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國際足協擬處分 建制組織成員:噓國歌係佔中的延續

(獨媒特約報導)足總行政總裁薛基輔昨日對傳媒發聲明,講述今月8日香港對卡塔爾「比賽期間發生的事件」。他提到,國際足協已就當晚的兩件事展開紀律調查,當中包括噓國歌事件和有球迷向賽內投擲紙包飲品。薛基輔透露,在國際足協的信中指出,兩宗事件違反了國際足協條列(國際足協紀律章程第65ff條)和國際足協球場安全及保安條列;並已要求香港足總在22日前提交相關資料。Now新聞台節目《大鳴大放》昨晚討論事件,青年香港總幹事鄧德成表示噓國歌是去年佔中的一種延續,令香港人撕裂:「霸條街,阻係阻你之嘛,同現在罰的是罰足總一樣!」鄧認為應該加強教育球迷,避免再發生類似事件。

東方體育會總監梁守志講述當日情況,在港隊球迷區有數十名球迷噓國歌,當時有球迷用拍手遮掩噓聲。他表示,睇波始終係睇波,不應該諗「其他既野」。他認為由足總主席叫人不要噓,難免會有反效果,如果當日由守門員葉鴻輝作呼籲,可能較有效果。

鄧德成又表示,球迷噓國歌一定唔啱,因為體育精神行先。他質疑噓國歌的人是否球迷,又指有網媒在賽前呼籲人拉隊入場「另有目標」。他認為是有人要借用球賽的場合做一些令人不快的事情。他更多番強調,當日噓國歌的人不是「球迷」,指愛一個人怎會害一個人。梁守志表示同意。

【東北被告點諗 1】被告初哥林朗彥、朱偉聰

(獨媒特約報導)編按:去年反新界東北示威者,在6月13日「衝擊」立法會,13人被落案起訴。這宗「東北六一三案」開庭第四天,被告懷著怎樣的心情進入法庭?來自不同家庭背景、政治圈子的他們,每個人面對的壓力又是什麼?香港大型抗爭及群眾動員暫告一段落,抗爭者面對的是一波又一波的檢控及思想衝撃。這單看似非凡的非法集結及強入進入立法會的案子,背後卻反映著議會與人民之間的關係?

林朗彥:好無實在感

前學民思潮成員林朗彥今次是第一次正式上庭聆訊,他感受最大的不是壓力,而是「好無實在感」。被問到有沒有作最壞打算,他如此答道,「唔係好知點咁,個問題係我都唔係好知咩叫做好。我知有可能好似葉寶琳咁坐咁耐(編按:土地正義聯盟執委葉寶琳在6月6日與新界東北示威者進入立法會大樓,早前被判囚兩星期),律師都有同我講情況唔係太好,無得打,始終無法律知識,所以自己都唔係太明。」他總結說,不是太懂得判斷。

泛民成立與中央溝通聯絡小組 內部交換訊息

(獨媒特約報導)泛民主派於9月4日的泛民會議討論與集思後,決定成立4人「民主派聯絡小組」,作為泛民政黨之間就與中央官員溝通事宜的聯絡平台,由公民黨郭榮鏗任召集人,成員包括民主黨劉慧卿、工黨何秀蘭及負責連絡其他泛民政黨的教育界葉建源。郭榮鏗指小組屬內部溝通,將來京官約見個別政黨時,透過該黨的聯絡小組將消息知會其他黨派,交換訊息和展開討論等,又強調尊重黨派自主,小組不會捆綁意見,亦不會代表政黨作任何表決。

范國威拒加入機制

郭榮鏗表示,鑑於泛民就一國兩制及與中央官員會面等問題時有討論,因此設立4人聯絡小組,建立交換訊息的平台。他指事前4位代表各自徵詢22位泛民立法會議員的意願,只有新同盟范國威拒絕加入機制。負責聯絡范的葉建源回應記者詢問時表示,應該向范國威本人查詢原因。

