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按:街工5月22-25日社區公投,年滿十五歲香港居民就可以投票喇,歡迎參加~~

文:早安

公投是直接民主的一種體現方式,讓市民就重要的社會議題表態,實踐從下而上的民主。街工是次社區公投,正是要讓區內街坊就公民直接提名表態,透過集體表決,在社區內實踐民主。面對嚴峻局勢,社區政治化是重要一步;為了讓更多社區街坊可參與是次推動公民直接提名的社區公投,選民資格只須年滿十五歲,是香港居民便可。

民生與政治息息相關,要認真解決民生問題,當務之急是改革官商勾結的政治體制。有了公平的政治權力分配制度,才有望經濟資源得到合理分配,香港的貧富差距和社會矛盾才可能收窄和減少。因此,團結基層,不單為了爭取自身權益,也在組織過程中,建構公義社會的想像,在眾多複雜矛盾的身份當中,認清敵友。

大家痛恨寶藥黨,因為騙徒花言巧語,在街頭詐取婦孺三數千元,所以政府呼籲市民及時舉報。當官員與商家合謀,利用不盡不實的資料,說服議會從全港七百萬市民的口袋中每人拿出一萬元撥款,這應否稱為世紀大騙局?

高鐵醜聞演變至今,以田北辰為首的建制派議員成功將事件定性為「隱瞞工程延誤」,把不少傳媒和泛民黨派牽著鼻子走,掩蓋了這場連環騙局的核心。如此下去,香港人交了學費卻買不了教訓,利益集團往後還可以照辦煮碗,從公帑中予取予攜。

這場高鐵連環騙局分開上下半場,上半場是戲肉,早於五年前上演。最近公開的文件暴露了不少線索,足以讓大家「重組案情」。

第一組線索是港鐵承認工程前期準備工作嚴重不足,例如西九總站地盤沒有勘探孤石群、電纜和煤氣管等位置,以致連續護土牆的工程延誤一年;又例如米埔段隧道沒有勘探溶洞位置,以至選取的走線剛好是最難施工的軟硬土質交錯地段,真正「寸步難移」。

第二組線索是《壹周刊》翻查了前運房局長鄭汝樺在2009年11月呈交立法會的文件,發現港鐵本來要求預留相等於工程造價兩成的應急費用,最後應政府要求壓縮至一成。換句話說,港鐵早已明白項目無法在預算內完成,超支44億元是意料之內。

瞞騙港人 證據確鑿

「公民提名」被親北京建制及保守民主派的夾擊下,不斷被邊緣化,說是違反《基本法》,又被冠以「激進」之名。

在大陸,連基層村幹部選舉也有「另選他人」的機制,「公民提名」又何來激進?難道香港公民的素養,及不上大陸農民?

假若民主選舉機制,是要去處理目前統治者缺乏合法性的危機,增設「公民提名」的機制可說是唯一的進路,這也是5月6日佔中商討日及投票而衍生的公民共識

其實「政治不正確」的曾鈺成也看穿「公民提名」可以是一個和解的契機,他並不害怕公民提名會選出一個台獨陳水扁,因為香港的建制陣營相對統一,而泛民及民間充滿矛盾,候選人越多,對建制越有利。相反,一旦否決了公民提名,它將變成一個怨咒,纏繞著合法性永遠不完整的統治集團。

試問,假如有一個人獲得一百萬市民支持去競選特首,提名委員會卻否決了其候選人的資格,而當選特首的候選人總票數不夠一百萬,統治集團還會有合法性嗎?

今年世界盛事莫過於億眾期待的世界盃,隨着暑假慢慢的降臨,世界盃也一步一步的靠近。相信好多人都會成為短暫球迷,買定波衫準備參與這個普天同慶,世界同樂的體壇盛事。小弟原先也是期待着世界盃與親戚老死睇波打交的時光來臨。

可惜的是,這個世界盃的醜聞一浪接一浪,令我對這個歡樂時光的熱情慢慢地減退。這個本應為普天同慶的活動被強搶地,貪污,欺壓,環保,安全問題等等的風波濃蔭着。不得不令我反思,究竟我所期待的世界盃是甚麼,一個普天同慶的盛事,還是粉飾太平和掠財的活動?

