資料圖片)

建制促查何富榮涉拖糧兼使用虛假文書 前區議員:唔會查證

(獨媒報導)油尖旺區議員何富榮早前被前助理指控「拖糧」三星期,更要求員工先簽已收薪金的書面證明,讓他向民政處申領開支,並於辦公時間「行街、打機、唱 K」、敷衍對待街坊求助。由建制派組成的「議會監察」今午到油尖旺民政事務處請願,要求調查何富榮涉嫌使用虛假文書、拖欠員工薪酬及公職人員行為失當。被問及有否查證指控,前民建聯區議員楊子熙表明「唔會查證,相信傳媒報導唔會子虛烏有」,促政府部門「查清楚」,「俾機會佢自己解釋」。

楊鎮華
民建聯楊鎮華去屆不敵何富榮,連任失敗

前區議員:街坊話唔係好見到佢

【周梓樂死因研訊】警方未能解鎖周梓樂電話 惟成功解鎖iPad

(獨媒報導)科大學生周梓樂於去年11月將軍澳警民衝突期間,在尚德邨停車場高處墮下重傷,留醫四天後不治。事隔一年,死因研訊今(11月16日)召開,周父周德明指警方曾表示未能成功解鎖周梓樂的iPhone電話,原因為找不到密碼,「佢哋有試過撞唔同密碼,但唔成功開唔到。」惟警方卻能夠解鎖周的iPad,但周父對警方如何開啟沒有印象。周父亦指平日會使用富康花園天橋經過尚德邨停車場,沿外圍的行人通道進入商場。但周父於事發前不知停車場二樓對上是空位,「未發生呢件事之前,我都唔知二樓係分咗高低層」。另外,停車場保安員因事發當晚因有人堵路及警方發射催淚彈,故不需巡邏,只需留在更亭,直至回復平靜才恢復正常工作。

周父於去年11月13日將周梓樂的物品交給警方調查人員,包括其手機及放置家中的iPad。周父指,不知道兒子的電話等有沒有密碼保護,因沒有開過。警方其後向他表示,未能成功解鎖周梓樂的iPhone,因為找不到密碼,「佢哋有試過撞唔同密碼,但唔成功,開唔到。」惟警方卻能夠解鎖周的iPad,但周父對警方如何開啟沒有印象。死因研訊主任葉志康問及,周父是否得悉周梓樂iPad有Telegram程式,周父稱不知道,亦沒有看過通訊內容。

運輸署擬增大嶼山自駕遊配額 離島區議會一致反對

(獨媒報導)離島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今早舉行會議,檢討「大嶼山自駕遊」計劃及簽發大嶼山封閉道路通行許可證的安排,運輸署建議現時每日私家車配額由25個增至50個。議員不分黨派一致反對,斥署方未有改善區內道位彎位、泊車位及許可證問題便「放人入嚟」製造矛盾。

運輸署倡增加配額至50個 稱路段可容納新增車流

自2009年完成東涌道改善工程後,政府放寬每日進出大嶼山封閉道路的旅遊巴士數目為30輛。2016年2月,運輸署更推出「大嶼山自駕遊」計劃,首階段平日私家車配額上限為每日25個,其中5個為電動私家車配額。

根據區議會文件,運輸署最新建議增加逢星期一至五的「自駕遊」配額增加一倍至50個,其中非電動私家車佔40個、電動私家車佔7個,餘下的3個配額則以試行形式供電單車使用。署方另建議以試行形式,增設每日5個出租車配額,以及維持現時旅遊巴每日40個配額,駛入東涌道石門甲以南的嶼南道路。

【周梓樂死因研訊】死因庭今開審 庭內設1:40停車場模型 標示墮樓位置

(獨媒報導)科大學生周梓樂於去年11月將軍澳警民衝突期間,在尚德邨停車場高處墮下重傷,留醫四天後不治。事隔一年,死因研訊今(16日)召開,預計歷時25天,將傳召約40名證人,包括消防員及控制部職員、警員、醫生、政府化驗師及天文台職員等,今早庭上選出3女2男、共5人的陪審團。

庭內擺放比例為1比40的尚德邨停車場模型,該模型約0.5米高,為停車場A的一部份,由警方模型組於今年5月製作。模型為停車場的真實顏色以及設有接駁富康花園的天橋,亦能亮燈,並放置車輛。而模型上蓋則可拿起,有需要時可用移動鏡頭拍攝內在環境。另外,模型內以黑色標貼標示出周梓樂的墮樓位置。

案件編號:CCDI-932/2019(DK)

2樓斜坡

大埔兄弟和富再聚 呂志興領軍爭升乙組

(獨媒報導)本地丙組足球聯賽今日開鑼,下午在跑馬地遊樂場上演和富社企大戰福建,「和富」憑葉佳梅開二度取勝。球迷對和富社企的陣容絕不陌生,陣中有多名前大埔舊將,包括呂志興、葉佳和彭梓?。呂志興對獨媒表示,希望能透過訓練和比賽培養年輕球員,「盡力啦,大家一齊踢好波。」

DSC_6668

「和富社企」球員大多居住在大埔及北區,球隊最近每週練習兩課,安排了多場友誼賽。呂志興指,球隊練習時不太齊人,所以仍需時磨合,「丙組盡量俾?仔踢吧。」

李宗德邀請大埔舊將加盟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1416
  •  1417
  •  1418
  •  1419
  • 1420
  •  1421
  •  1422
  •  1423
  •  1424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