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反送中運動至今,已有四人表達立場後輕生,昨晚有市民於愛丁堡廣場發起悼念活動。
參與的市民魚貫排隊獻花、默哀、上香、點起燭光,有人圍起來唱聖詩,有人發起「樹窿區」為人提供一片被聆聽的區域,一切井然有序地安靜進行。
活動開始前,50多歲的李先生和外傭在一旁等候。他坐在輪椅上,說話有時停頓,時而不清。記者訪問他時,他說了幾句就咽哽起來:「啲學生妹為咗我哋死咗,好傷心。」
香港經歷兩次過百萬人上街遊行,警方於6月12日以橡膠子彈、催涙彈武力清場,到上星期7月1日示威者一度進入立法會,政府依舊未有正面回應民間訴求。他就:「政府愈嚟愈差,唔理我哋。政府做得唔啱,(年輕人)冇第個方法去做,以死相諌啊。」
(有嚴重劇透。)
《教束》的宣傳口號是「拒絕妥協,逆權學生反擊戰」,全劇充滿政治隱喻(甚至是明喻)。然而我認為這劇更重要的主題其實是成長、救贖,和扣問教育意義為何。
話說今年日本有兩大話題作,均是校園劇。其中一套是有「神劇」之稱的《3年A班-從此刻起,大家都是我的人質》,令一套則是《我的裙子去哪了》。《3年A班》講述班主任柊一颯某天突然炸毀部分校園,隔離3年A班,把自己所有學生禁錮為人質。《我的裙子》則是一位著裙的同性戀大叔獲校長邀請成為某班班主任。兩套劇都是出位老師以震撼教育方式教導學生,批判社會歪風和偏見。比較起來,《教束》的劇情相對平淡。然而當中卻是展示另一種教育:老師和學生在困境中共同成長。
劇集開始時的學生會選舉,充滿奇趣。我自己看得非常有共鳴,皆因與母校某年的學生會選舉情節神似。然而講到全劇的高峰,當然是轉直資抗爭。當中有三個很累的人,而三人最後到找到救贖。
獨媒有幸與大家走過這個風雨六月,承蒙大家支持,在七一街站籌得13.7萬,而每日都在網上收到大家的捐款及支持,實在萬分感謝大家。
作為只有三個職員及一班無償公民記者的小媒體,我們會繼續盡最大努力,在報導真相及維護新聞自由上,出一分小小的力。
香港人,大家在各自的崗位上也要加油!
月捐支持
網上自訂捐款額
銀行戶口:恒生銀行 221-543853-001
距離今年11月區議會選舉,只有不足半年時間,獨媒會繼續在議會新聞及社區新聞這兩片戰場上加油。我們目前正支援兩份實體地區報馬鞍山的《馬聞》及元朗的《元居民》出版,本月中會公開招募有意出版地區報的團隊成員,望能令地區報遍地開花,令區議會新聞及社區新聞真正與社區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