圖:蘋果日報

文:陳為建

民主黨意欲退出真普聯,已十分明顯。一向緊跟其後的教協又會否退出呢?

最耿耿於懷反而是作為教協的會員,對於教協這個教師工會的曖昧態度,實在看不過眼。教協是教師工會,工會必須向會員負責,而所謂負責不應只是事後鞠躬道歉,而是事前諮詢會員的意見。當初加入真普聯有沒有諮詢會員意向?有人說曾作廣泛諮詢,怎樣才算廣泛?譚惠珠等之流都經常說選舉委員會的組成有廣泛代表性啦!

現在民主黨意欲退出真普聯,那教協呢?為人師表不一定是道德模範,但總不能口說一套做就另一套,畢竟身教比言教更重要。而捍衛公義和推崇誠信,更是每天教學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謂一諾千金,我可以暫且不追究教協當初沒有諮詢便加入真普聯,既然加入,一定是理念相同,而公民提名作為真普聯的一個重要倡議,教協理事會當初應該是認同吧!假若不幸言中,教協跟隨民主黨退出真普聯,那真的令人光火。每天我教導學生做人要有原則有誠信有責任,教協作為教師工會,又豈能昨天加入今天退出這樣兒戲?敢問理據何在?我們教導學生做人不要功利,這不叫看風駛舵叫甚麼?

「港女」在蘭桂坊夜蒲,選擇放手本地男伴,改拖洋漢開房事件,在各討論區引起熱話。不少人留言說「港女易食、隨便」、「食洋腸、崇洋」,甚至評論事件令 「港男」失去面子。

當我看到報道,想到的第一個問題是:女性的情慾自主,哪裏去了?

女性是自主的情慾個體

如果洋漢沾沾自喜,認為香港女性「易食」,其實是相當傳統和男性中心主義的想法。自認為在親密關係中是「賺了、佔到便宜」的一方,但如果我們想清楚,其實 女方在當中是有自主選擇的,她是一個情慾的主體。有清楚的性喜好,及行動的表達。事實上,是男女雙方「互食」,不是女方「被食」。

洋漢的自我幻想

事件最大問題是,洋漢輕挑及自以為是的態度及做法。自我感覺良好,以為能跟女人春風一度,就放上網炫耀,更形容為「從中國男人手上搶走女人」("steals girl from a Chinese guy")。但你有沒有想過,這只是洋漢的自我幻想?本地男士,根本不需要躁動?因為,從另一角度,只是女人「挑選」了他去滿足自己的情慾需要,根本不是洋漢把她「搶走」。

洋漢的行為,有矮化本地男性的意味,背後固然有其對本地人的偏見。但背後,仍然是父權主義在作祟,要男人較勁──誰的陽具較粗、較長?

2012/13球季是一個值得卡迪夫城球迷記住的球季,因為他們終於贏得英冠聯賽的冠軍,闊別英格蘭最高級別聯賽51載後,終於升上英超。2013/14球季是卡迪夫城球迷想忘記的球季,原因不只是因為球隊在成功升上英超一季後就要以榜尾身份重回英冠,想忘記的原因更是因為這一季卡迪夫城負面消息不斷流出,成為了其他球隊球迷之間的笑柄。

2010年馬來西亞籍商人陳志遠為首的財團成為了卡迪夫城的最大股東,開始了這個鬧劇的序幕。2012年夏季,財團宣佈投資1億英鎊予卡迪夫城,用予擴建球場及訓練設施等等。除了設施的擴建,球隊源用多年的標誌圖案「藍鳥」,亦以「增加海外市場吸引力」為由,更改成為「紅龍」。球迷對此已經極度不滿,多次反對,但由於陳志遠所帶來的資金實在十分重要,最後球隊亦成功升班,球迷也唯有接受。

