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議會選舉臨近,各界的籌備工作亦開始啟動。在一場選舉當中,若大家是以正當手段參與競爭,勝者當然名副其實的、眾望所歸,而落敗者也只得心服口服。然而,過往的經驗告訴我們,勝者的光環似乎不是每次都名正言順,有些落敗者只因輸在選民登記冊的千瘡百孔,與及選舉期間才突然大量湧現的幽靈選民。
令我們最深刻的個案,無論傳媒或民主黨都必定會數在2011年中西區出選的莊榮輝。2011年的區議會選舉,民主黨的莊榮輝在西環選區中以24票之微敗給民建聯的張國鈞,但莊榮輝在選舉後追查,發現該區的6座已拆卸大廈中竟然有118名登記選民。但即使有這重大發現,選舉的結果已經無可推翻,只是「種票」疑雲仍未消退,到底這些數字有多少是純粹選民沒有更新住址,又有多少是其他人士的「精密部署」?答案我們無從稽考 。但是,我們希望大家在公平公正制度下選舉,也希望對任何一個政黨或無黨派人士公平。
然而,當莊榮輝提出選舉呈請時,卻遭高等法院法官判為敗訴。理由是無法例規定選民搬遷時要申報。如此明顯的漏洞也可給蒙混過關,選舉事務署的登記制度及其公正性進一步受到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