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效忠的歧路

「效忠」的幽靈如影隨形在回歸後特區翻雲覆雨,過去很多香港人重視的自由因而岌岌可危:火距傳送期間「不該」示威;李柱銘「不該」在華爾街日報發表藉奧運改善人權的文章;還有更早之前,那一「不該」落實普選的理由:一人一票無法保証可以選出北京信任、愛國愛港的行政長官。

副局長的雙重國籍引發了又一場「效忠」問題的論爭,一系列攸關身份歸屬的措辭於是在空氣中來回往返:擁有另國戶藉就代表對香港不忠誠?停薪留職等如不作委身(commitment)?

除了僱用他們的香港政府以「沒違反基本法」作點虛掩保護之外,今天持另國戶籍者腹背受敵,泛民主派和自由黨在其政治人格方面大造文章。然而,持另國戶籍不只是個人人格問題。只要翻看一下過渡期的歷史,就會發現這是項集體政治計劃。正是在前途問題的歷史語境底下,很多持另國戶籍者其實是對民主香港失掉信心的幻滅者,而並非單純的不忠背叛。正如新中國成立以來相繼流亡海外的中國人,你能說他們通通是叛徒嗎?

我們無法抽身於這段集體經歷,更不該抽空地談論「效忠」問題。回看始自過渡期的種種及其後來爆發的移民潮,人們會發現另一種更自覺「效忠」香港的方式,這又跟今天高唱入雲的「效忠」難以同日而語。

持另國户藉的本土歷史根源

專訪韓東方

圖片為編輯所加,出自hkdigit,已為拍攝者同意刊載。

(註:這篇文章,原本刊於中大學生報的六四特刊。韓先生對運動的看法,根本而踏實,筆者聽著時有汗顏之感。登在此處,既是讓多些人留意中國工人的狀況,也是留下一個關於運動的說法。)

韓東方,1963年生於中國山西。1989年,他和其他工人組建「北京市工人自治聯合會」,該會後來與「北京高校自治聯會」同被列為反革命組織,韓東方於6月4日後被中國政府通緝,並在自首後入獄。91年,他因肺結核病到美國保外就醫。93年回國,卻被政府逮介出境,自始就住在香港。94年,他在國際自由工會運動的支持下,成立「中國勞工通訊」,透過出版調各種研究報告、協助中國工人透過法律爭取權益等,去支援中國工人運動的發展。

我們這次的訪問,主要圍繞中國的工人運動,亦談及他對中國社會、中國政府和香港的觀察。

(學:學生報 韓:韓東方)

中國工人的現況

既然社會大眾一直渴慕英中,家長早前也曾因為英中學額上街遊行,曾班子玩完一輪國籍薪酬問答遊戲,當然要授意孫公派糖間間場回回氣。這樣也叫做微調,真希望同學不要有樣學樣。不過,其實大家心底都希望薪水也比照微調一下。大眾樂觀其成,反對聲音都上不了大枱,雷其昌校長依然敢講說話,一士諤諤。教人想起鮮魚行小學的梁校長,也都曾是教局中人,也讓我對教局尚存信心。可是他們都要面對不少來自教局的小動作,唉。

RIMG0262

皇后碼頭得到九號﹝左﹞和十號﹝右﹞碼頭變身加盟,upgrade成「超級皇后碼頭」。

八年前的六月我在熱戀中,幾乎每晚深夜離開報館後,都會和女朋友由灣仔軒尼詩道穿過柯布連道行人天橋,再穿過入境處、中環廣場和會展的公眾通道,再步行三百公尺到「鬼影都冇」的會展新翼回歸紀念碑──戀人總覺得海濱比較適合談情,亦只有熱戀的傻勁才讓我每晚忍受那接近六百公尺的步程而無知無覺。

《牯嶺街》,細細碎碎

「殺人事件」,收音機

1991年秋,剛升中三,假日多不出門,在家聽收音機。當時香港電台第二台星期天晚上有必備的文化節目——那是設頻道要遵守的條件之一,官商俱照辦不誤——,有一陣子好幾星期節目都在談台灣的金馬獎,提到一部叫《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電影。不記得當時有否記牢它得了兩個獎:最佳劇情片獎和最佳原著劇本獎。

國際藝評人協會(香港分會)、《文化現場》及獨立媒體(香港)就時代廣場投訴信的回應聲明﹝請聯署﹞

(圖片說明:2008年6月6日「香港作動」活動,青年藝術家模仿岳敏君作品「粉紅兵馬俑」之行為藝表演。)

歡迎加入聯署

ts1

ts2

還是容不下小白花的「廣場」?

2004年6月4日點獻花朋友合照。

香港視覺藝術的書寫

閒來無事,我也會到香港藝術館的網頁瀏覽,看看有什麼新的藝術資訊,月前偶然發現了一個名為「香港視覺藝術欣賞網上課程」(下稱「視藝課程」)的環節,作為本地視藝史研究者,對此題目我自然格外留神。

編按:作者luke來電,指時代廣場去信《明報》高層投訴,說luke的文章「故意將時代廣場現正舉行之『岳敏君藝術展』與六四事件拉上關係,作法非常不當」,「並有搧動讀者參與未經批准的活動之嫌」,要求明報「更正」。

時代廣場在投訴信中表明,不會容許由亞洲民眾戲劇節協會主辦的「在時代廣場紀念六四」藝術行動﹝六月四日下午五點至七點半﹞。

luke向inmedia編輯表示,他在文章中並沒有說時代廣場的展覽與六四相關,他說的是另一件作品《處決》,但最令他驚訝的是,時代廣場居然連讀者詮釋藝術品的自由也要干預。他認為文章毋須「更正」,因為每一個市民都可以對藝術作品有自己的詮釋。

他說,過去一直有替《星期日明報》寫藝術導賞的文章,將藝術與當下的議題連接上,一方面擴闊藝術品的閱讀空間,亦令時事更加立體。他之前也有書寫關於六四的藝術作品,但這是第一次收到投訴信。

luke也不滿時代廣場不直接向他說明意見,反而將投訴信先發給《明報》的高層,是「一種對言論自由的壓力」。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3011
  •  3012
  •  3013
  •  3014
  •  3015
  • 3016
  •  3017
  •  3018
  •  3019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