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財會仲開?36億教育資源照過?民主派未有定論

(獨媒特約報導)四名立法會議員梁國雄、姚松炎、劉小麗及羅冠聰上周五下午被DQ後,民主派在上周六的財委會上不斷提出規程問題,令會議腰斬。泛民會議今日召開會議,召集人涂謹申指未決定星期三財委會上的策略,將在明日黃昏開會作最終決定,強調民主派議員有不同取態十分正常。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及教協早前分別發出公開信,促立法會盡快通過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提出的36億教育新資源。出席記者會的葉建源重申四位議員被褫奪議席非常不公義,必需繼續抗爭下去。惟他認為如何處理民生議題亦是非常重要,指是次的教育界撥款是他與各民主派議員「努力咗好幾年一齊爭取返嚟」,影響亦是即時和緊急,影響數千名教師的生計,「一過咗七月就好難彌補」,稱「有信心呢個撥款會獲得通過」。

泛民會議召集人、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涂謹申指,對是否讓財委會繼續審議撥款未有共識,他指現時立法會的狀態是非常時期,認為「係我哋去爭取改善教育嘅資源」,一旦決定不參與會議「我個心都唔舒服」。不過他指即使民主派最終未能就是否讓財委會會議繼續進行達成一致決定,亦會互相理解,在往後的日子繼續力守議政、論政和爭取民主的空間。

朱凱廸鄭松泰被挑戰議員資格 批林鄭「大和解」是假象

(獨媒特約報導)高等法院上星期五裁決,4名遭政府入稟覆核宣誓的立法會議員梁國雄、羅冠聰、劉小麗、姚松炎喪失議員資格。早前市民羅景楊入稟,指立法會議員朱凱廸及熱血公民鄭松泰去年宣誓就職時,違反《基本法》及《宣誓及聲明條例》,亦未符合人大釋法條文,要求法庭裁定兩人議員資格無效。案件將於本月26日早上9時半提訊。朱凱廸及鄭松泰回應指,對案件不感樂觀,批評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期望「大和解」,指不會再覆核議員資格是假承諾。

朱凱廸指原訴人在3月已入稟法院,直至6月底才啟動程序,並修改入稟狀,提出具體的入誓章及交換文件的時間表,案件現安排於7月26日早上9時半提訊。原訴人指兩人違反《基本法》第104條、《立法會條列》第73條、《宣誓及聲明條例》及第五次人大釋法的條文,與政府之前入稟覆核6名議員資格所引的法例一樣。二人會各自與律師商討如何處理。

朱凱廸指根據過往兩宗覆核案的結果,對今次的案件並不樂觀。他指案件一直「雪藏」,待政府兩宗覆核案勝訴後才啟動程序,意圖明顯,他與鄭松泰同屬新界西選區,是未有議員被取消資格的選區,若他們失去議員資格,兩個議席將會同時進行補選,對民主派非常不利。朱指,事件亦反映林鄭月娥政府承諾不會再覆核議員資格只是假象,因為民間仍然可以入稟挑戰。

郭家麒結婚周年遊澳門 遭指威脅保安不能入境

(獨媒特約報導)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日前打算和太太同遊澳門慶祝結婚30周年,7月15日晚上他參與悼念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的遊行後,乘船到達澳門,在外港碼頭被澳門入境事務處以「對澳門內部保安的穩定構成威脅」為由拒絕入境。

郭家麒稱除了休閒目的,未曾在澳門進行任何非官方或官方的活動。他表示無法容忍澳門特區此等行為,「自己唔係第一個,亦唔會係最後一個」。郭已是今年內第4派人士被澳門政府拒絕入境,立法會議員梁繼昌、尹兆堅、陳志全和區議員區鎮樺亦被拒入境。

郭家麒今早向特首林鄭月娥提交文件,要求其與澳門政府進行交涉,做到三項要求:交待他如何對澳門內部保安穩定構成威脅,並提出證明;要求林鄭月娥交代事前是否得悉事件、澳門政府是否有拒絕港人入境的黑名單;要求林鄭月娥正視事件以維護香港的憲政地位。

郭家麒批評事件等同「摑咗香港特別行政區一巴」,若林鄭月娥不希望被指為「梁振英2.0」,為社會帶來新風氣,便必須做到以上三點要求。他亦強烈譴責澳門特首崔世安的行為,質疑是否因自己對民主的中堅立場,而被中央政府要求禁止入境。在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港前,澳門民主派組織新澳門學社理事長鄭明軒及一名鄭姓理事亦曾被拒訪港。

