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林村5,000萬「天安門」事件 居民向廉署舉報大埔區議員涉利益衝突

(獨媒特約報導)大埔區議會擬以1億元社區重點計劃部份撥款,在林村興建大型舞台,被網民譏為「林村天安門」。有大埔居民今日到廉政公署舉報,稱多位大埔區議員涉利益衝突,同時要求大埔區議會撤回計劃。

三名「反對興建『林村天安門』行動」代表兼大埔居民,今日到廉政公署總部,投訴大埔區議員在處理審批「林村天安門」撥款上涉利益衝突。「林村天安門」原項目名稱林村許願廣場,區議會在2014年通過由「林村許願廣場有限公司」負責營運。「反對興建『林村天安門』行動」鄭先生指,現任區議員李國英和林村谷區議員陳灶良均為該公司董事,他們又翻查大埔區議會會議紀錄及公司註冊處資料,發現自2013年起,多位明顯有利益衝突的大埔區議員一直參與選定方案、合作伙伴及落實設計的整項審批工作。

五位被投訴的區議員包括李國英,「反對興建『林村天安門』行動」指李身兼「林村許願廣場有限公司」和「大埔林村鄉發展教育委員會」董事,有份參與選定林村項目。林村谷當區區議員陳灶良則是「林村許願廣場有限公司」董事,同樣有份參與審批。

另一名議員何大偉則與「大埔林村鄉發展教育委員會」董事張學明、「林村許願廣場有限公司」董事陳灶良合資經營酒樓多年,並出任社區重點項目工作小組主席,期間一直沒有申報與其他涉及利益衝突的議員的關係。

選舉事務處選民登記制度馬虎 外判輸入資料甩漏多

(獨媒特約報導)由主要泛民主派組成的民主動力,今日下午到灣仔選舉事務處抗議,對該處在選民登記上「甩碌」的情況表示不滿。沙田裁判法院連日處理被投訴的個案,數目多達千宗投訴個案,部份個案原因為外判商輸入資料錯誤,裁判官馬漢璋昨斥選舉事務處浪費法庭時間,今日則指要法庭在9日內處理所有個案並不合理,促當局修改法例。

多個政黨早前向選舉事務處投訴可疑個案,選舉事務處向被投訴人發出法庭信件,部份被投訴人指政黨滋擾,其後民主黨及公民黨均撤回部份投訴。沙田裁判法院連日處理投訴個案,裁判官馬漢璋斥選舉事務處粗疏,部份個案屬錯誤輸入選民資料致引起誤會,浪費法庭人力物力及時間。裁判官促當局修例,延長整理選民登記冊以及處理反對個案的時限。

「非牟利」大晒?回應康文署歪論

攝:梁敏德

康文署副署長吳志華8月26日在《信報》發表《星光大道計劃合公眾利益》一文,回應本人早一天在《信報》發表的文章《康文署違規偷步 市民商界變輸家》。吳文的主旨是「優化海濱大道以非牟利為目的,我們不會讓新世界以營運收益收回任何出資成本」,因此毋須遵從政府頒佈的《公私營合作指引》,亦毋須公開招標。

吳氏的說法是否牽強,大家可從以下三點事實判斷:

界外利益:鄭家純向傳媒承認「項目有助新世界中心增加人流」,印證了我在《偷步》一文的論點:「非牟利機構負責營運並非等於全無利益瓜葛 - 如何設計引導人流、如何安排停車上落位置,如何選擇活動類型和時間,都會影響周邊物業的生意多寡。這本身並非罪過,關鍵在於公平對待所有持份者及以公眾利益先行。」連主事人都承認界外利益,康文署怎能視若無睹?

招標往績:康文署負責活化歴史建築計劃,自2008年起已批出15個項目,全部都是限於非牟利團體投標,並要求中標者長遠自負盈虧。中標團體從這些項目中無利可圖,但依然競爭激烈,例如深水埗雷生春古蹟便有30個團體入標。難道康文署認為非牟利團體招標是多此一舉,過去7年勞師動眾招標評標的功夫皆自欺欺人?