馮巍會面後「溝通可做得更好」

關於難民,政府不想你知道的事

1940年代,歐洲經歷了一場嚴重的人道危機 - 為了逃離納粹德軍的魔掌,成千上萬人離開家園,逃難到其他國家。流離失所的難民不計其數。二戰過後,整個歐洲大陸都在反思:為何我們會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為何我們會容許人的道德和尊嚴墮落至此?在這樣的背景下,二戰勝利國發起了制定普世人權的計劃 。1948年,《世界人權宣言》誕生,隨之而來是各種確立人類基本權利和尊嚴的公約,包括《1951年難民地位公約》。這份公約確認了簽署國必須歇盡全力互相合作,保障難民基本人權。

2013年,全球因戰亂和衝突而流離失所的人突破了五千萬 - 是二戰以來最多 。2014 年,每天有四萬兩千多人為了逃離戰爭和各種暴行逃離家園 ;單計敘利亞,2015年就有超過四百萬的人流離失所 。

今天,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比二戰後要蓬勃得多;然而,面對二戰以來最嚴峻的難民危機,各個於當日簽了各項人權公約戴了光環的政府,面臨「找數」(確保難民人權) 的一刻,問的問題居然不再是當日的:「為何我們會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而導致難民流離失所)?」而是:「為何這些人要來我們國家?」

更甚的是,各國為合理化自己「走數」的意圖,就透過輿論將民眾的著眼點轉向國家邊界、福利、公共資源和國家安全等。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大臣夏文達指難民會影響社會架構 ,並稱移民為「來掠奪的人」 。

然而事實是否如此?

社民連左翼廿一聲援日本反安保抗爭

(獨媒特約報導)日本參議院預料今日通過新安保法案,社民連與左翼廿一到日本領事館請願,聲援抗爭中的日本學生和人民,高叫口號「戰爭法案粉碎」、「反對安倍軍國主義」和「反對習總軍國主義」等口號。

出席行動的余煒彬表示安倍政府鬼崇,迂迴行事,避過全民修憲,逐步解禁集體自衛權,通過新保安法案。他又指去年7月安倍政府已就憲法第9條「釋法」,變相架空憲法第9條。他批評安倍政府推行新安保法案是資產階級與政府合謀的特權操作,犧牲及出賣人民利益,把人民拖進戰爭深淵。

余煒衫亦提到去年的雨傘運動獲不少日本人聲援,表示世界人民互相友好,應互相支援。他指真正的敵人不是日本人,而是日本安倍右翼政府及中國共產黨等特權政府。

社民連吳文遠則表示,如果新安保法案有民意支持,推動全民修憲便行,現在日本爆發新一輪全民抗爭運動,證明日本社會反對戰爭法案。

記者:陳子雲

回應西樓角花園偷步斬樹 建築署:遲早都要移除 建制派紛紛讚好項目

圖:建築署總工程策劃經理梁健德

(獨媒特約報導)荃灣區社區重點項目計劃「重建西樓角花園」早前被揭發偷步斬去四棵樹,並將半公園範圍圍板進行工程。荃灣區議會社區重點項目計劃專責小組星期四召開會議報告其重點項目的進度。建築署總工程策劃經理梁健德回應指被斬的4樹因健康問題及安全理由「遲早都要移除」,新民主同盟地區幹事王佩芝其後回應獨媒查詢時指,其說法並不正確,因已前設立法會必通過荃灣區的一億項目撥款,重申漠視立法會偷步動工就是違反程序公義。

建築署總工程策劃經理梁健德在會上多次重申,偷步工程為誤解,解釋重建西樓閣花園必須於招標前進行前期勘探工程,準確釐定地基、電線、樹根等位置,減低不明朗因素,避免影響工程進度。梁又回應偷步斬樹事件指,該4棵樹受準備工程影響而需斬除,又指曾做過樹木檢查,發現健康情況欠佳,及接近掘坑工程,而其中一棵遭蟲蛀,考慮樹的存活率與健康,以及工人安全,早前已得到規劃處,康文署同意,是「遲早都要移除」,而基於安全理由,決定提早移除。

置富山谷擬建屋 藏百年牧場遺址

(獨媒特約報導)去年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宣布放寬薄扶林一帶發展限制,並擬重建華富邨,將邨民安置於置富花園旁的綠化地帶。由置富花園居民組成之「南區綠化帶改劃關注組」及一眾學者,過去一年進行實地考察,驚覺山谷內別有洞天,除具豐富自然生態,更有百年歷史的牛奶公司牧場遺址,促叫停發展計劃,改劃為生態古蹟公園。

