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許穎婷父母被國安處帶走問話

【獨媒報導】警方國安處今早在沙田展開行動,帶走被懸紅通緝的許穎婷的父母,這亦是許穎婷的母親繼2023年12月後,再次被國安處帶走問話。

現年24歲的許穎婷為前學民思潮成員,在2020年7月15日離開香港到美國,在2022年4月獲美國批出政治庇護。在2023年12月,許穎婷被警方國安處以涉嫌違反「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通緝,懸紅100萬元,並在去年12月被列為「指明潛逃者」。

根據國安處資料,許穎婷涉勾結外國及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在2020年10月起,多次通過不同平台形式,請求外國對中國制裁及封鎖、採取敵對行為等。

警方周五回覆《獨媒》查詢表示,警務處國家安全處於昨日就有關案件展開行動,邀請兩名人士回警署協助調查。案件調查仍在進行中,暫時沒有人被捕。

警方國安處懸紅通緝涉危害國家安全的人士後,「邀請」涉事者的家人及親友協助調查列表:

旅發局去年邀620名KOL訪港 粉絲排名首三位皆為菲律賓

【獨媒報導】美國網紅Speed訪港,引起一陣熱潮。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稱,旅發局曾聯絡其團隊,惟未獲對方進一步聯絡或要求協助。他重申會對任何來港直播的網紅提供任何方式的支援。根據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回覆議員在特別財委會的提問,旅發局去年邀請620名KOL訪港,累計粉絲數目為3.8億。粉絲數目居首位的是菲律賓的Niana Guerrero,有逾9,979萬,而排名第二及第三的,針對市場同為菲律賓。

文體旅局回覆中指,旅發局在2024年主動邀請了來自不同市場(包括內地、東南亞、台灣、日本、南韓及長途市場)的620名KOL訪港,並為其度身訂造個人化主題行程。回覆形容通過KOL們的第一手經歷,可「發放正面口碑予龐大粉絲群,說好香港故事。」

至於邀請的準則為何?回覆中指旅發局會考慮粉絲數量、社交媒體網絡的互動率、專業權威、形象以及目標市場和行銷目標是否配合等,未來一年會續邀更多KOL訪港。

旅發局在回覆中,提供了2024年邀請的十大KOL,居首的是菲律賓的Niana Guerrero,粉絲數目為99,792,651。頭十名中,首三人針對的客源市場為菲律賓、泰國則有兩人,其餘五人分別為印尼、內地、越南、南韓及澳洲,換言之七人來自東南亞。單計頭十名KOL的粉絲人數,已達2.3億。

【Coldplay演唱會】內地男子稱2,000元可帶入場館 警拘3人涉串謀詐騙

【獨媒報導】英國著名樂隊Coldplay 昨晚在啟德體育園主場館,舉行第二場演唱會,警方繼續在場館外巡邏,並拘捕3名持雙程證的內地男女,涉嫌串謀詐騙。2人懷疑早前在網上平台購買演唱會門票,另1名男子聲稱收取2,000元費用,便可帶領他們進入場館。

警方初步調查顯示,一名22歲內地女子及一名19歲內地男子懷疑早前透過網上平台購買演唱會門票,其後一名55歲內地男子主動聯絡,聲稱能收取2,000元費用,並帶領兩人進入場館。3人在昨晚相約在場館外交收,並試圖進入場館。

警方在該名55歲內地男子身上發現一張過期門票及兩張不屬於當日場館活動的通行證,3人涉嫌「串謀詐騙」被捕,現正被扣留調查。

此外,一名男子昨晚在啟德體育園超動感世界外向「放蛇」的警員兜售門票,原本2張999元演唱會門票,索價2,500元一張,並稱可以使用支付寶付款。警員表露身份後,發現該名男子身上有兩張門票,但拒絕透露門票來源,大會及後沒收該兩張門票,並將票控該名男子。

