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文:採訪、文︰論盡採訪組

課堂沒有教導如何反抗不公義,走上街頭為自己發聲,便成為了重要的公民教育。「二萬人上街示威」,「七千人包圍立法會」,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反離補,反特權」,要求特首崔世安撤回「高官離補」法案。今年五月,或許是自回歸以來,最令澳門人感到光輝與感動的時光。

今次公民運動得取得空前的成功,除了有賴全澳市民的覺醒支持以外,亦多得運動的「帶頭人」的努力組織及推動,網上組織「學‧問‧公民」便是今次運動的重要「帶頭人」之一,Ari說︰「社會是屬於年輕人的,連你們都不站出來,還有誰會站出來呢?」

被社會諷為「貪官自肥」的「高官離補」法案,激起了市民自回歸以來,最大的憤怒。「學‧問‧公民」的誕生,便是由此而起。Jeffy、Ari、及Moon都是「學‧問‧公民」的成員,他們希望可以推動更多市民關注「高官離補」法案,以及日後對社會時事都能夠身體力行地參與。

議會已死 不為民發聲卻為民投票

「沒有人,尤其是我們這個年紀, 願意去關心重要問題。他們只會說,別管了(never mind),算了吧。我們不是政治樂隊,而只是一群想玩音樂的人,但是,我們也不是那種什麼都不關心的人。在搖滾樂中已經沒有任何反叛。我希望地下音樂可以影響主流價值,並撼動年輕人,也許可以阻止一些人只是想成為賺錢律師。」
--- Kurt Cobain

當KurtCobain在遺書上寫下「It’s better to burn out than to fade away(要燃燒殆盡,而不要逐漸消逝)」時,他說的不只是他自己的生命,也正是搖滾樂的本質。

而在搖滾史上,沒有人比Kurt Cobain在二十年前自我結束的那場死亡,更能殘酷地象徵搖滾樂的自我嘲諷了。

Cobain和Nirvana用一張專輯帶領龐克與地下音樂進行一場推翻主流的革命,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但隨之而來的是搖滾樂作為商業機器的吞噬力量,龐大的名利,和依附於其上的痛苦與掙扎(當然也有他個人身體病症和從小不愉快童年的個人悲劇),於是他在故事最高潮時開槍結束自己的生命,創造了另一個戲劇性的高潮。

圖:捍衛宋朝遺址行動組

沙中線土瓜灣站的聖山古蹟越掘越多,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北大教授秦大樹上週接受《AM730》訪問時形容,香港今次發現的遺跡規模相當罕見,「從目前的發現可以明顯看出,這是一個很大的民居遺址,出土的文物也包括很多南宋時代的瓷器,藝術已經很成熟。香港同類的發現並不多,對香港歷史認知非常重要,相當值得保護。」可惜政府和港鐵不但沒有加強保護古蹟的工作,過去幾天更以「搶救發掘」的名義移走古文物,破壞原址保育的機會。

梁振英政府從一開始便沒有向公眾坦白交待的誠意,身兼古物事務監督的發展局長陳茂波在4月20日的網誌上聲稱「發現了(宋元時期)方井,由於保存狀況良好,遂建議政府將之原址保留」。但港鐵考古隊以英文撰寫的中期報告在結論中清楚表示:「鑑於該古井位置不屬於施工範圍,所以建議原址保留。」這段文字不但揭破了陳茂波欺瞞公眾,更間接證實了為何其餘238個古蹟遺址被移走,並非全因它們「狀況不合格」,而是有人早已下令,凡屬施工範圍內的遺址必須在公眾知悉前移走。

上述結論並非推測,因為過去幾天港鐵又再次「先剷後奏」,把第二期考古範圍內的一口古坑(港鐵堅稱不是井,但是井是坑並非重點)在上周末移走,才於昨天向古諮會交待。有古諮會委員替政府保駕護航,聲稱這是「適當的破壞」。破壞千年古蹟竟然有「適當」之說,實屬千古奇譚。

