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大專學界聯署聲明:支持港人對港獨可自由發聲 捍衛言論及學術自由

聯署網址

十家大學校長發表聯合聲明,稱他們珍惜言論自由,但譴責最近濫用言論自由的行為。他們認為「言論自由並非絕對,有自由就有責任」,並強調不支持「港獨」,認為這是違反《基本法》。據報道,理工大學已強行移除在校園內支持港獨的標語。中大校長亦要求學生會盡快拆除校內的「港獨」宣傳品,否則校方會主動移除。我們認為事態十分嚴重,並對此深感不安,特聯署聲明以正視聽,如下:

聯署網址

《基本法》列明香港人享有言論自由。

言論自由雖並非絕對權利,可受到限制,但《基本法》第三十九條強調,國際人權公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適用於香港。人權公約第19(3)條指出,若要限制言論自由,必須「經法律規定」,及為「保障國家安全或公共秩序,或公共衛生或道德」所必要者。

是時候做一個艱難的決定

題為編輯所擬

過了今天,民陣改選新一屆召集人已有結果,行將落任之際,也是時候做一個艱難的決定。

我一直相信,民主工作,應該由社區做起。零九年底,正值民主派地區力量敗退,驅使我加入民主黨,參選區議會,全因相信地區開始的民主路仍然可為。

過去七年,民主黨是我實踐政治理念的搖籃。勝選區議員後,蒙各前輩不吝,有幸擔任中常委及部長職位,當中的政治歷練確是十分寶貴。從微小的事情上,我看到民主黨人對恩與義的重視,也是這份知遇之恩,即使立場不盡相同,亦身處多年。

在一切情誼之先,我首先是一名政治人。馬丁路德金說過:「對一個人最終極的衡量,不是在他身處舒適和便利的時刻,而是他身處挑戰和爭議的時刻。」 一個人如果因為情誼而蒙蔽對政治的執着,安穩過活,這個人在政治而言是死的。

今天,我宣布退出民主黨。

如今政治氛圍,相比分離,更應尋求陣營間的整合;但傘後及進步陣營經歷不同程度的打壓,當中共著力剿滅進步路線,該有更多人站出來遏止。要實踐政治信念而無罣外,團結不同光譜的人,我不得不思考離開。

熟知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曾經錯過了很多離開的時刻,因此對很多因而付出代價的朋友,心存歉疚。對好些人來說,這是一個極遲來的承諾。時代越走越惡,抗爭者已身陷囹圄,我深深明白自己當下應該發揮的崗位是什麼,我願把自身經驗成為重建進步路線的力量。

「貨櫃屋邨」解決劏房問題?

興建「貨櫃屋邨」既點子民間團體已經講左幾年,我地都有份講,原因係依家香港既房屋問題已經係人道災難級數,起番臨時房屋係應有之義。

我地以往既提議,尤其係針對點樣利用政府上千公頃既閒置地同短租地,而唔係俾啲富豪做後花園依家釋放番出黎做貨櫃屋邨,由一開始講個陣大家都覺得係天馬行空,到依家政府都要話開始做,所以唔好話民間研究/倡議冇用,只不過唔知佢係真心攪定係純粹食左個概念攪黎做樣。

興建貨櫃屋邨,個關鍵唔係在於咩「多元化」同當做慈善,而係貨櫃屋本身可以「多快好省」咁用到啲閒置地起到一定既房屋供應量平租俾基層,能夠成為一道打破本身劏房租金瘋狂價格既政策工具,令到私人租住市場回復合理水平。

當一塊500呎既土地範圍可以起到6層150呎貨櫃屋,其實只係需要搵到77公頃既閒置土地,已經起到10萬間,足以沖擊現時成個劏窮人既劏房市場,咁樣先真係降低到市民負擔房屋既成本,但係林鄭係成班地產商選佢出黎,啲共住房屋同啲首置樓政府都唔咁挑戰地產商既得利益,啲地又話只可以搵十年內冇發展計劃既賣剩蔗,大家估下佢又敢唔敢攪番平個私人租住市場?

【殺無赦】嶺大學生收集聯署 促校方徹查何君堯

(獨媒特約報導)身兼特首委任嶺南大學校董的立法會議員何君堯,上周日在添馬公園岀席反港獨集會,公開發表針對港獨人士的「殺無赦」言論,引起極大爭議。10名嶺大學生和校友日前發起聯署,譴責何君堯有關言論,並提出校方徹查其失德行為等訴求。學生今日(9月20日)在校內收集聯署。

發起人之一嶺大哲學系學生陳培興表示,希望號召更多同學譴責何君堯的暴力言語。「我看到雙重標準,因過往社運人士說了一些字眼,在法律系統被當成暴力,而何君堯在千人集會說要殺持港獨政見的人,好明顯也是涉及暴力和煽動性,作為嶺大校董絕對不應發表此番言論。」他續稱,言論自由保障所有人發表仼何政見,包括極端言論,「但問題是,在這些氣氛緊張的集會發表殺人言論,你不能排除有人受他的煽動而殺害他人」,因此「殺無赦」論不應受到言論自由保障。

陳培興又表示,至今累積大約400個聯署,希望一星期內收集1,000個聯署,再舉行請願行動,逼使校方回應訴求,「若校方不回應,表示我們已經毫無方法,那我們不排除會有進一步行動,但最少發起聯署,以溫和方式表達我們的意願。」