在周二舉行的Coldplay首場演唱會,警方在主場館外已拘捕6人,涉嫌高價轉售演唱會門票,包括1名本地男子,及3男2女持雙程證的內地人。

市民不滿考車牌兩度肥佬提司法覆核 高院裁敗訴 指不符能力或成道路危機

【獨媒報導】現時市民考車不准錄影記錄,一旦路試「肥佬」,容易出現考生與考官「口同鼻拗」的困境。一名女士於2022年及2023年報考私家車牌,均在路試被指犯上「不顧及其他道路使用者」、「軚盤控制不當」、「轉彎時位置不正確」3種嚴重錯誤,連續兩次不合格。該女士不滿結果,向運輸署提出覆核但被駁回,她繼而提出司法覆核要求推翻決定。高院今日頒下判詞,裁定該女士敗訴,指駕駛考試目的是要考生自證有能力駕駛某類型汽車,如果考生不能達致可接受水平,可能對其他道路使用者構成危險,法官直言看不到運輸署做法有任何非議。

司法覆核申請人為鍾慧賢(音譯),答辯人是交通審裁處和運輸署署長。判詞概述鍾女士考車失敗的經過,她分別在2022年11月2日及2023年2月28日考車,均告失敗。她其後向運輸署投訴,並向交通審裁處提出覆核,以及邀請英國機械工程師學會院士盧覺強撰寫專家報告,嘗試重溯被指犯下嚴重錯誤時的事發狀況。不過報告無被接納,覆核亦遭駁回。鍾於是提出司法覆核,稱交通審裁處和運輸署程序不公、援引的法律錯誤、決定不合理。

青衣戲棚開鑼 手工啤日租五千擺檔

【獨媒報導】青衣戲棚(葵青戲棚)今日(4月9日)開鑼,一連五日上演粵劇及進行龍獅表演等,慶祝「真君大帝寶誕」。戲棚設有的小食檔是市民到訪的重要原因之一,晚上市民絡繹不絕。有手工啤品牌首次設檔,負責人本身在青衣居住,兒時已萌生擺檔念頭。他透露五日租金為25,000元,即日均約5,000元,盼能成功回本。

戲棚晚上六時舉行開幕禮,場內市民絡繹不絕,入夜後人流續增。現場設逾30個小食攤檔,大部分小食約30元起,包括約5間小食攤檔售30元一份六粒的章魚小丸子。另有攤檔售100元一份十隻燒蠔,更出現排隊人龍。除了平常的街頭小食,亦有人售賣傳統手作麵粉公仔及「哪吒」造型氣球,吸引不少市民駐足欣賞及購買。

無標題

「人道」毀滅貓狗數量2年升74% 漁護署:大多涉健康和行為問題

【獨媒報導】根據漁護署數據,由署方接收動物後被人道毀滅的貓狗數字,由2022年的334隻,升至去年581隻,升幅逾七成。在立法會特別財委會,民建聯主席陳克勤關注是否因為市民移民,或因新發展區收地上樓後交出貓狗所致。他又關注為何署方的領養優先政策似乎出現改變。漁護署署長黎堅明解釋,被棄養動物當中不少出現健康和行為問題;同時在執法過程中檢取大量走私貓狗,牠們健康狀況非常不理想,經獸醫評估後為了動物福利而選擇「人道」處理。他強調如果貓狗合適領養,會繼續安排。

去年經漁護署接收的貓隻數量是145隻,狗隻是179隻,較2023年合計260隻多出64隻。人道毀滅貓狗的數目則有顯著上升,由2022年人道毀滅54隻貓和280隻狗,升至2023年90隻貓和372隻狗,再到2024年的145隻貓和436隻狗。

