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口親歷郊野垃圾](/sites/all/themes/inmedia_2021/images/white.gif)
(圖︰點算垃圾)
初三(21-2-2015)一行廿三人的義工參與,一同上獅子山執垃圾,自己的垃圾自己執,用心力清潔郊野。現時郊野公園早前,有學者計算每次使用郊野公園的成本達23,000元,被學界和民間批評,計算有誤,只重成本,不看生活質素。但學者有否知道郊野的實況呢?原來每次使用的人均垃圾量為330g,等於每人遺下41個膠袋或11個膠樽,垃圾問題嚴重。今次的行程後,發現真實情況卻比數字更驚嚇,部份參與義工都有執垃圾的經驗,曾到大東山、鳳凰山清理地方,大家都異口同聲:獅子山的垃圾量更多。
從慈愛苑出發,沿山坡的長樓梯而行,走過石屎斜坡,經過不少晨運客興建的樂園,日式的漁池、長椅和露天佛堂,悠閒趣緻。優美的風光背後盡是路邊垃圾,煙頭、紙巾、膠樽,慈雲山觀音佛堂上山至紫竹亭45分鐘的路程已裝滿三袋垃圾,義工抬着盛滿垃圾沉甸甸的竹籮上山,辛苦萬分。路上亦有不少垃圾黑點,尤其在山坡下,義工們沿着斜坡步步為營,用工具夾起垃圾,最誇張竟在山底發現夾餅機,垃圾相信大多不是山客路過留下,多像是家居垃圾,大量的酒瓶、容器,也可能跟晨運客有關。走上獅子山郊野公園,垃圾量減少,偶有糖紙、紙巾、膠袋,酒瓶則不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