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描寫韓國記者工作生活的韓劇《皮諾丘》,新穎的題材與呈現出對媒體的反思,吸引台灣許多觀眾的關注

去年年底,描寫記者工作與媒體生態的韓劇《皮諾丘》上映,吸引台灣閱聽眾的熱烈討論。

劇中,身處YGN與MSC電視台男女主角為傳遞事實而赴湯蹈火,卻也出現國會議員與大企業相勾結,聯合電視台新聞部主管操縱輿論走向,不惜栽贓他人來掩蓋弊案真相的場面。

最近,自由之家與無國界記者組織紛紛發布年度新聞自由排名與報告,其中韓國的情況讓社會各界開始感到警覺。


歷年台韓新聞自由度排名比較(製表/楊虔豪)

自由之家的調查報告中,韓國的排名在十多年來,一直在60至70位間游移,但值得關注的是,韓國的新聞自由程度已從「自由」滑落到「部分自由」的區塊。

無國界記者組織的資料顯示,韓國新聞自由排名已連續四年往下掉,跌落15個名次;盧武鉉總統就任時曾一度升至31位,卻在政黨輪替後出現惡化趨勢,並在OECD國家中「墊底」。

還記得「汀角+」嗎?2012年,政府硬推龍尾人工泳灘工程時,宣佈「汀角+」計劃(全名為「汀角海岸生態保育計劃」),環境局會牽頭保護汀角海岸生態。當時訪間有人好言叮囑﹕「這叫做雙贏方案嘛」、「雖然犧牲龍尾,但成全了汀角以至吐露港及赤門海峽全面的保育」、「唔好以為可以變成國民教育翻版」,著環團無謂「企硬」,要知足。

今天,八仙嶺下的汀角海岸,率先堆出了一個堆填區,建築廢料鋪滿的面積,至少有四個足球場,高度近半枝電纜柱。保育未成,我們仍當知足?

DSCN2255
建築廢料之多,足以把一間廢屋活埋

先旨聲明,我在退聯保聯上沒有特定立場。原因是我不認為學聯這個體制必然是好或壞。而其好壞的決定因素,不因退或保而有有重大更動。我想說明的,是學界共同體的重要性。學聯曾經是這個共同體的現實體制,如今已算瓦解。但無論是否有學聯,學界共同體,對往後抗爭仍是不可或缺。

如今,許多人討論學聯,皆在其作用上,更明確是在雨傘運動的功過上。我聽過最多保聯的講法,多為「無功都有勞」,「在抗爭上起關鍵作用」。而退聯派,一般是在講學聯的合法性、代表性問題,當然也有功過問題。

我很坦白的說,如果運動成功,沒有人會發現學聯有合法性問題。但既然不成功,自然要問責,這是天經地義,絕對正當的。一問之下發現問不到,自然要由攻擊人轉而攻擊體制。這有非理性,但亦很理性的部份。即是說,情緒是問責(要人頭落地),但事實上體制不是人,負不了責,所以合理的情緒是檢討而不是問責,堅持用問責對組織,是非理性;但很理性的是既然找不到負責人,就要向組織方面走 ,只是因為帶錯了情緒,於是變成瓦解組織的力量(人頭落地),而不是建立組織。當然有人說不破不立,但由退聯派的論述強調「獨立非組織,沒有後台」作為宣傳,就知道整個群眾的情緒是要求人頭,而不是建立。關鍵的差異是建立有綱領有組織,要人頭就是一哄而散。

落區「講完」被指情緒失控  高永文:我寧願講禽流感

(獨媒特約報導)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上午出席網台節目,與民主黨主席劉慧卿討論政改。劉慧卿在開始時表示,對於高永文應邀來談政改感到意外,很多人會期望局長只講禽流感的話題,高永文回答:「我寧願講禽流感。」

對於政改方案,高永文指現時的政制不是最完善,但2017年有機會讓500萬市民投票總是好的,認為往後會有改善空間。他指自己到時也是那500萬人之一,「即使到時只有2、3個選擇,我也希望有得選那2個人」。

