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題為編輯所擬。

立法會議員陳恆鑌企街派花,四處同人講「母親節快樂」。有班女街坊幫手做義工,大家一齊派得好開心咁。

民建聯點解咁疊水,一般街坊好少深究。人地籌款賣幅畫就收到過千萬現金喎,唔好計平日林林總總既捐獻。點解香港咁多大白象工程,次次撥款都暢通無阻,出左事追究起來又次次大步檻過?唔好話好似石禮謙呢D建制派議員咁直接有利益衝突,作為咁有米既第一大黨,點會無大水喉?除左阿爺,點少得D大地主和大建築商呢?大建築商有大工程,要融資,搵銀行及金融機構幫手,有大茶飯齊齊吔,當然亦會照住第一大黨咯。

咁D大茶飯點可以不斷有得食?如果真係好似D經濟學者咁講,但凡資金持有者對經濟都有好大貢獻,識得化腐朽為神奇,咁銀行水浸咁耐,香港就唔會百業俱疲,獨獨炒業興旺啦!(註)揸鑊剷最搵到食,都要有野炒至得,上市公司都要有業務架嘛,咁在産業空洞化左多年既香港,有乜生意畀地産和大興土木更好賺呢?所以香港豆腐潤咁大D鐵路呀公路呀不斷咁起,交通係方便左,但亦要係咁收地、收D舊樓和小店,拆晒佢起D豪宅和豪華商場出黎賣錢咯,原來土地既使用者就被強拆、迫遷。撈唔番本行?是妳/你無與時並進,無提升競爭力,係自己攞黎衰,與人無尤架!

快給媽媽送上非一般的母親節咭,祝母親節快樂、世界和平!

全面廢核是給媽媽最好的禮物

媽媽最關心的是孩子能否健康成長,而被迫在核輻射下誕生的小孩,則被褫奪健康成長的權利,甚至連長大的機會也被核輻射無聲無息地奪去。

1986年,切爾諾貝爾核災,使得白俄羅斯八成兒童有疾病。沒有母親願意十月懷胎帶來世上的小生命要渡過病懨懨的童年,更看不見這些生命將如何渡過青年、壯年……這些小朋友的父母在切爾諾貝爾核災時正值青少年,受到輻射感染,小孩的殘疾缺陷便是由父母傳下來。距離切爾諾貝爾80公里的莫斯爾,每600名新生嬰兒,就有230名要住進深切治療部。母親最痛,莫過於此。

2011年福島核災,不到三年,25萬體檢過的福島兒童,有74人確診或疑似甲狀腺癌,日本兒童甲狀腺癌的正常發病率是一百萬兒童才1-2人。曾帶小孩來香港避核的福島媽媽表示,核災後只敢購買遠方的無輻射污染的食材,只敢使用罐裝水,衣服也不敢晾在室外;因為不相信政府公佈的輻射數值,便與其他家長一起自發繪製當地的輻射地圖,讓小孩可以避開高輻射的地點;一有機會便要孩子參加遠離福島的避核計劃。她們說,很後悔當初沒有認識核電廠的危害,否則就說什麼也要反對福島那些核電廠。母親最後悔的,莫過於此。

原圖:蘋果日報

說到「電視大戰」這四個字,不少人也會回憶起香港電視台之間的收視大戰,那些本地創意工業光輝的歷史。在八十年代,麗的電視的《大地恩情》迫使無線電視的《輪流轉》被腰斬,堪稱香港電視史的經典。隨後在九十年,亞視的《今日睇真D》與無線的《城市追擊》,兩者鬥得難分難解。隨後在2001年,更有無線的《一筆O U T消》迎戰亞視紅遍全港的《百萬富翁》,取得最高39點收視,成為當時香港歷來最高的收視。想不到在十三年之後的今日,新一輪電視大戰會是如此可悲……

爛鬥爛的電視大戰

現時無線翡翠台逢一至五晚八點半這個戲劇黃金時間,正在播映由中國大陸製作的電視劇《西遊記》,劣評如潮,不用多說,收視徘徊在20點左右,比之前播出的《愛我請留言》少了大約4點收視。另一邊廂,亞視本港台同時段的節目《星動亞洲》和《粉紅色唇膏》只有1至2點左右收視。亞視高層眼見競爭對手無線(雖然無線早已不放亞視在眼內)的《西遊記》不論口碑和收視也強差人意,露出了一個大弱點,正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因而作出了一個非常聰明的決定——在黃金時段重播《我和殭屍有個約會》第一輯。