關注組前日帶記者走進置富山谷,介紹谷內極高的生態價值。據關注組統計,谷中有34棵直徑超過一米的古樹,當中包括香港少見的印度橡樹,以及屬瀕危的土沉香。山谷更有不少珍貴物種,如受威脅的小棘蛙及多達60種鳥類,更有瀕臨絕種且香港特有的短腳角蟾。有份參予物種調查的浸會大學生物系講師宋亦希博士指,短腳角蟾若在香港消失就等於在世界上消失,又認為若更有系統地做紀錄,相信可找到更多物種。

我要真一級 保留邵氏片場

古物諮詢委員會維持邵氏片場的 23棟建築群,一級的歷史評級。但除了行政大樓,其餘22楝的建築皆維持2至3級的評級,甚至沒有評級。邵氏片場多為六十年代建築,是世界最大的私營片場,可供五千人自給自足的小城鎮,世界罕見。 現時歷史評級無法阻止建築清拆重建,發展局應立即列邵氏片場為法定古蹟,保留香港東方荷利活的僅存遺址。

現時將建築群整體評級,再將建築群內的建築獨立評級,為香港首次整體評級。昔日,政府山保育案例中都分開個別建築物評級,沒有整體的概念。這次引入外國流行的保育區(conservation area)概念,以整體出發,讓個別沒有評級的建築物可容許內部改動,但真正的保育區必須符合街道景觀,高度規限,亦必須保留建築物的外觀,而保持區內的統一氛圍。外國的保育區例子,包括︰英國的Bath、牛津古城、新加坡的牛車水,意味不單一楝建築被保留,也要維持範圍內的歷史感。香港被人詬病是過去四十年,無法實行保育區,落後於台灣、澳門和廣州,現時正立下良好先例。

海洋公園旅客迫爆致大塞車 南區區議會譴責

(獨媒特約報導)近年海洋公園遊客屢創新高,但同時為南區帶來大量旅遊巴及私家車,不時因此而引致南區大塞車。黃竹坑區議員、民主黨的徐遠華今日(9月17日)在南區區議會提出動議,譴責園方沒有採取有效的交通管理,對南區交通帶來「嚴重衝擊」,11位建制派議員提出另一項動議,「責成」運輸署、警務處及海洋公園須制定「有效的交通管理措施」。海洋公園派代表出席區議會會議,向受影響的市民致歉,並提出一系列包括代客泊車服務的改善措施。兩項動議在全體議員贊成下通過。

IMG_2265

不要錦上路起樓的9個理由

今日下午四點後在西鐵站派的單張,「不要西鐵站起樓的九個理由」,主菜是劉建華和陳素珊的畫。「情人眼裏出西施」,八鄉明明已經沒那麼美,但這就是我們的家,我們就是相信只要努力經營,八鄉和錦田一定會成為香港鄉郊復興的典範。嫌字太小看不清的話,記得來西鐵站拿一張啊。

不要西鐵站起樓的九個理由

政府兩年前提出在錦上路建新市鎮,西鐵上蓋連周邊農地總共要新增九萬多人囗,規模之大令八鄉錦田居民嘩然,擔心鄉郊環境面目全非。月前,政府向城規會申請先在西鐵站和八鄉車廠上蓋建私樓,諮詢期至九月十八日(星期五)止。現任區議員無意反對 9 萬人發展大計,卻另提議擴闊錦上路,似是意在談判,同時暗渡陳倉。《地區報(再生號)》綜合了九個「不想錦上路西鐵站起樓」的理由,讓居民寫意見書給城規會時參考。

1)繁忙時間還能搭到西鐵?政府已規劃屯門站至元朗未來人口增加逾四十萬,已遠超西鐵負荷,若再要在錦上路放九萬人,只會「搭沉船」,連目前的居民也上不到西鐵。

2)城市化就是地主發財,很多住了幾代的村民卻失去家園。

3)住在八鄉錦田就是想避開高樓大廈。

4)西鐵站空地是居民最重要的公共空間,也是香港市民假日抖抖氣的地方。香港再找不到另一個有「假日氣氛」的鐵路站了!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308
  •  2309
  •  2310
  •  2311
  • 2312
  •  2313
  •  2314
  •  2315
  •  2316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