高永文承認提名委員會有篩選

劉慧卿問,民主派是否沒有入閘機會?高永文坦言,1200人的提名委員會是一個有篩選的機制,無可否認屬於建制派候選人的機會較大,但他認為一些溫和民主派也可以。劉追問,溫和民主派的定義是甚麼?高永文回答:「其中一項定義或者是要接受831的人。」,他隨後強調,這個條件只是要回應劉慧卿才說出,是個人看法,不代表政府官方說法。

英國大選在今天舉行,如無意外,下議院將維持懸峙國會的局面,傳統兩大黨工黨和保守黨皆無法取得過半數議席,而上屆的造王者自由民主黨則預計只保留到大概一半議席;蘇格蘭民族黨將預計橫掃整個蘇格蘭絕大部分議席,成為今屆國會第三大勢力。

在過往英國傳統,由於選舉制度是單議席簡單多數產生,政壇總由兩大黨輪流把持,一般小黨難有資料取得多數選票,以奪得議席,而除非應對大蕭條或戰爭之類的危機,否則絕少組織聯合政府。但繼上一個五年後,英國再一次可能沒有一個政黨取得過半數議席,組織內閣,聯合執政似乎成為某種碎片化的定態。

記得在上次2010年大選,英國引入類似美國總統選舉之類的電視宣傳,工黨首相白高敦、保守黨黨魁金馬倫、自由民主黨克萊格同枱辯論,一方面由於白高敦任內面臨金融海嘯,令保守黨一路領先原有的執政工黨,同時自由民主黨的支持度直迫兩大黨,超過四分一,兩黨競逐之勢變為三黨鼎立。雖然後來在單議席單票制的結果底下,僅有保守黨和工黨能問鼎首相大位,但工黨和保守黨皆無法取得過半數議席,自民黨掌握關鍵少數的57席,足以影響大局。最後由於保守黨的議席數目303席較工黨258席為多,保守黨與自民黨的聯合遂成為穩定多數內閣的選擇。

圖: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會編輯委員會

(獨媒特約報導)繼港大、理大及浸大後,城大在2469票贊成,527票反對下通過成為第四間退出學聯的院校。城大退聯公投於星期三晚上八時正結束,選委隨即開始點票,支持退聯數字一直遙遙領先。整個公投共有六個票箱,在第二個票箱開箱時,選委發現有墨汁沾污選票。現場人士一度起哄,批評學聯故意弄髒選票;而受墨汁影響的選票僅為七張。

現場曾有消息指,第二箱內有一張對摺的選票藏有墨水包,為選票沾墨的原因。由於墨水仍未乾涸,不排除事件是在星期三發生。委員會主席陳俊熙公布,選委會三人將會反覆核實,只有無法查看投票意向的選票才會宣告無效。

另外,因為幹事會與系會受學校資助到日本外遊一事,退聯組現已收到過千聯署,要求罷免學生會幹事會。他們多次要求學生會會長朱國智交代事件,朱指因受情緒困擾久未露面。幹事會幹事又指,外遊是由學校公開邀請屬會及學生會參與,強調無與校方作任何交易。

看了很多關於各大院校退出學聯的意見。大致分為正反兩個看法:支持的人認為退聯是好事,因為學聯帶領不到我們為政改抗爭,最好各有各做。反對的人則認為退聯令我們的力量分散,將來需要凝聚力量更加困難,反過來幫了高牆。

其實,我們是否都被「學聯」這一個組織或概念,困住了我們對凝聚力量抗爭的想像?

