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出現了屯門普高的疑似假球案,再加上林尚義突然去世,早已淪為小眾娛樂的香港足球重新走進了主流媒體的視野。談到香港足球,主流媒體不是緬懷昔日光輝,就是炮轟足總,繼而要求政府監管足總或者足總要大幅改革云云。在「五一」勞動節想起這些討論,卻發覺大家都忽略了球員應該扮演的角色。
球員權益被忽視
提起香港的甲組球員,很多人或許會痛批他們不但實力一代不如一代,而且個別球員的態度欠佳。這大概是事實。但要提升球員的競技水平,又或者令他們對自己的「專業」多一份尊重,不能不檢討既有的球圈究竟提供了一個怎樣的生存環境予他們。事實上,能成為炙手可熱的球星的球員並不是多數,不少球員的薪金微薄,要做兼職幫補生計,球員生涯毫無保障。既然球圈根本沒有提供一個健康的環境予球員,要有潛質的足球選手全身投入當職業球員實在不是易事。即使願意投身全職足球的人,也未必認同自己所選擇的職業是一有前途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