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香港記者協會原定於1月連續兩周舉行每年一度的記協盃比賽,但突然遭位於石門的賽馬會傑志中心取消租用場地﹐賽事需要押後。記協之後改為租用康文署轄下的跑馬地遊樂場足球場,但署方今日宣布,跑馬地遊樂場8號七人人造草地足球場將於2月7日(本周五)至3月31日暫停開放,以進行維修工程,意味記協盃又要告吹。
(獨媒報導)本港不少樓宇老化情況嚴重,出現滲水問題,負責跟進個案的滲水投訴調查聯合辦事處,近年被指處理個案成效低。民建聯發表倡議書要求政府改革滲水辦,包括全面應用新科技調查及壓縮調查程序。滲水辦現時只會就單位滲水位置濕度等於或高於35%,才作基本調查。立法會議員陳恒鑌建議,當局可將屋宇滲水指標下調,即按滲水程度及對住戶的影響制定不同跟進措施,其中濕度達30%至34.9%個案,可列入觀察名單,應派員每月巡視一次。
在2003年沙士後,食環署和屋宇署聯合成立滲水投訴調查聯合辦事處,滲水辦在調查時會先確定滲水情況,如發現滲水位置濕度等於或高於35%及懷疑滲水問題由其他單位引致,便會進行基本調查,即派員到訪涉事單位作測試及覆檢滲水情況。如未能找出源頭,滲水辦一般會委聘顧問公司職員,進行地台蓄水、牆身灑水及反向壓力測試。
覓得源頭比率低 陳恒鑌:市民見住道牆漏水非常心酸
【獨媒報導】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今月公布,香港稅務學會提出多項建議,並指現時財政儲備,相對其他國家而言未到危險水平。稅務學會提出為多個「戰略行業」推出稅務優惠,亦建議為輸入運輸、餐飲、建築業的內地「專才」提供稅務優惠,例如僱主支付內地僱員住宿費和交通費,可獲最多200%利得稅稅務扣減。減稅優惠勢減庫房進帳,有否「開源」建議?會長石詠文指現時未必是開徵消費稅的好時機,尤其是美國一系列保護政策,香港要保持外企投資。不過學會同意將超高收入人士的標準稅率提高至17%。另外學會又指,締造更有利的營商環境,吸引更多企業來港經營,相信可以增加政府收入。
現時財政儲備亦在2024年10月底降至5,709億元,香港稅務學會名譽秘書曾詠雅表示,政府財政儲備下跌不需要過分擔心,指香港過往習慣擁有龐大財政儲備,市民心目中能認為「跌得好緊要」,但相對其他國家而言未到危險水平,如政府需要動用資金,發債亦是可行方法。
邵家臻校友於2025年1月10日辭世,我們以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的校友身份,撰寫了一篇悼文。我們邀請了歷屆浸大社工系校友聯署,以校友的共同身份,一方面表達哀悼思念之情,另一方面記念並肯定阿臻對浸大社工系、社工教育、社工業界及社會發展的貢獻和付出。
悼文共獲261名校友聯署,當中具名的有195名,不具名的有66名。聯署的校友涵蓋浸大社工系的所有課程,包括升格為大學前的「社會工作文憑」,升格大學後的「應用社會服務副學士」、「社會工作(榮譽)學士」、「社會政策社會科學(榮譽)學士」、「社會工作碩士」、「輔導學社會科學碩士」、「社會工作社會科學碩士」、「哲學碩士」及「哲學博士」。聯署的校友的畢業年份橫越五十年,由1973年至2024年,更有將在2025年畢業的師弟師妹參與聯署。校友的畢業屆別如下:
【獨媒報導】新世界發展旗下K11 MUSEA今日宣布,曾五次奪得世界足球先生、葡萄牙球星基斯坦奴朗拿度的「CR7®生活博物館」,將於今年7月在K11 MUSEA 6樓K11 Art & Cultural Centre Kunsthalle開幕,預計吸引1,200萬名訪客,包括來自世界各地的球迷,大幅帶動K11 MUSEA的人流及銷售,並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世界旅遊之都的地位。
C朗拿度目前在其出生的馬德拉群島,已有一座CR7 博物館,門外更有一尊基斯坦奴朗拿度的銅像。K11 MUSEA表示,今次是「CR7®生活博物館」首次登陸亞洲,展覽為期一年,預計將大幅帶動K11 MUSEA的人流及銷售。
K11 MUSEA稱,生活博物館將展示C朗拿度的職業成就,包括職業生涯中的獎項及紀念品,更會運用尖端科技,為訪客呈現一個嶄新且沉浸式的體驗,生動地呈現C朗拿度的傳奇一生。另外,訪客可與真人比例的C朗拿度合照留念,並透過互動多媒體裝置感受C朗拿度如何啟發年輕一代及追夢者。
【獨媒報導】本港去年12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按年跌9.7%,連續十個月下跌,全年更下跌7.3%。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期望,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可以吸引不同國家旅客來港,稱縱使旅客消費模式已改變,但仍希望本港人流能夠暢旺:「但始終有人流總好過無,因為去到長假期,其實香港真係好empty,你見到紅隧唔塞車都已經⋯⋯唔係一個好嘅sign囉。」
政府統計處昨日發表最新零售業銷貨額數字,去年12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328億元,較2023年同月下跌9.7%。謝邱安儀今早在商台節目稱,對數字感到失望,但指「知道係會有跌幅,而且跌幅為高單位數字」,因去年為高基數環境:「上年嘅生意唔係話好好,但原來可以更差。」
她表示,雖然數字屬於預期之內,但亦不理想,分析指港人在去年外遊及出外消費嚴重,尤其12月為傳統長假期,加上港元強勁,外地匯率較弱。
【獨媒報導】面對財赤政府要開源節流,刀口指向社福、醫療、教育三座開支「大山」。前運輸及房屋局長、教大公共行政學講座教授張炳良在《明報》撰文指,回歸後政府財政紀律逐漸鬆弛,有時出現高層民粹、派錢解決問題的作風,增加財政負擔。他又指現屆政府求成心切、大興土木,財政儲備急跌下,社會紛紛主張削減開支。他認為節流忌急就章,應先考慮考慮凍薪,精簡架構程序,檢視近年巨額項目的成本效益,並指削支必有陣痛,高官議員更應率先與民「共渡時艱」。
張炳良在《明報》觀點版撰文,直指現屆政府求成心切、大興土木、廣開戰線,財政儲備由2018年3月底11,000億元高位,跌至5,709億元,只相當於9個月左右的政府支出。
【獨媒報導】工聯會創始人、「東縱老戰士」潘江偉上周五在北區醫院病逝,終年102歲。工聯會稱潘江偉的逝世令人哀痛,指其一生愛國愛港,將一生獻給香港愛國工運事業和國家發展壯大,為爭取及維護工人權益、香港順利回歸祖國及長期穩定繁榮,為推動國家發展付出畢生精力,作出重大貢獻。
工聯會昨晚發訃告,潘江偉在1923年出生,在抗日戰爭期間曾加入東江縱隊,在戰後投入印刷行業的復會、建會等工作。他在1961至1980年間擔任工聯會副理事長,1980至1986年為工聯會理事長。
另外,潘江偉在1978至1983年曾任廣東省人大代表,1983至2003年曾任全國政協委員,在2015年獲國家頒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
工聯會形容,潘江偉是英勇衛國戰士、反帝反殖鬥士,其一生愛國愛港,將一生獻給了香港愛國工運事業和國家發展壯大,為爭取及維護工人權益,為香港順利回歸祖國及長期穩定繁榮,為推動國家發展付出畢生精力,作出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