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圖見此。
近期在外國雜誌見到一個新名詞Creating Shared Value。三個好淺的字,加起來卻不明所以。
Creating Share Value,中文釋作「創造共享價值」,簡稱CSV。這個新概念來自兩位哈佛大學學者 Michael E. Porter 和Mark R. Kramer。兩人希望解決在新自由主義下, 企業賺取最大利潤而導致商界在社會,由歐美至亞洲,產生的認受性危機。企業不是政府,似與認受性沒有關係,實質是企業比任何人都清楚,它們需要有良好的形象。所以不少公司會捐錢給弱勢社群,會強調自己是負責任的企業公民。
兩位學者指出,捐錢做慈善,搞CSR項目未必足夠。他們提倡企業要放棄它們的短視與眼下的最大利益,在每年搞CSR之餘,更與在地社區合作,找出既可以賺錢,又可以改善環境及提升弱勢群體的方法。他們的想法是,將企業視為開支的慈善捐款,變為與社區共同得益的收入,用長遠、可持續的經營策略,與社區共同得益,企業由「奸商」變成「搵好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