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編按:去年反新界東北示威者,在6月13日「衝擊」立法會,13人被落案起訴。這宗「東北六一三案」開庭第四天,被告懷著怎樣的心情進入法庭?來自不同家庭背景、政治圈子的他們,每個人面對的壓力又是什麼?香港大型抗爭及群眾動員暫告一段落,抗爭者面對的是一波又一波的檢控及思想衝撃。這單看似非凡的非法集結及強入進入立法會的案子,背後卻反映著議會與人民之間的關係?
林朗彥:好無實在感
前學民思潮成員林朗彥今次是第一次正式上庭聆訊,他感受最大的不是壓力,而是「好無實在感」。被問到有沒有作最壞打算,他如此答道,「唔係好知點咁,個問題係我都唔係好知咩叫做好。我知有可能好似葉寶琳咁坐咁耐(編按:土地正義聯盟執委葉寶琳在6月6日與新界東北示威者進入立法會大樓,早前被判囚兩星期),律師都有同我講情況唔係太好,無得打,始終無法律知識,所以自己都唔係太明。」他總結說,不是太懂得判斷。
他形容最大的壓力點已經過了,「警察是在我家拘捕我,而我爸是警察……於是,情況怪怪地,由不是特別支持到矛盾…爆發、惡化。」他續道,「不過半年前搬了出來,自己打理自己生活,身邊都是社運朋友,所以都沒有冷言冷語。」
面對多天的審訊,他有很強烈的感覺是,整個抗爭是一體的。「以前會覺得議案過唔過到,就係嗰一刻的事。但……由東北村民組織,到激烈的行動,到審判……現在身處在這一點,真的覺得所有事都是一體。」他指,即使網絡及媒體都不太關注,讀者未必一定有興趣,但都希望大眾可以多點留意。他指,「現在多點經驗,會想可否成立民間攝影隊,好似會在庭上作供有幫助。」
朱偉聰:長知識了
「我們相信公民抗命,是希望為社會帶來改變,或者透過行動感染他人,而不是看後果決定是否值得。反東北發展不只是講求理念,更是要說服他人要抗命去抵抗不公義。」剛脫離學生行列投身民間團體的朱偉聰,在審訊期間訴說他整個被捕後的生活壓力如此說。
他得知被捕時,其實是剛與「大專政改關注組」成員開會,「家人打(電話)來說有差佬上門找我,要我第二天去警局報到。」他的不安卻是因為之後一系列的抗爭──他之後參與罷課、雨傘運動,在旺角留守時其實都想站得更前,無奈被捕後身上有法庭保釋令。「這不但是個人壓力,更是對戰友的壓力。他們都會替我擔心,因為一拉就必須還押監房,直至審訊。」他最後決定做支援角色,卻有感有愧於戰友。
「即使參與了社運兩三年,又經歷了雨傘運動這個前所未有的運動,每個人的壓力都不一樣。相比起其他社運老手,當然有點不同。你估個個都係黃浩銘咩?」不過,他經歷了三次的審前覆核,連日來的審訊,他又別有一番體會:「整體來說,對自己來說,這是知識上的增長,了解盤問的方向就知道有什麼仔細地方要留意,之後抗爭都可預備得更好。特別係之後的抗爭只會愈來愈多……」
他回想起一點令他疑惑的地方,「當法官問各位被告是否認罪嗰陣,黃浩銘答這是政治檢控,我不認罪。個官回應呢度係法庭,唔係俾你表達政治訴求既地方。但係呢啲案件係遊行示威,究竟是否可以完全撇除政治立場,只是純粹睇行為呢?」究竟可否做到真正的司法獨立,相信要交由司法系統來說服我們。
記者:Kristine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