今季季初,在領隊麥基帶領下,卡迪夫城表現中規中距,但亦有主場擊敗曼城這樣振奮人心的比賽。然而,在2013年10月,陳志遠突然宣佈將麥基的左右手Moody解僱,原因是他在夏季轉會市場上洗費過大(據稱是超資1500萬鎊)。在解僱Moody後,陳志遠更任用自己兒子的一名朋友頂替Moody的職位,最後因為簽證問題該任命沒有實行。

兩年前,也是五月天,一隻小黃貓下顎骨完全斷裂,嚴重內傷,被發現血泊於深水涉某舊樓天台,送到診所時,面露驚恐,氣若游絲,診所後來給牠取名「黃忍」,意謂牠很能忍痛,一條小漢子。

事隔兩年了,想起「黃忍」,大家心裡還在揪痛,然而,這兩年來,我們不僅沒能為黃忍鳴冤雪恨,而且多少個黃忍相繼出現在香港不同角落,像大家較熟悉的「麗麗」,比較不熟悉的「官塘貓家族」,都還是死得不明不白,無處控訴。根據「十八區動員專員」的統計數據資料,從2013年的5月至2014年的4月,已處理了近百宗個案,其中牽涉近500隻動物,當中以狗的比例最多,貓僅次之。

而3月底至4月中的3個禮拜內,已經至少有9個嚴重或懷疑虐待動物案件發生,儘管當中5件獲警方受理進行調查,但受理調查,跟落案起訴相關嫌疑人,還有好一段距離。「黃忍」案中,警方最後調查結果是:牠在街上受傷,但又掛念經常餵牠的婆婆,於是自己爬回上天台……。見過黃忍死前照片的人都應該可以憑常理推斷,當時身受重傷的牠,如何能爬五六層樓上天台,除非坐電梯吧。這案中,儘管大部分動保人士都不能接受警方這項解釋,但反正案件就這樣結了,不服氣,就告到律政司那裡去吧!

欣澳填海是慷市民之慨,耗費巨資,填海面積達80公頃,即是兩倍西九龍填海的總面積。土木工程拓展署在環評的工程項目簡介指明「大嶼山東北部應發展為一個主要旅遊區,以竹篙灣的國際主題公園作為重點,並於周邊發展互相協調的旅遊及康樂用途」,而工程明顯是向廸士尼輸送土地。欣澳工程破壞不少生態和考古的重要地點,今天是〈環境影響評估〉的工程項目簡介最後一天諮詢,請大家踴躍表達意見。

送豉油又送雞

誠然政府都承認欣澳飽受機場噪音影響,填海的發展,不但不能改善情況,只能令更多人受噪音影響。發展局借「增加土地供應」,卻在「噪音敏感設施」不能興建住宅和學校的欣澳填海,「幫(廸士)尼不幫親」,無視生態和公眾利益。欣澳填海單是研究,就花上9600萬,為何有此迫切性,先創造商業旅遊區,而不是其他可增加住宅供應的填海項目呢?

政府在4月立法會近百公頃作旅遊用途,難免不難想像土地跟廸士尼的關係。現時進度是2018年動工,暗合2017年完工的廸士尼酒店項目。港府成為廸士尼的提款機,上年廸士尼純利上升1.2倍,達2.42億,但政府年初竟再借出25億元,給廸士尼增建三間酒店,至今港府卻未分得分毫利益。廸士尼的發展需要全民討論,應否再擴建,還是止蝕。

生態和文化的破壞

原文刊於此

記者:黃頌朗、藍骨

撰文:黃頌朗

電影猶如一支萬花筒,窺視的角度不同,每人看到的圖案也不盡相然;對著怎樣的背景,也會看到怎樣的顏色。香港的電影,同樣也是百花齊放,經歷興衰,近年本土主義的興起,引來不同的火花,有重溫老香港的文化保育電影,也有揭示社會現實的電影,甚至香港於外國電影中的形象,也納入當中的討論。今期刺青雜誌專題「影」,邀來本地影評人家明作專訪,談談香港作為城市,於電影中的不同形象。

四字曰外國電影裡的香港:一笑置之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653
  •  2654
  •  2655
  •  2656
  • 2657
  •  2658
  •  2659
  •  2660
  •  2661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