今日下午,粉嶺北馬屎埔村村民、農夫,以及反對新界東北發展的巿民,一行十數人,抵達恒基主席李兆基於麥當勞道的寓所外示威,要求恒基立即停止在馬屎埔村的瘋狂鑽地,停止精神虐待村民!村民哭訴,恒基的鑽探工程令她每天都感到很大壓力,現正向精神科醫生求醫:「唔通真係要迫到我地死先肯收手?」

迫死村民才罷休?恒基精神迫害

恒基自1996年在粉嶺馬屎埔村收地,半年前開始鑽探工程,令村民叫苦連天。村內不少居民,尤其老人家,只好日間逃離家園,躲避噪音,等工人收工,機器停止運作才敢回家。村民多次要求恒基停工不果,經上一次到李兆基寓所請願後,地產商方稍作回應,以不足兩米高的膠帆布,隨意遮起工地四面,作「隔音布」,卻無任何減少噪音的實際效用!山寨味十足!恒基職員更大膽稱「已做隔音工作,不會對居民造成影響」,令人啼笑皆非。

山寨膠帆布隔音 全無效用 繼續滋擾!

進步教師同盟
2014年5月29日

進步教師同盟對於教協會副會長、總幹事、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於2014年5月28日與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秘密會面,予以譴責。

教協會乃泛民一員,其代表葉建源竟然在不通知泛民的情況下私下與張曉明會面,有違在4月28日教協常務會達成的共識 :「配合泛民整體行動」,影響泛民之間的合作與互信。是次秘密會面,也沒通知記者,而其不通知的理由竟是「為免影響酒店正常運作」,理由牽強,有失師道尊嚴,也有負在5月19日教協常務會上達成的共識:「保護教協會形象,令會務陽光化,讓會員知悉。」反而是破壞了教協的形象,破壞了教師的形象,甚至連泛民中人也指是次會面有懸疑性、好可疑、是否密室談判。

更重要的是,是次會面,並沒諮詢會員的意見,也不是真正通知會員,其新聞稿聲稱「5月21日教協會發出電郵給全體7萬多會員,告知會員葉建源獲邀與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會面,請會員給予意見。」其實是混淆視聽,企圖蒙混過關,在5月21日教協會發出電郵,其重點其實是關於「六四悼念活動」 的宣傳,而葉建源與張曉明會面的消息,只是佔教育事務的其中一項,如果葉建源有誠意諮詢會員,便應鄭重其事,明確向會員發出訊息,開諮詢會,與會員見面,事實上,4月28日至5月28日是整整的一個月,有足夠的時間直接徵詢會員的意見,聆聽業界的聲音,而不是取巧地說「已通知會員,無人反對」。

國際特赦組織秘書長:言論自由受壓 盼港人堅守

圖:討論期間,呂秉權一度請在場人士以手掩口,比喻香港市民正被「無形之手」滅聲。右起胡麗雲、呂秉權、Salil Shetty。

(獨媒特約報導)國際特赦組織秘書長Salil Shetty昨日(5月28日)發表了題為「守護言論自由-香港的關鍵角色」的演講,並邀請了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客座高級講師及獨立評論人協會創辦人呂秉權,和國際記者聯會亞太區項目經理胡麗雲擔任討論嘉賓和問答主持人,吸引了近百名傳媒工作者、駐港使節及公眾人士出席。Shetty指近年出現多宗針對香港媒體工作者的襲擊事件,可見香港的言論自由正面對嚴峻挑戰,他認為香港在捍衛世界、尤其中國的言論自由上有關鍵的角色,承諾加強國際特赦組織於東亞地區監察人權的角色,並呼籲香港市民繼續捍衛自己的權利。

1 (1)

「和平佔中」秘書處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與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在2014年6月20日至22日舉行「全民投票日」。目標是要為「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運動就201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辦法,向特區政府提出的具體方案及原則立場,取得香港市民的授權。

全港合資格的選民(十八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可以在「全民投票日」就以下兩個表決題目投票。

有關政改方案的表決題目:

就2017特首選舉,本人支持「和平佔中」向政府提交以下方案:

