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德河與清溪川](/sites/all/themes/inmedia_2021/images/white.gif)
文:綠色和平項目主任楊文友
我至今仍慶幸自己孩童年代的居所附近有一條小溪澗,可以給一群小孩經常去嬉戲和學習,在上科學課前,已可觀察到蝌蚪變青蛙,穿梭於溪澗上下游之間是一整天的遊戲。現時,相信除了小部份熱愛自然的父母會在假日帶小朋友到郊外,香港的兒童應該很少機會接觸大自然,或許對父母來說,帶他們上興趣班和會所遊樂場會比較方便和輕鬆。但假如我們的市區有一個河道公園,你會帶小朋友去嬉水嗎?
渠務署早前宣布將會研究全港二百多條河道,挑選合適的河道發展為河道公園,綠化和美化河道:營造蜿蜒水道,加入水生植物,以恢復河流生態;河兩岸種植樹木,讓市民可於公園的草地野餐、散步,於淺水的河道玩水。除了現時已展開的啟德河修復工程以外,觀塘翠屏道旁的明渠亦計劃改造成翠屏河。而其實這概念早於新加坡和首爾而有應用,其中首爾的清溪川更加成為了一個國際知名的例子和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