文:宋志標

新近的微博說,浦志強律師傳出話來,要張思之做他的辯護律師。這名有著魁梧身材的大陸人權律師已經被拘押在北京市第一看守所,罪名是那個人所皆知的口袋罪:尋釁滋事罪。導致浦律師被捕的直接原因,是他參加了某事件25周年的小型研討聚會。

參與5月3日這次聚會的大多是在北京的知名學者、社會活動人士、作家,諸如清華秦暉、土家野夫、郭於華等人。根據後續的輿論顯示,也邀請了一些像王瑛這樣的企業家與會(但未成行)。聚會選擇在某一個人的家中,然後,十幾個人就被做筆錄、被搜查等。浦是最先有確切後果的。

早在一周前,那次事件就已到了遍打“招呼”的維穩時刻。不同人等受到不同方式提出的警告,不要涉足這一維穩的例牌大事件。浦志強作為25年前那次事件的參與者,從來不避諱那個已經被高度敏感所浸染的標簽,他的被捕將歷史與現實捆綁在一起。

就廣闊的公共輿論情形看,25年前的事件屬於極少數無法通過輿情操控達到失焦目的的議題。無論是陳一諮逝世、還是香港支聯會敞開事件展館,抑或浦志強參與的這個聚會,海內外的關註都被這個議題激發起來。25年尋舊夢,指摘強國議未休。

訪問︰陳芊憓、譚以諾
整理︰陳芊憓

(獨媒特約報導)林超賢可說是近年火紅的香港導演,尤其《證人》以後,其電影風格逐漸成形,《火龍》、《線人》、《逆戰》和《激戰》等作品均炙手可熱,而《激戰》更大獲好評,在今年的香港電影金象獎中榮獲十一項提名,亦勇奪了最佳男主角的殊榮。由古惑仔到警匪片,從喜劇到嚴肅,到現在風格漸次成熟,十七年的導演路一點也不易走。

魔性與人性-- 創傷與救贖

《魔警》自電影節後正式上映,吳彥祖和張家輝擔當主角,電影起首就有七人戴上鬼王面具,立刻令人聯想到杜琪峰的《神探》中劉青雲與七隻鬼現實與虛幻交錯的片段,而且戲名一神一魔,實有回應的意圖。當被問及《魔警》是否有意回應《神探》時,林超賢直說因為電影題材與徐步高相關,開拍前看了很多相關的電影,訪問了許多相關的人,而《神探》也是從徐步高出發,所以《魔警》的前製的確有參考過杜琪峯的處理手法。雖然兩者在角色的處理上都用「鬼」來表達其內心,但林超賢最終要探討的並不單純是主角的內心世界,而是要找出人性的惡與善。

由麥兆輝和莊文強編導的最新電影《竊聽風雲3》將於六月上映,今次的主題『地產』以新界『丁屋』為主軸,相當敏感,但亦令到眾多沒有起丁屋特權的非『原居民』香港人精神為之一振。

有些人會問,販賣丁屋是罪過嗎?絕對是!其實『丁屋』政策原意只是讓新界男性原居民在村內以優惠條件批地(concessionary grant) 建屋自用(註一),重點是『自用』,那為何又原居民可以販賣牟利,導致丁屋豪宅林立?而在某些村落真正的居住的『丁』卻少之又少,不少『丁』更已經袋著優惠條件批地衍生的利潤遠走高飛,甚至移民?元兇就是丁屋的『撤銷轉讓權限制』(Removal of restrictions on alienation) 。丁屋原本在一定年期(一般是五年)不准轉讓的,但這是原來可以用補地價(錢)解決的,不足五年的丁屋補地價後就可以高價出售;而今天的高樓價來看,補地價絕對是少少錢,轉嫁消費者亦冇問題。那麼這個現象有多普遍?

