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父李光耀逝世。李光耀可算是現代史上其中一位極受爭議的歷史人物,又或者說,他是歷史上少數所作所為足以留待當世爭議的人物。
活在英國在遠東盛極而衰、冷戰進場非殖民地化蔓延的時代,帶領新加坡由一個舊殖民地的地理概念,成為一個國家。坊間對他所足稱道之處,扣連在新加坡的經濟成就之上;對他的非議之處,是他為國家擺脫『被逐出』的陰霾,卻依舊以保守思想對國家實行強權統治。在經濟成就上,或許部份人會對李光耀的努力大加稱許,但更多的是提及其『亞洲價值觀』的時候,換來多數禮貌上的無言,沒有人真的認真接受,和少數人道破其寡頭封閉的本質。
一個冷靜的現實人物,為着保護自己的生存,以及發覺事有蹺蹊的眼光,使他在日軍征服新加坡後,躲過針對南洋華人的大肅清,隨後又擔當日人的職員以求生。這份現實冷靜的本質,與他同樣現實而精準的眼光,一直貫穿一生。生活於世家大族的李光耀,以其出身萊佛士書院、留學英倫修讀法律的背景,以其法律專業投身協助工人運動之中起家,使自己在殖民勢力退場,走向自治的時候,得以累積名氣,和政治實力,使自己成為大概是當日英聯邦世界中數一數二至為年輕的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