佔中妨擾案提堂 戴耀廷陳健民質疑控罪無理

(獨媒特約報導)佔領運動9人被控公眾妨擾案件今日(9月19日)提堂,陳健民在散庭後指,律政司控告佔中三子串謀煽動公眾妨擾罪,在法律上並不合理,若果依照這一罪名提出控告,將會牽涉雨傘運動期間的大部分市民,「難道要告晒全部人?」他指,被控九人準備了正式文件於庭上提出,要求控方回應質疑,案件押後至2018年1月9日至12日,先討論控罪合適與否。陳表示一直使用非暴力手法爭取民主,同時亦勇於接受法律的懲罰,前提是控罪必須公正合理。

戴耀廷亦對質疑控罪不合理,若控方決定以「未經批准集結」罪名提出起訴,戴表示會勇敢面對。戴又表示面對長時間檢控,會「堅持下去」。

佔中九子區域法院提堂 辯方:三子控罪顯然違憲

(獨媒特約報導)佔領運動9人被控公眾妨擾案件,今日(9月19日)下午在灣仔區域法院進行答辯。被告包括佔中發起人戴耀廷、陳健民、朱耀明、立法會議員陳淑莊及邵家臻、社民連副主席黃浩銘、民主黨成員李永達、前學聯常務秘書鍾耀華及前中大學生會會長張秀賢,分別被控「串謀作出公眾妨擾」、「煽惑他人作出公眾妨擾」及「煽惑他人煽惑公眾妨擾」等罪。過百人到場聲援,包括多名民主派立法會議員,他們高叫「雨傘運動,無畏無懼」。

控方提出雙方會就控罪、證人、以及聆訊分開進行等有爭辯。法官亦特別提到此審前覆核要集中於案前要處理的法律問題。雙方最終決定於2018年1月9至12日再作審前覆核。雙方會就此呈上同意論點列表,以及在12月12日前作出書面陳詞。

中西區補選 羅雅寧擬落場

(獨媒特約報導)民建聯中西區區議員(東華)蕭嘉怡辭職加入政府,補選料於11月26日舉行。當區街坊早前組成「中西區規劃及保育街坊聯盟」,擬推派候選人參加。街坊盟成員之一、中西區關注組羅雅寧(Katty)回覆獨媒表示正積極考慮參選,她指街坊在當區長期工作,盼能推動公民社會參政,引入前贍性規劃及保育議題進議會。

今年8月,中西區民間團體包括中西區關注組、磅巷關注組、城西關注組、保衛加多近街公園等中西區地區團體成員及熱心街坊,組成「中西區規劃及保育街坊聯盟」,盼共同提名補選候選人,推動公民社會由下而上參與。街坊盟初步傾向推薦住在當區逾40年,中西區關注組成員羅雅寧參選。

羅雅寧回覆獨媒查詢時指,自己正積極考慮參選。她指區內街坊參與地區事務經年,自己成立中西區關注組至今已13年,所關注的不少涉及居住環境、規劃及保育議題均在東華區內,包括前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永利街、文武廟、磅巷扶梯項目。參加區議會選舉能更進一步,將民間聲音及議題帶入議會。

民主黨亦擬派上屆區議會選舉在「水街」選區落敗的伍凱欣參與補選,據了解,街坊盟曾與民主黨商討。羅雅寧不評論細節,她認為長期參與地區事務的街坊,亦應有權商議候選人人選。

本土名帥盧德權

盧德權這個名字,相信認識本地波球迷無人不識,這位出名謙厚的名帥,曾經任教香港代表隊、愉園、精工以及星島,90年代於ESPN擔任評述員的一代名帥,早前與一班昔日門生聚舊,有幸獲邀出席晚宴,與權哥暢談波經,實在獲益良多,一定要與本地球迷分享權哥多年的足球經歷與心得。

後排左起:茹健德、吳汝歡 下排左起:陳炳安、傑遜、盧德權

立志當中國隊教練

權哥當年的名著《金牌教練足球之旅》,內含權哥足球經歷,精彩非常。

深水埗區議員倡與民共議  居民有權話事「種乜樹」

(獨媒特約報導)颱風天鴿和帕卡早前在短時間內先後襲港,全港多區有樹木倒塌,荔枝角深盛路一帶是重災區。民主黨深水埗區議員袁海文和鄒穎恆提出「社區種植,與民共議」,希望和區內居民一起商討被颱風吹倒後種回的樹木種類。

在荔枝角深盛路及深旺路,鄰近是西九四小龍的多個私人屋苑,在颱風天鴿吹襲時,多棵樹木已告倒塌。康文署近日表示,署方颱風後在深盛路、荔枝角道及通州街一帶分別「扶植」了15棵樹,「修剪」了20棵樹木和「清理」了31棵塌樹。

DSCF0414

林鄭出席藍屋活動 橫洲村民抗議斥「農地殺手」

(獨媒特約報導)橫洲發展迫遷三條非原居民村落(永寧村、鳳池村及楊屋新村),政府至今仍未與村民商討賠償方案。政府於5月5日正式刊憲收地,3個月後三村已變為政府土地,而村民亦收到政府通知,明年1月將進行清場。面對無理迫遷,村民提出抗議,要求政府撤回橫洲規劃。

今日(9月18日)下午,活化藍屋建築群活動「We嘩藍屋」舉行開幕典禮,由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主禮。十多名橫洲綠化帶發展關注組成員及村民到場示威,現場有三十多名軍裝及便衣警員戒備。關注組成員及村民被鐵馬阻隔在會場講台外大約十米的位置。

IMG_0011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