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香港政府在大埔校長會的積極配合下在大埔區廿三間中學首先試行驗毒計劃,多得一班校長,大埔突然成了全港焦點,但政府和民間搞了多場論壇,都沒有一次是大埔區居民能參與的,今天終於有機會──民主黨新界東議員劉慧卿下午在大埔中心投注站空地搞了第一次室外驗毒論壇,傍晚高峰時有近二百名觀眾,場面與菜街論壇相當。我也一盡大埔居民和民間記者的責任,向大家簡要地報道論壇內容。

過去兩個月, 梅窩居民被放到一個很特別的審判台, 在這個台上, 我們要回答一些在其他地區的家長不會被問到的問題, 但所有答案都不被接受, 而質問的人卻不需要提供質疑理據, 也沒有充份的反駁理據.

沒錯, 這個就是衝著<正生書院遷入梅窩南約區中學事件>而產生的奇觀.

說是 '觀', 是因為公眾選擇觀看政府和傳媒製造出來的擂台大戰, 政府不想額外投入資源, 把本來可以安好並存的兩批學生放上擂台, 爭奪南大嶼唯一的一間中學校舍. 要維持這個擂台, 就一定要否定 '並存' 這個出路, 而不是要求政府提供理據, 解釋為甚麼非得要犧牲其中一批學生.

說是 '奇', 是因為我們已經聚集民間力量, 整理了人口資料(其實也是政府統計數字), 說明在現有的新學制下, 南大嶼山有足夠人口維持一間結合社區特色, 以及發揮社區資源的雙語學校. 可是無論是個別抑或居民的集體投訴, 政府當局都三緘其口, 沒有就我們爭取原區就學的理據作出反應. 如果我們算錯, 大可跟我們說, 但在政府一意拒絕公開回應的情況下, 公眾繼續用政府不盡不實的數字來審視重辦南約區中學的訴求, 而不是督促政府提供拒絕我們訴求的理據.

不要河蟹服務,拒當河蟹社工!──記「抗河蟹大聯盟」記者會

不要河蟹服務,拒當河蟹社工!──記「抗河蟹大聯盟」記者會

如果說謝世傑致力幫助當時受災的大澳居民,卻被曾德成施壓,以「和諧社會」的名義打壓倡議工作,打擊社會工作的基本價值,「河蟹」了社工,我們不如說社會工作一早被「河蟹」了,而服務使用者就成為「河蟹」的犧牲品。

河蟹不只在民政局
昨天(8月26日),社會工作者組織、服務使用者組織和關注大澳發展的組織等29個團體,成立「抗河蟹大聯盟」,齊聲抗議社會服務被「河蟹」。現在,不少社會服務的資源掌握在各政府部門,除了今次事件的主角民政事務署之外,還有屋宇署、市區重建局和房屋委員會等。這些部門會聘請社工隊,社工自然被夾在居民和部門之間。社區發展陣線的黃穎姿任職的服務機構就被市建局查問一頓。事緣房協如果碰到居民不肯遷居而難以完成收地,市建局會控告居民。黃穎姿就事先帶街坊到法庭,聽審另一區的案件,認識控告的程序。後來市建局認得她,就致電給服務單位,講述一遍服務合約內容,然後詢問上司「點解上法庭都要社工做?」。上司隨即召開會議,重申合約寫明的服務內容,然後問她那樣做會否違反合約。

暑假將盡,驗毒期近─周日獨媒的離線沙龍「驗毒,還是不驗毒?——有關『校本驗毒計劃』的爭議」,男女老少的來了四、五十人,把獨媒辦公室擠的水洩不通。同日樓下書店的「香港記者北上採訪狀況與大陸傳媒政策」,請來了被公安「不合理」懷疑藏毒的Now TV首席記者黃嘉瑜現身說法,也是人滿為患─越想越是荒謬,則關於人身自由,一則關於新聞自由,竟同樣借毒成雙,成為公權力長驅直入的籍口。

DSC_0025

按:「南方部落重建聯盟」於20090823上午召開「部落老人要回家」記者會,本文的書寫內容,則主要源於記者會前兩天,在鳳山、旗山,與那瑪夏鄉自救會和南方部落重建聯盟的接觸,主要以他們的意見、我對會議的觀察、討論過程激發的想法整理而成,但由於不是專訪,無法以採訪的方式呈現。書寫的目的,是儘速的傳遞南方的組織困境與實況。