反對退聯的人說得對:學聯在雨傘運動或再之前的社會運動裏,擔當了前鋒及凝聚社會力量的重要角色。可是,公民運動發展瞬息萬變,我們已到了後雨傘及後學聯的時期,我們的思維及行動亦應該相應作出改變。Bruce Lee said: “You must be shapeless, formless, like water... Become like water my friend.” 在這前提下,我們是不是有必要再拘泥於有沒有「學聯」這一個組織去統領前線的公民活動?反過來說,沒有了學聯作前鋒及統領,我們是不是反而有了新的空間及動力發掘其他方法,去凝聚共識、發揮公民運動的力量?

文:思崎井

穿過昏黃的街燈,大片的水泥牆班駁,露出皮膚底下那歷史感濃厚的青磚頭,門簷觸手可及,街影被拖長成一條畢直的直線,更顯老居民的動作緩慢,在美麗但脆弱的海岸線被瓜分前,海風夾雜着海水的味道吹過每個人的臉上,提醒這海島城市的人們新的一天悄悄又到來,幫助了自覺生活處境。曾經,看出去是海,人少一點,生活被拉長了一點,那時我們不需要別人用電影膠卷來提醒,也不需要詩人的美學想象,就能見山有山,自己用生活去體會這城市的小、這城市的文化價值。

但我看到現在的城市規劃,部門間顯出的違和感,蓋九十米還是六十米的拉鋸,要拆,要留,要保育,要更新;我發現,舊日的時光早已像舊照片,一去不返。

我不太理解為什麼生活總是被設計出來。那些幫人在畫藍圖的建築師們,我很想問問你怎麼能夠在這純淨的白紙上塗鴉?目前發展所「創造的歷史」,讓我想起小時候讀中國歷史,每個朝代的君王都覺得自己活在黃金時代,所有歷史上的人都自命為現代人,現代賦予人一種神聖感,在時代裏的他們就是被上天選中的一群,多少人需要注視着你,大興土本,最後就是埋在黃土中被下一輪現代人所發現。

六年前因財困被扣17分而幾乎跌出英格蘭職業足球聯賽,六年後卻成功從英冠升班,般尼茅夫來季將歷史性首次在英格蘭頂級聯賽亮相。成績極速冒升背後功臣是誰?繼屈福特後,本頁深入淺出為大家介紹一下另一支下屆篤定升上英超的球隊。

般尼茅夫於最後一週聯賽獲勝後,壓過早一週已確定升班的屈福特,成為今季英冠的皇者,確定下季直升英超的資格。球隊在這六季以來的進步速度之快,着實驚人。回想六季前…. 其實在英超以下的球隊受財困不是甚麼新聞,07-08球季般尼茅夫便因財困而被罰扣10分,幾乎降班。到了08-09球季,球隊財政狀況更差,幾次陷入破產危機,令球隊差點不能註冊參與聯賽,結果開季便先被扣17分,全靠最後兩場勝仗才令球隊成功護級。

在2015年4月29日(上星期四)早上屋宇署執行向榮豐大廈201及202室的封閉令,在未有提早知會的情況下動用逾50個防暴警察,強行驅逐我們離開租住的居所;幾個政府部門,包括屋宇署、社會福利署和房屋署,沒有為我們作適合家庭及長遠安置居所的安排,以致我們無家可歸,反映三個署欠缺協調,並且未搞清楚三者的協助受影響居民的角色及職責。我們選擇留守屋宇署署長辦公室外,和平靜坐留守已有4日。可惜,在未等到於星期一工作天與署長見面,我們於今早凌晨已被保安以「受屋宇署所託,是私人地方,未經准許逗留」為名,無奈清場被逼離開。

與當初署方容許我們可留守至星期一,署方卻出爾反爾,令我們為政府的冷血無情感到齒冷。署方連最基本的會面不願安排,便動用大量警力,令我們感到非常失望。雖有部分街坊簽紙暫住屯門寶田臨時收容中心,但居住環境惡劣,比起我們所住的工廈劏房更差,迫使我們放棄,暫借親友住所居住,過着「周圍住宿」無家可歸的苦況。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372
  •  2373
  •  2374
  •  2375
  • 2376
  •  2377
  •  2378
  •  2379
  •  2380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