兔鼠雀鳥走私急增

【萬宜東壩】李世榮指坐快艇出入危險 倡限駛入的士數目

【獨媒報導】被譽為「香港後花園」的西貢,區內的萬宜水庫東壩近日成為內地旅客的打卡勝地,惟交通情況令人關注,更有旅客乘坐快艇往來麥理浩徑第二段及西灣沙灘。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世榮認為情況危險,建議政府應研究「潮水式逐步放車」,讓的士進入禁區,並在禁區安排工作人員作登記,「同時間只能放30部車、40部車」:「出一架嚟,放一架,用返最傳統方式先。」

有網民近日在內地社交平台上載一條短片,可見多名旅客乘坐快艇,往來麥理浩徑第二段及西灣沙灘。李世榮形容情況非常危險,並關注快艇安全設施不足,「亦都係非法載客情況,係極之不理想」。他要求當局作短、中及長期措施,尤其短期必須解決交通問題,稱警方早前已協助疏導交通,並已去信相關警區要求在五一黃金周到現場指揮交通。


網上圖片

李世榮建議,政府應研究「潮水式逐步放車」,讓的士進入禁區,並在禁區安排工作人員作登記,「同時間只能放30部車、40部車」:「出一架嚟,放一架,用返最傳統方式先。」他希望,當局長遠應擴闊往來北潭涌及東壩的道路,從而提高交通暢達性。

公屋戶反對收屋上訴個案兩年間升七成 大部分涉富戶政策

(獨媒報導)政府近年大力打擊濫用公屋,被指「濫用」的公屋戶可循房委會的行政渠道上訴。房屋局向立法會特別財委會提交的文件顯示,公屋戶反對交還公屋的上訴個案於2022年至2024年間上升75%,就「富戶政策」的上訴個去年大幅上升,佔全部上訴個案約三成。房屋局表示為了加快處理上訴個案,積極「精簡處理程序」和增加在平日傍晚和周六早上的聆訊節數。房委會上訴委員會人數,亦由以往約100人增加至130人。

數名議員在立法會特別財委會,向房屋局問到過往3年的上訴數字,以及每年確認、修訂和取消「遷出通知書」的數字變化。

「富戶」上訴佔去年個案約三成

當局回覆指,上訴個案由2022年的1,054宗,上升至去年1,846宗,升幅有75%。欠租個案的上數去年佔整體18%;丟空單位或有未經認可人士入住的上訴個案,佔整體33%,餘下佔最多的是「其他」類別的上訴個案合共有902宗,當中包括富戶政策、離婚、扣分制或貯存違禁藥物等。房屋局註明,2024年急升的「其他」類別上訴,超過65%涉及富戶政策的個案,即有超過586宗。

港鐵指東涌東站已完成地基 下周六晚東涌站往來欣澳站提早收車

【獨媒報導】港鐵將於下周六(19日)進行東涌綫延綫項目的第二次道岔安裝工序,當晚東涌綫往來東涌站至欣澳站的服務會提早2小時至晚上約11時收車,並提供來往東涌站至欣澳站的免費接駁巴士,呼籲乘客預早計劃行程。至於項目進度,港鐵表示東涌東站已完成地基工程,現正進行車站月台、大堂及兩個出入口等的主體結構工程。

連接東涌東站的大型路軌改道工程須進行共四次道岔安装工序,港鐵去年10月已進行第一次工程,而第二次工程將於下周六(4月19日)深夜進行。港鐵今日舉行記者會,簡介東涌東站的工程進度及19日當晚的東涌綫服務調整安排。


李嘉良

孫玉菡:「兩元兩折」不遲於2026年4月實施

(獨媒報導)《財政預算案》中宣布調整「二元優惠計劃」,10元以上車費改為「兩元兩折」,每月車程上限240程。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今早在立法會特別財委會宣布,方案將不遲於2026年4月實施,比原定提早五個月,稱可額外節省2.6億,限程則於再一年後實施。當局早前稱,2025/26至2029/30年度可節省約26.4億,故提早實施後節省額將增至29億。

無標題
孫玉菡(資料圖片)

60至64歲使用10元以上車程比例較高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