﹝翻譯﹞齊澤克:貝盧斯科尼在德黑蘭﹝下﹞

原刊London Review of Books Vol. 31 No. 14,未看翻譯上半的朋友請到這裏

巴迪烏﹝Alain Badiou﹞提出如何區別兩類﹝或者應說是層次﹞民主中的貪腐:第一類「經驗上的貪腐」﹝empirical corruption﹞,即是我們通常對這個詞的理解,但第二類源於民主的形式本身,此形式怎樣將政治退約成私人利益的討價還價。這個區別顯現於,當一名誠實的「民主」政治人物在打擊「經驗上的貪腐」時,同時間卻維持了另一種貪腐的正式空間。﹝當然,也有反過來的,即政治人物為了「善之獨裁」﹝dictatorship of Virtue﹞而行「經驗上的貪腐」。﹞

新界發展概念詞典 —— 略記《新界變陣》研討會內的前沿討論

(上圖引自Hong Kong Industrialist)

  新界不僅是近年來政府及發展商目眩神往之境,也成為了很多概念的實驗場,各群體試圖透過論述新界發展,從而得到認知上的澄清、利益上的捍衛或政治上的爭奪。在7月18日於香港浸會大學地理系舉行的《新界變陣》研討會的討論中,百多位參與者連同四位認知各種新界問題的講者(規劃署副署長梁焯輝、長春社理事長熊永達、中國商業中心主任陳文鴻及菜園村支援組成員朱凱迪),共同生產了一籃子有關當下新界大規劃發展的概念與視野,嘗試切入正在爭議得如火如荼的新界發展。如能把箇中重點討論深入整理與議論,將有助我們構想新界的未來。

新界性別工程

左翼佛教.與香港社運(採訪﹕陳曉蕾)

(原載2009年8月19日 佛門網:http://mingkok.buddhistdoor.com/cht/news/d/1598

這晚的佛教講座頗不尋常,黒壓壓擠滿了灣仔艺鵠,來的卻多是熱心社會運動的人們。題目「左翼佛教」擲地有聲。

由反戰反獨裁的越南一行禪師提出,席捲東南亞,觸發印度佛教賤民解放運動、斯里蘭卡佛教反殖民運動、緬甸佛教反殖民及反軍政府運動、泰國佛教社會主義及反軍政府運動……這股積極介入政治、改革社會的宗教力量,來到香港了嗎?

講者前中大哲學系助理教授劉宇光搖搖頭:「只有當佛教是國家的軸心力量,才有力去改革社會,香港沒這種力量。」

不再個人

劉宇光本身研究傳統的唐三藏哲學,2001年才開始對左翼佛教感興趣。

試回應馬嶽教授的文章(「總辭公投」泛民可以贏什麼?8月11日 明報)

早前馬嶽教授寫了一篇文章(「總辭公投」泛民可以贏什麼?8月11日 明報),認為泛民的五區總辭變相公投,是會令泛民處於不勝之地,質疑泛民不能於這次運動贏得什麼。筆者現試回應馬嶽的觀點。

民調根本不能取代公投

馬嶽教授稱對「總辭公投」的第一個懷疑是:這樣做想證明什麼?他於文中說香港一向有六成多的市民支持盡快實行雙普選,以及泛民於選舉中亦多次過半,泛民實無需要總辭變相公投去証明有人民的支持,可況民調已顯示相關的民意支持。

上星期,家貓小說急病走了。臨走前幾小時一直在診所陪著她,本來決定跟她一起打這場仗,但看見她的痛與惶恐,最後阻止醫生為她插喉急救,看著她心臟慢慢的停頓。 

心裡很難過,尤其是過去五年,小說一直陪著我在家裡工作,她的缺席就像一個很大的洞,使這個家處於惘然的狀態。 

獨媒進入五周年

不過,每天仍舊處理著案頭的工作。儘管有數不清的事情要辦,仍然慶幸自己不用進入 My little airport 「邊一個發明了返工」的狀態(見獨媒電視頻道),能做自己喜歡的事,並養活自己。 

不經不覺,獨立媒體(香港)自04年組隊埋班以來,已運作了五年,第四屆會員大會即將舉行。一直以來,我們都希望有更多個人或小團隊,以 DIY 的精神,搞自己的媒體。其實,過去幾年亦有一些集體的網誌出現,但隨著社會性網站和微博的出現,以至多媒體的興起,新媒體的資訊傳遞越來越分散與個人化,網絡動員雖此起彼落,資訊的整合、分析,卻仍舊依賴主流,儘管大家都批評它們在「河蟹」的脅迫下,表現「事事旦旦」。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982
  •  2983
  •  2984
  •  2985
  • 2986
  •  2987
  •  2988
  •  2989
  •  2990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