【跟蹤與恐嚇】陳皓桓:仍未整理好思緒 但不感悲觀

(獨媒特約報導)(編按:本訪問完成於DQ議員案判決前)社民連成員陳皓桓,是在七一前後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港期間,遭疑似黑社會人士跟蹤及恐嚇者之一。

6月28日,陳皓桓在留守黑紫荊行動中被捕,被扣留了30多個小時後始被釋放。隨後數天被不明來歷的人士跟蹤,精神萎靡的他還未來得及反應過來,又發生了被惡漢搶棺材、被警察毆打事件,七一後更傳來劉曉波先生病情轉壞的消息,他腦袋中的千思百緒一下子被扭作一團。

【佔旺清場】警再找到8條影片 遺失兩張記憶卡

(資料圖片)

(獨媒特約報導)佔旺清場刑事藐視法庭案因上周二警方突然找到13段影片,控辯雙方同意押後至今早續審,原定繼續傳召證人作供。今早開庭時,代表律政司的資深大律師杜淦堃表示,警方再於手提電腦中發現兩段影片。辯方代表資深大律師潘熙糾正指,警方於上周五傍晚再提供8段片段及數本警察記事簿,更指有高級督察表示遺失兩張記憶卡,潘熙直言不滿警方解釋。

於工作時間外再提供8片段

開庭時,杜淦堃突然表示希望押後審訊至明天,因為警方於星期五下午於手提電腦中再尋獲兩段旺角清場當日片段。潘熙糾正指於星期五傍晚,於工作時間外接獲通知,指警方尋回另外8段由3部不同攝錄機所拍攝,存於3張記憶卡中共數小時的片段。潘指片段與案件相關,但由於時間不足,仍未能看完全部片段。

潘續指控方未有提交兩張存有11月26日清場當日中午片段的記憶卡,表示有證人的口供涵蓋當日早上7時至晚上8時45分,認為片段與案件相關,要求控方提交該兩張記憶卡。杜淦堃解釋,該兩張記憶卡的影片並非於佔領範圍內拍攝,所以未有向辯方提供。

遺失兩張記憶卡 辯方:對警解釋感不快

四名議員在宣誓時「辱國」嗎?

中國大陸媒體報導「香港四名議員被取消議員資格」,指為「辱國」,針對大陸因為新聞審查及操控所造成的誤解,我們做了以下答問。

問:這四名議員在宣誓時「辱國」嗎?他們在立法會宣誓時到底說了甚麼?做了甚麼?

答:中國大陸媒體報導這件事時稱這四名議員為「辱國議員」,可是又完全不提及他們到底宣誓時說了或做了甚麼。

首先,我們要了解誓詞內容。《基本法》規定的宣誓內容如下:「我謹此宣誓:本人就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定當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盡忠職守,遵守法律,廉潔奉公,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服務。」

劉小麗把官方誓詞逐字宣讀,每隔六秒讀出一個字,花了超過十分鐘,但並無增刪誓詞內容。按她自己的說法:「誓詞變成九十多句毫無連貫性的句子,沒有任何組合、連結及意義,令聽眾無法聽到任何句式及語氣。」宣誓後,高叫「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落實墟市政策,捍衛香港人生活尊嚴」等口號。

姚松炎在原有誓詞中加入「定當擁護香港制度,爭取真普選,為香港可持續發展服務」。

2,500人冒雨靜默遊行  燭光悼念劉曉波

(獨媒特約報導)支聯會昨晚舉辦「悼念劉曉波」燭光遊行,超過2,500人參加,遊行人士由遮打花園出發,遊行至在中聯辦外,弔唁病逝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並獻上白玫瑰和蠟燭。

_DSC5756

香港第一本山志——《香港山嶺志》

行山一向都是香港流行的活動,在父輩甚或祖父輩時期亦如是,近年在網絡所謂的山系潮流,我覺得只算是一個網絡或手機文化現象,行山在香港絕不是近年才大熱,反而捨郊野公園而用作發展方是近年大熱的無稽之談,一個社會進步,是斷不會將幾十年前已知道需要保護的地方用來發展。

