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由金牌守門員到健美先生——專訪吳逸凱

(獨媒特約報導)香港二十三歲以下代表隊在6年前勇奪東亞運冠軍,鋒頭可說一時無倆。隊長歐陽耀沖近日更衝出香港,遠赴葡萄牙學法,爭取更多的上陣機會。但六年過去,當時的金牌成員蘇偉泉和劉念溢都選擇在今季退役,連同早幾年已離開職業足球的賴文飛、阮健文和梁倬軒,可說是去蕪存菁。獨媒訪問了當時同為成員之一的守門員吳逸凱,他去年退役成為健身教練,近日更奪得健美比賽的獎項。

sds

圖由David Tam所攝

撲到波就很有成功感

數據有了,賽事安排會更以人為本嗎?展望2016渣打馬拉松

圖:渣打馬拉松網頁

接近九月,很多跑友又再磨拳擦掌,並非落場跑大賽,而是在電腦前鬥快報名參加渣打馬拉松。屆時,賽事的報名數字或許又創新高,或許又成為茶餘飯後每年一度的熱話,但隨着近年有越來越多跑友曾在外地跑,感受過各種貼心的安排後,關心渣馬賽事是否趨向以人為本的人又越來越多了。當中的關注點,包括空氣質素層面的各項安排,例如賽道設計、封路安排等。

如不善忘的話,大家定當記得今年年初渣馬賽事,環保署宣稱首次於賽事實時量度及公布比賽期間空氣污染數據。現在離當日的監測半年有多,政府專家得到的數據,又是否有助於改善下屆賽事的各種安排呢?

告別Backstage:不只是live house,是dream house!

(獨媒特約報導)在這座城市,老樹斬一棵少一棵,舊建築拆一幢少一幢,容不下舊物,新的可能性也找不到土壤紮根。

2008年開業、位於中環的Backstage Live Restaurant上月宣佈因為加租,將於8月底結業,樂迷慨嘆城中少有的live house不敵中環價值,音樂藝術發展也受限於「土地問題」。結業消息傳出後,各方拔刀相助,映照出Backstage在眾人心中的價值。創辦人之一馮穎琪(Vicky)回想這8個年頭,Backstage為音樂人創造了互動的空間,讓客人找到夢想的原動力,擁有一幕幕快樂的回憶,現在是自然地走到結束的階段,「死得有價值就得」。

八方支援

訓犬與動保

(圖片來源: www.chufengdog.com

文:Roni

訓犬與動保的關係,這道話題,要是討論起來,甚難下筆,糾結之處在於:訓犬——狗通過重複性訓練過程,改變天性,達到訓犬師或養主(人類)的期望結果,實以人為本的思想。與動保提倡的基本理念「動物為本」背道而馳,要是所有訓犬的行為,從動保的論述下,嚴苛地被邊緣化為錯誤、罪大惡極行徑的話,恐怕動保運動必定寸步難進,而倡議動物平權的人則自居道德高地,實必開罪香港動物養主,人人成為「道德塔里班」。

然而,訓犬與動保,真的無可避免地永遠對立嗎?

早前,一名訓犬師何斐然先生於公開示範中,拳打腳踢一隻受訓中的狗隻,遭強烈遣責。明顯地,對狗或任何動物行使暴力,令其承受不必要的痛苦,傷害動物,在情在理是不可接受的。這種表演式的訓犬行為,目的在於訓練犬隻服從或攻擊,與警犬無異淪為戰鬥工具,訓練過程非常殘忍、目的也有違公義(儘管該狗被宣稱有攻擊習慣)。再學術一點來説,是階級性的物種欺壓,完全妄顧狗的安危。我們固然可以振振有詞、口誅筆伐施虐者,但長遠來說,動保運動背後所爭取的,理應是取締打著訓犬旗號為名、虐待為實的傳統訓犬文化,並聚焦運動方向,而非將事件單單歸納為個別的虐待動物案件處理。儘管,訓犬與動保關係千絲萬絲,至少,我們必先讓文明推倒這門行業、讓文明先解放受虐動物,同時構成,運動起點和基礎共識,而絕非作為終點。

團體追究砍樹原因 路政署玩捉迷藏

(獨媒特約報導)般咸道4棵逾百歲的石牆樹上星期五被砍,路政署原定今早與主黨中西區區議員民許智峯、西環飛躍動力及環保觸覺開會檢討問題,但突然取消。團體要求署方公開回應是否有部門涉及程序失當,並承諾公開樹木風險評估,但署方只派人在大堂接信,但拒絕正面回應。許智峯認為署方無誠意,意圖到路政署環境美化組五樓的辦公室與職員當面理論,惟署方立即封鎖所有升降機及樓梯阻止。許智峯批評署方「龜縮」,並對其做法予以強烈譴責。

另一邊廂,公民黨副主席陳淑莊及立法會議員陳家洛下午到申訴專員公署投訴路政署、民政署及樹木辦,追究三者在石牆樹被砍一事中的責任。

千人聯署 重視歷史 停拆同德

圖︰蕭雲(11-8-2015同德押的內部清拆情況)

位於軒尼詩道的同德押有八十年歷史,三級歷史建築,港島唯一一間街角弧形騎樓式唐樓,年初依然是香港四大家族之一高可寧家族的押舖,記載香港興衰和灣仔顯赫的故事。月初,發展商開始清拆,重建為一棟的23層高商廈。今天凌晨十二點(12/8/2015),地產商在深夜還繼續清拆工程(見附錄3),動用起重臂等大型工具,加快拆毀同德押,趕在社會討論前,製造既定事實,毀屍滅跡,無視安全和周圍社區的安寧。