謊言已成文化 航空安全大隱憂

攝:關冠麒

報章爆出民航處新空管系統安全成疑高層仍照過關,令到公眾對香港航空安全的信心開始動搖。自審計署跟進民航處處長羅崇文管理問題後,多名前線空管人員近這一年,不停以匿名信方式向立法會及傳媒透露消息,顯示高層對外訊息有嚴重隱暪。但負責運輸及房屋局一直未有正視及處理,令人質疑局方是否有足夠能力和專業監察部門的運作,確保航空安全。以今年5月23日一場雷雨導致赤鱲角機場癱瘓為例,機管局和民航處隱瞞當中一個極大失誤,香港與空難擦身而過,處方及局方卻視而不見,任由機管局以天氣原因推卸責任。

世紀空難在地面發生

1977年3月27日,發生了民航史上最嚴重的空難。兩架波音747客機在西班牙北特內里費機場的跑道上高速相撞,導致兩機上多達583名的乘客和機組人員死亡。事發的原因,是因為區域性惡劣天氣影嚮,大批航機被逼改飛並滯留在特內里費機塲,其後一架荷蘭航機由於延誤多時急於起飛,在未聽清指示下便進入跑道,剛剛撞上了入錯跑道的泛美航機。

跑道上發生的意外,香港也有。1999年8月22日,一架華航在八號風球下嘗試降落赤鱲角機場失敗,釀3死200多人傷。意外中的飛機失控滑向平行滑行道,當時滑行道上並無飛機。倘若意外發生在今年的5月23日,滑行道上排滿38架飛機,想怕就難逃一劫了。

香港隊輸了!但是……

文:嶸@運動公社

缺少了日前中港大戰獨特的政治含義,這場香港對卡塔爾賽前似乎較不受人重視。但現場目睹那激動人心的最後幾分鐘的我,卻覺得這可能是香港足球歷史上其中一場最重要的戰役,因為它象徵了今天的香港代表隊和香港隊球迷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

賽前奏《義勇軍進行曲》時,如早前兩場主場賽事一樣有觀眾發出噓聲。我坐在花墟道那邊的看台,附近的一個伯伯噓得超級起勁。但大部分觀眾其實都是默不作聲。若十多秒過後,有人開始鼓掌,引得一些人跟隨,似乎是刻意要掩蓋噓聲。而喝倒采聲也基本上隨即消失。到快奏完《義勇軍進行曲》時,近運動場道那邊那邊的看台傳來「We are Hong Kong!」的口號,不知道用意是挑戰噓聲還是挑戰《義勇軍進行曲》。無論如何,球場內六千多名觀眾顯然對應該怎樣對待《義勇軍進行曲》有不同意見,但音樂停止後,大家都是一致地為港隊打氣的。

反同被捕,榮耀上帝?

美國一名女基督徒於日前,以個人信仰為由,拒絕向同性戀者簽發結婚證書,法官裁定她藐視法庭,下令將她收監。

香港不少基督徒以此案為例,指出同性婚姻合法後,「宗教/良心自由」將會被限制,基督徒將要在世俗法律前低頭,放棄自己的宗教信仰,及面對打壓。由於基督徒受法律的限制,而作出「心不甘,情不願」的行為,此舉嚴重影響基督徒的良心自由。基於這「負面」例子,香港基督徒應更謹慎,防止香港成為另一個美國,基督徒們更應大力反對同性婚姻合法化。

在討論前,先說明一件事,這事件的解決方法有很多,而不是「必然」要為了自己的信仰自由而入獄。其中之一,是該基督徒「誠實」地面對信仰,辭去簽發結婚證書的職位,這樣既不會影響自己的信仰自由,又不會違反當地法律,豈不是一舉兩得嗎?為何堅持留在該職位,進行「抵抗」?更向公眾表達,她不會辭職,並繼續在監獄內?這良心的抵抗是不是有點無謂?

保守教派的雙重標準

按保守基督教派的說法,順服是必須的。正如各位在雨傘運動聽到的「教導」,是要求基督徒順服政府,無論政府千錯萬錯,也是上帝所揀選的,所以千萬不要抵抗政府。

以創新為名的剝削—— Uber的種種問題

原文刊於中大左翼學會的部落格︰ http://leftistreloaded.blogspot.hk/

前言

8月11日警方以無牌經營為由,拘捕了5名Uber車司機與3名Uber員工,事件旋即起坊間熱議。網上輿論普遍同情Uber,指它能夠比傳統的士行業提供更為舒適的服務,司機亦較有禮貌。最為重要的是:Uber這類新形創意工業,成功創建出一套「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模式,給予了市民一個成為「自僱人士」的機會。