  • 1. 真普選聯盟方案
  • 2. 人民力量方案
  • 3. 學界方案
  • 棄權

在此表決題目,「和平佔中」秘書處會以三個方案中得票最多的方案為「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運動所支持及推動的方案,無論棄權票、白票或廢票的數量佔總投票數量的百份比是多少。

有關政改原則立場的表決題目:

如果政府方案不符國際標準讓選民有真正選擇,立法會應予否決。本人表示:

  • 立法會應予否決
  • 立法會不應否決
  • 棄權

市民可以選擇只在兩條表決題目的其中一條投票,也可在兩條表決題目都投票。

(獨媒特約報導)教育界議員葉建源昨日與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會面談政改。民主派議員指事後收到葉建源的Whatsapp短訊才得悉,傳媒亦未獲通知。惹來多方指做法「「可疑」、「不恰當」。

葉建源及教協會長馮偉華今午召開記者會,指會面是應中聯辦邀請,目的是延續上海行的「政改」討論。葉建源強調會面的地點不在中聯辦,而是在銅鑼灣一間洒店,由對方安排。他解釋由於洒店不是自己「主場」,記者到場亦只能「拍張照片」,覺得「差別不大」,事後亦向記者補發採訪通知,強調做法透明,「中間無秘密」,已將會面細節詳細交代。

非所有會員獲知會面

被問到有否對會員作充分交代,葉指已在本月21日向教協會員發電郵,通知將會與中聯辦會面,但稱因中聯辦尚未有細節安排而未有在該電郵交代。獨媒就此向教協監事查詢,監事之一韓連山指,只有一半教協會員在教協通訊錄中留下電郵,意味有近4萬會員直到昨日傳媒報導前均對會面一無所知。另一監事戚本盛亦認為葉建源的安排「可以做更好」,現在做法難免令人生疑。

會面各說各話 稱不影響教協投票意向

原文刊於此

文:黃頌朗

大家也許知道,出現在Facebook News Feed的東西,有賴Facebook 的算式系統計算。這個系統名叫 Edgerank 。Edgerank會根據三個因素,決定Facebook上每個 Activity / Story(後簡稱故事)出現與否,又會出現在哪些人的 Feed 當中,包括

Affinity 關係:如你與該朋友或專頁是否經常有Interaction
Weight 比重:該故事得到的關注,Facebook 計算的比重,Share 佔最大,然後是 Comment ,最後是 Like
Time Decay 時效:故事的時效,當然越久遠分數越低

文:方欣浩

六四事件轉眼二十五年。香港也由1989年為前途擔憂的英國殖民地,變了當今摸不著自我身份的特別行政區。正當每年維園燭光依舊之際,我們當中有人開始考慮到到底是為什麼而來?是悼念嗎?是為了平反嗎?是為了中國的民主?還是為了通過推動中國的民主化而令我們香港也有得著呢?

維園每年亮起過十萬顆燭光,其實背後各有各的情懷,各有各的思想。其中有一些朋友們,明確表達了自己跟支聯會的想法不同,另起爐灶,在別的地方展開了另一個意義的紀念活動。 這算是一種不團結、不合群嗎?我個人認為不一定。 反之,也許是我們被動了24年,參加燭光晚會時習慣聽從司令台上的指示。叫我們默哀就是默哀,叫我們唱自由花就是自由花。但我們自己在燭光背後的心裡聲音,我們有聆聽、有組織好、有所表示嗎? 我們是為什麼而紀念,我們懷著的是什麼希望?準備好去表達嗎?

1989年5月21日香港有100萬人上街聲援在北京靜坐的學生。他們喊的是相同的口號。但他們心目中看到的,肯定就是同一個中國,同一個香港嗎?到了六四流血事件發生,我們到馬場靜坐,到新華社旁致祭,要表達的又單單是政治訴求,沒有一種個人的悲傷和情感嗎?因著我們每個人背景、身份的不同,我們當年參加聲援時的認知、態度也必然或多或少有所不同。雖說萬眾一心為求爭取民主,但團結的背後,每個臉孔、每個心裡面不同的聲音,我們是否也值得發掘一下?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652
  •  2653
  •  2654
  •  2655
  • 2656
  •  2657
  •  2658
  •  2659
  •  2660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