八月初至十日,一星期內,我們舉行聯署行,希望政府列同德押為暫定古蹟,停止清拆,希望用換地或補賠方式保育同德押。反應熱烈,共收集到2008個的聯署,當中包括︰文化界(如︰藝人黃耀明、何韻詩)、大專教育界(如︰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何式凝、演藝學院電視電影學院院長舒琪)、政界(立法會議員陳家洛和前立法會議員余若薇)、專業界(如︰前香港規劃師學會副會長龐婉儀)的人仕。

中港下月大戰加強球場保安  學者:內地驚港人搞事

圖:浸大體育系副教授雷雄德

(獨媒特約報導)Now 新聞台節目《時事全方位》今早討論在下月3日舉行的世界盃亞洲區外圍賽,中國在深圳主場對香港,當局加強賽事保安和球迷需要實名制購票。足總副主席貝鈞奇強調實名購票其實「好正常」,浸大體育系副教授雷雄德則認為,不排除是內地擔心香港球迷會搞事,所以才加強保安。

螢幕快照 2015-08-12 上午9.58.00

圖:足總副主席貝鈞奇

高鐵米埔鑽爆地 港鐵補救措施失敗須暫停鑽挖

上圖為鋪上混凝土後的塘壆,下圖為昨日情況,塘壆整個消失。(上圖由香港觀鳥會提供)

(獨媒特約報導)於2011年展開的高鐵米埔段工程,上周被揭因地底鑽挖期間過度加壓,位於担竿洲路一個魚塘塘壆的鑽探孔湧出大量泥漿,嚴重污染魚塘。事發後港鐵於上周五用混凝土封住該鑽探孔,防止泥漿繼續溢出。然而不足兩日後,原本鋪滿混凝土的塘壆整個「消失」,疑是整個沉入水底,魚塘結構或出現問題,獨媒記者昨日到場視察,情況持續,港鐵則承認已暫停鑽挖工程。

高鐵跨境段隧道採用隧道鑽挖方式興建,現位於米埔附近一帶魚塘下方約25米進行挖掘。涉事魚塘位於后海灣國際級拉姆薩爾濕地的旁邊,工程進行時於塘壆留下直徑逾1米的鑽探孔,上周被發現不斷噴出2米高的泥漿,流向魚塘及道路,港鐵事後以混凝土封住鑽探孔。

路政署「通知」區議會信件 沒列明即日行動 違知會期慣例

(獨媒特約報導)路政署8月7日在般咸道移除四棵石牆樹,遭市民炮轟。路政署一直向傳媒表示,斬樹前已通知中西區區議會,然獨媒取得該份文件,路政署發出文件前只直接給予當區區議員陳捷貴,而中西區區議會則在7時29分才將文件電郵其他議員,署方信件中亦並無寫明會即晚採取行動,僅稱「盡早」及「正準備」移除。獨媒再獲其餘三份由過往由政府部門發出的移除樹木文件,曾有一棵位於堅道的古樹名木在確認「存在倒塌危險」後9日才移除,康文署在移除蒲飛路休憩處一棵細葉榕的文件亦清楚向區議會交代移除日期,路政署今次「快刀斬亂麻」的做法違反慣例。

般咸道斬樹事件激起市民憤怒後,路政署回覆傳媒查詢稱在行動前已通知中西區區議會。然獨媒獲得路政署「通知」文件,該信件以傳真及電郵致中西區區議會,抬頭為中西區綠化及美化工作小組主席林懷榮議員,並僅直接傳送予當區區議員陳捷貴。中西區區議會其他議員則在晚上7時29分才收到由區議會秘書處發出的電郵,通知般咸街石牆樹將被移除。然署方在文件中,並無表明將於同日晚上展開行動,僅稱「本署不能靜待監測該些裂痕的變化」、「署方決定盡早將該批樹移除」、「本署現正準備移除」等字眼。中西區區議會其他議員收到文件的一刻,署方其實已在般咸道展開行動。

中大研究:同德大押歷史價值遠被低估

拆卸工程持續進行中,一樓窗戶下的「同德大押」招牌經已拆走。

(獨媒特約報導)軒尼詩道地標、屬三級歷史建築的「同德大押」獲批改建成23層商廈,業主於上月底已開始拆卸工程。早前有團體要求發展局將同德押列為暫定古蹟,暫緩清拆,但發展局回應指只會考慮將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的建築物列為古蹟。

中文大學建築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於上星期開始作相關研究,結果顯示不論在歷史之久遠程度、對香港押業歷史的意義、其建築規模及特色上,同德押都有相當高的歷史文化價值。中心項目主任吳韻怡指同德押是香港島最後一棟位於轉角位的弧型戰前騎樓,當局遠遠低估其價值;中心副總監羅嘉裕亦補充建築是當時社會的反映,必須親身感受其空間,遠非教科書圖文能比,又強調城市發展不能只看「錢」,狠批「樓係起嚟俾人住同生活,唔係攞黎賺錢攞嚟炒!」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326
  •  2327
  •  2328
  •  2329
  • 2330
  •  2331
  •  2332
  •  2333
  •  2334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