乍看之下,Uber挑戰了的士車行的壟斷勢力,為交通事業帶來良性競爭;縱然它收費昂貴,並存有潛在安全風險,但整體而言始終比傳統的士行業進步得多,值得大力支持。然而,本文卻要明確指出,這些不過是美麗的誤會。Uber有個漂亮的創意科技外殼,但本質實與的士車行並無二致,甚至比後者更能體現出資本對勞動的剝削。而這種對Uber的熱衷,只會縮窄視野,妨礙我們想像一套以大眾市民利益為依歸的公共交通系統。

Uber在香港

力戰而敗  香港 2:3 不敵卡塔爾首嚐敗績

(獨媒特約報導)香港晚上在旺角大球場對卡塔爾,進行第四輪的世界盃外圍賽亞洲區賽事。守門員葉鴻輝今場擔任隊長,球隊排出433陣式,後防續由法圖斯和基藍馬領軍,前鋒由陳肇麒、麥基和盧均宜擔任攻堅角色。今場比賽再次爆滿,賽前奏出雙方國歌,球場先行播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有球迷發出噓聲,持續接近一分鐘。香港先失三球下,最後連追兩球以2:3不敵卡塔爾,力戰而敗。

IMG_4646

圖:卡塔爾前鋒保迪夫頂入角球,在22分鐘先入一球

「忠誠反對派」(上) :理想主義大陸政策還是出路?

究竟「忠誠反對派」有什麼出路?理想主義的大陸政策又是否到了終結的時候?民主黨與港澳辦副主任馮巍見面,以及劉兆佳隨後回應的「忠誠反對派」論,在政改後牽動社會對不論是民主黨,抑或是整個泛民主派的政治角色再次思考:究竟要向香港社會帶出怎麼樣的大陸政策?

無意個別針對民主黨去討論,畢竟,政治組織的作為,是政治思潮下的結果,而思潮自有其背景。今次民主黨會見馮巍,也是長期兩地互動的產物。自1980年代,形成民主派的過程,是與後過渡期北京聚焦於穩定香港民心的時期重疊;北京以懷柔姿態作出統戰,縱然八九民運嚴重打擊香港人信心,但卻沒有中斷北京在2003年前繼續對港示好的現象。

理想主義的角度來看,政治上相信民主憲政和法治精神,價值觀上相信人與人的利益衝突,能夠平衡以及加以化解。無可否認從會見京官之中,投射出理想主義的大陸政策方向;一方面希望大陸實現民主,也重視守約的共識規範,希望北京能夠實踐一國兩制的信約,認清市民不滿對香港的干預;另一方面,希望透過溝通,能夠平復中港矛盾,解說政改為何失敗,以及梁振英造成社會撕裂;相信能藉着溝通,撇清誤解,從而理順衝突。

新世界做世界

小時候課本中讀到有關香港地貌一課時,必然會介紹維多利亞港。一般課文會形容維港港闊水深,被喻為世界三大天然海港之一。事實上維港以及維港兩岸的建設和發展一直影響著香港的歷史和文化,主導著香港的經濟和旅遊業發展,香港亦因維港而得來東方之珠和世界三大夜景之美譽,維港的確是香港成為國際大都會的關鍵之一。

然而,這些都是俱往矣。多年來,海港因多項填海工程已逐漸由從前的1800多米收窄至800米多一點。水依然深,但港不再闊,因此港內風浪也變得洶湧了。回歸後,兩岸建設了不少屏風住宅及玻璃商廈,還有政府情有獨鍾、獨孤一味、連綿不絕的海濱長廊和海濱長廊,較突破的旅遊休憩建設定是位於九龍尖沙咀海旁的港版星光大道莫屬。此大道巧威威之處是於2011年榮獲國際網站CNNGo全球最爛景點之一,亦是內地劏團慣常訛稱需要收費的景點!而堅離地全脫節的旅遊事務署還每晚準時八點安排於維港兩岸上演「幻彩fing香芒」,以為亂射幾道激光就代表香港很繁華、很進步,其實都只是在噴射光污染。內地客也嫌低層次、娘味重。

維港是塊瑰寶,特區政府卻從來沒有珍惜過及好好利用過。海濱事務委員會2010年成立至今都是零建樹,淪為一個吹水委員會。康文署倒也效率高,零諮詢情況下突然宣布將星光大道擴建和尖沙咀海濱發展工程及其後的管理送給變節梁粉鄭家純的新世界集團。政府突然有這麼一個高效率的部門,怎不叫公眾嘩然!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312
  •  2313
  •  2314
  •  2315
  • 2316
  •  2317
  •  2318
  •  2319
  •  2320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