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媒特約報導)今日為去年佔領運動前的罷課行動一週年,浸大學生會星期二晚舉行講座,討論雨傘運動後的社運前路,包括公民抗命及以武制暴兩條出路。本土民主前線發言人黃台仰認為在面對中共殖民的形勢下,勇武抗爭是唯一出路。前學聯副秘書長岑敖暉則表示,大型的社會運動是和政府搏奕的過程,必須要有效地出牌,不然在勇武過後卻未能影響政權的決定;而且每名參與者所能承擔的後果及程度亦有不同。
岑稱雨傘時和沒選擇和更多市民「去傾」是錯誤決定
岑在講座中重提學聯在928時曾被指「叫人散水」,他表示是因為有消息指當晚用橡膠子彈,因為有需要對街上的人負責任,不能讓他們在危險的處境當中。「事後可能真係錯的決定,但需要對當時街上的市民負責。」他表示,當日網上的「血洗金鐘」訊息的確影響了學聯的決定。他又提到,雙學在佔領運動期間沒有選擇和更多市民「去傾」,而是和佔中三子等成立五方平台是錯誤決定,令消息未能流動,更多人參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