每逢母親節,我們會用贈送賀卡、鮮花和禮物等方式表達敬意,或者與母親一同到附近的茶樓或酒樓裡面飲茶慶祝,享受相聚時刻,孝順一下母親。而母親節的由來,就是源於發起人的一片孝心。

現代來自美國的母親節是由 Anna Jarvis 發起。她在童年時就曾聽過其母親說:「我們有許多以男人為對象的節日,卻沒有一個獻給母親的節日。」可是這個願望尚未實現,她就逝世了。Anna Jarvis 為圓母親心願,於是在1907年開始舉辦活動,旨在設立一個獻給母親的節日,希望所有人在那日能對他們的母親表達愛與敬意。

Anna Jarvis 先後寫信給許多有名人,要求他們支持她的行動,以發揚孝道。雖然初時反應冷淡,但她並不氣餒。1907年5月12日,她的行動終於得到回響。安德烈衛理教堂終於應邀,為母親們舉行一個禮拜儀式,取得「階段性勝利」(笑)。隔年,此儀式在費城舉行,並獲得維州州長的支持,於1910年宣佈在該州設立母親節。

原圖:和平佔中專頁

商討日(三)投票選出的三個方案,最終全部包括直接的「公民提名」。不少「泛民」中人、老太及「學者」均紛紛出來批評這個結果,指未能反映「沉默大多數」、「香港2020」說三個方案「令香港人沒真正選擇」、湯家驊則指「有篩選成份」……筆者當日參加了在北角舉行的港島商討日,場外有「愛護香港力量」的示威,破口大罵的正是指責佔中「挑選」(挑字是比較高音的)。為何這些「泛民主派」,口徑竟然也「愛港力化」了?

商討日(三)舉行之前,出現了所謂人民力量及社民連「背離」共識,不投「真普選聯盟」的方案而改投「人民力量」方案,確保商討日(三)勝出的三個方案均包括「公民投票」,商討日當日,又出現有人「唔D去投票先」的問題。出現這些「混亂」,其實與方案出爐後「保守泛民」大力批評佔中、人力及社民連,是同一個問題。

十八歲那年,他狹著「新朗尼」之稱,光榮地從英冠空降到英超賽場,誰都對這個「未來英格蘭的希望」充滿期望。

但不知是傳媒過份的吹噓還是實力有限,他卻不如別人所想般那麼強勁。才來沒多多久,就被打入冷宮,過著那些只能在場邊看著對友打拚的日子,甚至被放逐到原先的地方,一個低層次的地方,重拾比賽的感覺。

作為一個年輕球員,最重要的,不是這刻能賺多少錢,最重要的是能否在場上表現自己,享受比賽。要是連比賽也打不上,哪裡來金錢?

在那些比賽裡,他表現不是那麼搶眼,他好像一顆彗星,起初閃得很燦爛,但不消一刻就熄滅了,燦爛火花就只有那麼的一刻。漸漸地人們對他的評價有所懷疑,難道他真的會如彗星般一閃即逝?

人也許像醇酒一樣,經過一點時間的磨練,才會更加可口,也許他也是一樣。

在那些流浪的日子,他好像重拾了昔日那種入球感覺,十二場打上了八球。這樣的表現才像眾人所說的英格蘭未來希望吧?但我想要是真正說服別人,定要打上最高級別的比賽,證明自己。

人家說前鋒最重要懂得把握機會,你是否一個好射手,就看你的把握力如何。那天,他沒有好好把握機會,但不要緊,青春仍在,仍然熱血。要是機會再次到來,可別要再次讓他溜走。

什麼是Squat?(從字典解釋)“

“to live in a building or on a piece of land without permission and without paying rent“ (擅自佔用建築物【空地】)

兩個法國朋友在墨爾本郊區找了一幢丟空了的小房子,本來是沒駁水沒駁電,又不知他們怎樣去把水駁好,變成有水沒電的有趣房子。

聽本地人說,很多外國背包客跟本地嬉皮士都會squat在這一類的房子,可以試試看去找房子的主人問問,一般的情況下,只要幫舊房子翻新、修整一下,基本上屋主也很樂意讓你免費待在那裡一段時間,朋友的朋友就是這樣一待待了同一所房子五年。

一所沒有電的房子,可想而知在晚上時候都是沒燈的,我們幾個就在燭光下玩音樂畫畫練雜耍。有一晚說起我不能畫出世界地圖,甚至對各洲的大概位置也是零概念,他們馬上打開google map要我記著然後背畫在牆壁上……雖然畫出來的不能算是地圖但我總算知道從澳洲飛去歐洲比從香港飛去歐洲的距離比較遠.……

沒有電的另一個有趣問題是……沒熱水!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674
  •  2675
  •  2676
  •  2677
  • 2678
  •  2679
  •  2680
  •  2681
  •  2682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