行山一直流行,行山書長出長有,但今年出版黃垤華先生的《香港山嶺志》卻可算是香港第一本山志,即有系統本地山川水域和歷史風俗的書刊。書中導言第一句,「香港境內,遍地皆山」,山就是香港非常重要的一部份,但讀過《香港山嶺志》,方知我們對香港山嶺的認識,原來只是如此的少。

以為打開香港政府出版的地圖,或者打開google map或行山app,就會知道香港有著什麼地方,那些地方有著什麼名稱,原來這些地域資訊有著不少的空白和謬誤。坐西鐵時,在錦上路站和元朗站,都會清楚見到一山頂幾乎無樹的青翠山脈,行山人士都知那裡是雞公嶺,政府也將雞公嶺納入為林村郊野公園。同稱為「嶺」,山嶺範圍更少的八仙嶺,我們不難知道八峰位置和名稱;但我打開自己那地政署出版的新界西北部郊遊地圖(2008年),整大片山脈就只有雞公嶺一個名字,和整片山脈只得一個572米標高點;在香港郊野公園網站,則提及雞公嶺最高點是585米的「桂角山」,單是兩個政府部門普通市民最容易接觸的資料,無論高點和地名都存有分岐。

痛苦與代價

天主教靈修傳統中一本經典《神操》,設計了為期約三十天、分為四周的祈禱操練。作者將有關耶穌受難的祈禱默想,安排在第三周,即在祈禱者明辨心意、決志人生目標之後,就是為了測試祈禱者的決心。正如聖經中的耶穌,決定完成天父予其使命,耶穌就要甘心接受使命帶來的一切痛苦,即肉身上的、精神上的、關係上的痛苦。

承受痛苦何所指?我個人認為,痛是即時的痛,苦是綿延的苦。承受痛苦往往是不能逃避的,張力是既要忍耐,卻又難耐。承受痛苦可以是目的,可以是手段,可以是代價。

承受痛苦作為目的,就是為受苦而受苦,作為刻意設計/被安排的個人體驗。只要自己不安排給自己,那就不用承受此等痛苦了。

承受痛苦可以是手段,透過痛苦獲得受苦者所欲的事物或追求的價值,例如是修煉意志耐力,「人子不是要先受苦,才能進入復活的光榮」。而作為手段的受苦,可能是唯一的手段,因為受苦者是需要在痛苦的過程中獲得那些事物或價值。只要放棄所欲的事物或追求的價值,那就不需要經歷痛苦的過程,就免於承受此等痛苦。

承受痛苦可以是代價,因為了實踐某種目的,而不能免除實踐其間所連帶的一切不欲之事物,例如耶穌不是為受苦而受苦,儘管後來的神學發展如此。又如中國的劉曉波,又如香港爭取民主的過程受到當權者狠狠地打壓,例如坐牢、DQ,就是例子。

民主派積極抗爭  狂提規程問題  財委會被迫腰斬

(獨媒特約報導)高等法院昨日作出裁決,宣佈4名遭政府入稟覆核宣誓的立法會議員梁國雄、羅冠聰、劉小麗、姚松炎喪失議員資格,昨日審議增加36億元教育經常性開支的財委會會議亦宣告暫停。會議今早復會,民主派議員在會上積極抗爭,在開始時已不斷提出規程問題。而在等待立法會法律顧問意見期間,民建聯葛佩㺬在會議室內進行直播引起民主派不滿,會議兩度暫停。在復會後,民建聯李慧琼發言指議員遭DQ是「宣誓宣過咗籠、玩過咗籠」,言論引起泛民鼓譟。主席陳健波以「議員情緒激動」為由宣布休會,會議繼昨日後再次被迫腰斬。

在會議開始時,民主派議員便提出規程問題,質疑陳健波不允許4名議員開會的決定,以及他們過去投票議案是否具有效性。民主黨許智峯質疑陳健波不允許4名議員開會的原因。陳健波回覆指由於法庭已裁定4人喪失資格,並頒下禁制令不允許他們以立法會議員身份行事。若容許他們繼續以立法會議員身份開會,立法會以及4人將會有法律後果。

工黨張超雄質疑若然議員非議員身份,為何過去財委會的投票仍然有效。陳健波以《立法會條例》作依據指立法會的程序不受議席空缺影響,條例十分清晰,不明議員為何就此發問。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026
  •  2027
  •  2028
  •  2029
  • 2030
  •  2031
  •  2032
  •  2033
  •  2034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